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5年4月19日,上午十点半左右离开湖南省张家界市武陵源区。开始返程了,今天晚上住宿地是湖北省襄阳市襄城区全程470多公里。此美篇主要介绍襄阳古城。</p><p class="ql-block">次日(4月20日)早上八点半离开襄阳市,踏上回家的路,全程620公里,预计下午五点到达临汾市区。</p><p class="ql-block">历经16天的旅行,行程接近4000公里,告一段落。</p> <p class="ql-block">雨中的武陵源景区</p> <p class="ql-block">开始返程了,雨一直在下。</p> <p class="ql-block">上高速了</p> <p class="ql-block">雨已经下的小了</p> <p class="ql-block">雨,基本上已经停了。</p> <p class="ql-block">中午时分抵达湖南省常德市石门县</p> <p class="ql-block">石门县,隶属于湖南省常德市,地处湘鄂交接,东望洞庭湖,南接桃花源,西邻张家界,北连长江三峡,有“武陵门户”与“潇湘北极”之称。</p><p class="ql-block">地形呈现弯把葫芦状,地势自西向东南倾斜,纵横全境的河流沟溪有236条。属中亚热带向亚热带过渡的季风气候区,总面积3970平方千米,截至2023年末,石门县常住人口为54.93万人。</p><p class="ql-block">石门地域,自南北朝置石门郡始,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隋开皇九年(589年),废石门郡,建石门县,划归澧州管辖。</p><p class="ql-block">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49年,属常澧专区。1950年,属常德专区。1980年,属常德地区行政公署。1988年,属常德市。石门县有“中国名茶之乡”“中国柑橘之乡”等称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境内有夹山、龙王洞2家国家4A级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李自成与石门县的故事</p><p class="ql-block">乾隆年间澧州知州何璘的说法是“闯王”出家的最早记载。据言,何磷曾到夹山考察,见到了一位服侍过奉天玉和尚的七十岁老和尚,他告诉何,奉天玉和尚是顺治初年来寺的,并取出其画像,据说画上人酷似史书所记李自成的模样。有人根据李自成曾自称“奉天倡义大元帅”,后又称“新顺王”,断定“奉天玉”即“奉天王”多一点,是为隐讳。而奉天玉和尚墓葬中发现的骨灰和砖刻《塔铭》,墓葬中其弟子野拂所撰碑文及有关文物,都与何璘之文相印证。此后,夹山寺发现了记述奉天玉和尚《重修夹山灵泉禅院功德碑》(康熙碑)和《重修夹山灵泉寺碑坛》(道光碑)及密藏墙洞的《支那撰述》、咏梅诗残版和野拂撰文残碑、野拂墓碑、闯王令牌、六枚“永昌通宝”铜币、七只“西安王”铜马铃,更有夹山寺地宫密室里发现的石雕龟形敕印。敕与诏一样,只有君王才能使用。这些,无疑构成了“夹山说”的有力佐证。</p><p class="ql-block">2012年,“夹山李自成的传说”被列入第三批“常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p> <p class="ql-block">石门县里的这家饭店味道很好。</p> <p class="ql-block">即将进入湖北省荆州市</p> <p class="ql-block">进入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区</p> <p class="ql-block">荆州市长江大桥</p> <p class="ql-block">下午五点半到达目的地:湖北省襄阳市襄城区。</p> <p class="ql-block">襄阳市,曾用名襄樊,湖北省辖地级市,地处华中地区、湖北西北部,汉江中游,东邻随州市,南界荆门市、宜昌市,西连神农架林区、十堰市,北接河南省南阳市;截至2022年,全市共辖3个市辖区、3个县,代管3个县级市,总面积1.97万平方千米。2023年末,襄阳市户籍人口583.66万人,常住人口527.85万人。</p><p class="ql-block">襄阳市属于西南次方言。</p><p class="ql-block">襄阳市因地处襄水之阳而得名,有2800多年历史历代为经济军事要地,襄阳城是襄阳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核心区,被誉为“华夏第一城池”,襄阳是楚文化、汉文化、三国文化的发源地,素有“华夏第一城池、铁打的襄阳、兵家必争之地”之称。