呼和浩特的春

海洋

<p class="ql-block">  北方的春天,来得较迟,时间也比较得短。暮春时节,南方是“莫怨春归早,花余几点红”,还有“东风吹尽杏花雪”,“群芳俱落尽,这些都是说南方,其实北方虽错过了时令,这个时候才称得上是当真的“春暖花开”。</p> <p class="ql-block">  呼和浩特这座历史悠久的塞外名城,清明之后,春天的气息才渐渐地 浓了起来。来得晚,但没有半分的羞涩,反而更浓郁、更热烈。</p> <p class="ql-block">  呼和浩特,战国时期开始修筑赵长城,设立云中郡,秦沿用云中郡建制;汉时又增设定襄郡。历史上这里一直也是鲜卑拓拔族的聚居和活动之地,“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地现牛羊”,就是说得这一带,称之为勅勒川。</p> <p class="ql-block">  辽金时期,在此设立丰州城,属西京道管辖,元代又升格为路。明代开始出现了归化城,清代又开辟出绥远城。说点历史,这不是枝枝节节的一些什么,而是和心相黏合的一种感觉。</p> <p class="ql-block">  八十年代初,呼和浩特中山路上长着硕壮无比的柳树,遮荫的垂柳掩映在道路两旁,成为一道独特而亮丽的风景。后来,由于生态环境的改变,这些树都被改栽了其它的树木,也就失去了原有的风貌,</p> <p class="ql-block">  中山路上虽然盖起了不少的高楼商厦,但是那排柳树没了,心里的那份缺失总也找不回来了。一座城,不能缺失历史和文化,更不能缺失绿。</p> <p class="ql-block">  这里的春天虽然是姗姗而来,但是它总是要来。随着人们日益增长的环境与生态意识的不断增强,我们总是盼着又是一年春草绿。</p> <p class="ql-block">  春,最值得期待的就是城内外的那一层新绿了,还有那迟到的一树树花开。</p> <p class="ql-block">  在呼和浩特,没有烟柳画桥,没有玉鉴琼田,没有琼岛春阴,当满眼的嫩绿突然间冒出来,山桃、杏树、榆树、榆叶梅、丁香等都次第开放,这些都足够让你感到欣喜。</p> <p class="ql-block">  呼和浩特的春天,融合了北方的粗犷和草原的生机,就在季节的更替中,留下的是鲜明的印记。</p> <p class="ql-block">  八十年代初,刚来到这个城市,每年的三至四月份,常常是刮大风,有的时候就是黄沙蔽日。春天往往就是在这“春风带草香”的天气中慢慢地苏醒。</p> <p class="ql-block">  时间一晃就过去了几十年,风变得越来越小了,黄尘天气就更少见了。小区、街道、公园的绿地越来越多,大青山下的生态路橫贯东西,一派的生机勃勃。</p> <p class="ql-block">  山水诗人王维有一首“山中送别”诗:“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把它用到今儿,我们的理由,就是让这山、让这水永远保持青绿,守好自己的家园,人又何妨不归?</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向往春天,享受春天,还要致敬春天。呼和浩特的春天,没有江南的婉约,却有蓝天和草原共融的美丽,是勅勒歌“风吹草低”的伏笔。</p> <p class="ql-block">  呼和浩特的春,来得晚,但还有夏。</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