</p><p class="ql-block">襄阳名胜古迹旅游以三国文化为主要特色:隆中风景名胜区、襄阳城等;襄阳已成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中心城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p><p class="ql-block">襄阳位于长江支流汉江的中游,是鄂、豫、渝、陕毗邻地区的中心城市。襄阳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省域副中心城市、汉江流域中心城市、长江中游城市群成员之一,三线城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湖北省新型工业基地和鄂西北中心城市。</p><p class="ql-block">襄阳再次成为全国性交通枢纽,境内襄阳北站是全国前三等编组站,是华北、中南、西南车流集散的重要站点;襄阳东站是地级市中最大规模的高铁站,也是国家高铁网的重要超大型枢纽。</p> <p class="ql-block">美丽的晚霞</p> <p class="ql-block">晚饭时刻</p> <p class="ql-block">湖北省襄阳市襄城区的饭菜不错。</p> <p class="ql-block">店家的温馨提醒</p> <p class="ql-block">晚饭后,赶往襄阳市襄城区古城游览。</p> <p class="ql-block">汉江夜色很美</p> <p class="ql-block">襄阳古城,位于湖北省襄阳市,地处汉水中游南岸,襄阳古城约始筑于西汉高帝六年,三面环水,一面靠山,易守难攻。雄踞汉水中游,历史久远。襄阳古城总长为7322米,城垣上设置垛堞4000多个,古城护城河最宽处约250米,平均宽度180米,为亚洲最宽的护城河。襄阳古城为全国保存最完整的十大古城之一,自古就有“铁打的襄阳”、华夏第一城池”之说。</p><p class="ql-block">襄阳古城(襄阳城区)自东汉刘表莅襄作荆州牧治始,历为州、郡、府、县治。旧城作为军垒一直使用到唐代。宋时由原土城改为砖城。襄阳古城被历代兵家所看重,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古城建筑防御体系之一,也是中国最完整的一座古代城池防御建筑。襄阳古城共有六座城门,即震华门、临汉门、拱宸门、阳春门、西成门,文昌门。古城内有夫人城、绿影壁、昭明台、震华门、仲宣楼、临汉门、大成殿、襄王府、护城河等众多景点。</p><p class="ql-block">2021年,襄阳古城保护和利用项目围绕3.35平方公里的古城区域,系统挖掘古城的重要遗存、文化根脉,并植入文创、科创等新经济、新业态,将古城区域打造成为襄阳历史文化核心区。</p><p class="ql-block">襄阳古城与昭明台、仲宣楼、鼓楼、襄阳护城河等历史名胜融为一体,交相辉映,为中华腹地山水名城。襄阳明清古城墙已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并与国内其它古城镇携手成立“中国十大古城镇联盟”。</p><p class="ql-block">1956年,列入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2022年1月,襄阳古城获评国家4A级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夫人城为一座与襄阳城紧紧相连的城外城。夫人城城墙下边有一碑刻。这城墙上的匾和下边的碑刻,系清代同治二年(公元 1863年),襄阳人为缅怀东晋襄阳守将朱序之母韩夫人所筑。它记载着当年激战襄阳,守将朱序的母亲见儿子忙于全面防务,便亲自登城巡视,察看地形。她看出城西北角地形险要,必先受敌,便带领家婢和城中妇女,夜以继日筑起一座新城。西北角果然最先被敌军攻破,守城将士移驻新城继续战斗,保住了襄阳城。后为纪念韩夫人筑城有功,把此段城墙称为“夫人城”。</p> <p class="ql-block">退休生活好滋味</p> <p class="ql-block">孔明灯与烟花</p> <p class="ql-block">我们也放起来了……</p> <p class="ql-block">游览完汉江夜色,继续走向古城。</p> <p class="ql-block">襄阳牛肉面,又称襄阳牛杂面、牛油面、窝子面,是襄阳城市美食名片、非物质文化遗产,湖北“十大楚菜名点”之一。襄阳牛肉面是襄阳人最喜欢的早餐,它特点是“一辣二麻三鲜”,味道可口,回味悠长,久食不厌。很多襄阳人如果三两天不吃牛肉面,感觉口中无味,食欲大减。吃牛肉面时,再喝一碗襄阳黄酒或是襄北豆奶,惬意而舒服。</p><p class="ql-block">襄阳牛肉面已有300多年历史,起源于清朝康熙年间,走红始于上世纪90年代。当时,襄阳汉江大桥北桥头回民居多,擅长以牛肉、牛杂为臊子做面食,逐渐将牛肉面做成了地方特色美食。进入21世纪以来,襄阳牛肉面馆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特别是在航天英雄聂海胜“代言”、襄阳籍明星贾玲和袁姗姗、中国首位奥运会网球女子单打冠军郑钦文等推介,让“一碗面”声名远播。</p><p class="ql-block">遍地开花的实体面馆,传播着襄阳老味道。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经营“襄阳牛肉面”的市场主体达2.8万多家,其中,襄阳本地近7000家。</p><p class="ql-block">据2024年8月湖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消息,全国经营“襄阳牛肉面”的市场主体达2.8万多家,其中襄阳本地近7000家 。</p> <p class="ql-block">襄阳牛肉面最讲究的:一是味香,二是味厚,三是有回味。襄阳牛肉面的精髓在牛油,用牛骨头熬汤,汤油要熬香,牛肉要软烂;最大的机密是中药卤包,十几味中药和调料融合植物油熬襄阳牛肉面,利用本土独特的气候及食材,汇集南北饮食文化精华、融合各地各派厨艺技艺,以"麻、辣、鲜、香"闻名全国。</p><p class="ql-block">不同于兰州的牛肉拉面,也不同于四川的担担面,以及上海等其他地的牛肉面,它既有四川火锅一样的麻辣,也有兰州牛肉面一样的鲜香。诞生于市井之间,注定了这是一道大众美食。</p><p class="ql-block">襄阳的牛肉面是上面满满的一层牛肉牛杂,让外地人大为感慨这肉怎么跟不要钱似的。</p><p class="ql-block">不论过早或是夜宵,一碗豪爽奔放的牛肉面配上黄酒,正是大侠般大口吃肉、大碗喝酒的豪迈。</p><p class="ql-block">襄阳 一个充满安逸和美好的城市 伴着晨光吃上一碗牛肉面!</p><p class="ql-block">吃的品的是面,面是搁了碱的,碱量适中,没有苦涩,只透着面香;前一晚备好了面,过了水,放油,拌好,摊在大大的竹簸箕里;第二天一清早,架起两口大锅,一锅白汤,是开水,咕咚咕咚冒泡,水汽腾腾,白雾雾的,冉冉上升,另一锅是红汤,是老板摸黑起早用牛油牛杂,放香料、辣椒熬出来的,上面浮着红汪汪的辣油,飘着青青的蒜苗段,纹丝不动。吃面的来了,喊上一声“二两面,一碗黄酒”,老板抄起一团面,丢到长柄的竹笊篱中,再抓一把脆生生的绿豆芽,沉到滚滚的白汤里,不慌不忙地抖几下。老板的手势很好看,手腕上下颠动,手臂却不起伏,隔个半分钟,小手臂一扬,竹笊篱在空中划过一道小弧线,面稳稳地落在碗里,再兑上红汤,爱吃辣的人,老板给多加一勺辣油,完了齐齐地端到桌上。如果到了襄阳,逛完古城唐城,赏了水镜庄的景,怀了隆中的古,那么千万不要忘了品品襄阳的牛肉面。</p><p class="ql-block">襄阳牛肉面(牛油面)也是一个统称,主要有荤系和素系。荤系是在牛油面中加入牛肉、牛杂等肉类,素系是在牛油面中加入豆腐或豆腐泡、海带等素菜。</p><p class="ql-block">“吃面不吃蒜,味道少一半”,襄阳牛肉面的“祖传”吃法是,一碗面配上襄阳黄酒、大蒜、狮子头、豆干、茶叶蛋/虎皮蛋,如果不能喝酒也可以配一瓶襄北豆奶,解腻解辣,食量大的人还会搭配油条、酥饼、面窝等。</p><p class="ql-block">襄阳历史悠久,地理位置优越,素有“南船北马、七省通衢”之称。自古以来,多北方移民,随着大量关中、巴蜀、准北、三辅的流民和大批“蛮族”出山,相继迁入荆襄;带来了许多地区的烹调技术和菜式,为荆襄菜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蓝本。特别是西晋“永嘉八王”之乱,大量西北流民涌入襄阳,河南、山西、陕西的北方面食文化被移民携带过来,在襄阳流传,并逐步本土化。</p><p class="ql-block">到了明清时期,随着全国商业的兴起,作为汉水重镇的襄阳,在水运时代具有承东启西、沟通南北的独特地理优势,成为商家必争之地,是全国重要的物资集散地、万里茶道重要节点城市。全国各地商人纷纷前来经商贸易,汉江边会馆林立,汉江上帆樯如云,形成了“千帆秋水下襄樊”的盛景,颇有清明上河图的气势,奠定了襄阳近现代工商业基础。汉江两岸码头众多、商铺如云,南来北往的行商、码头工人大量聚集,带来了饮食的繁荣,汉江边布满各种小面馆,有聪明的面馆老板把牛杂买回来,洗净切块,焯水炖烂后浇到面条上,由于物美价廉,这种面很快被抢购一空,这种面通过不断改良,吸收外地做法,最终形成了闻名遐迩、独具特色的襄阳牛肉面。</p> <p class="ql-block">次日(4月20日)早上八点出发,踏上回家的路。</p> <p class="ql-block">再过长江</p> <p class="ql-block">进入河南省南阳市</p> <p class="ql-block">二广高速公路</p> <p class="ql-block">洛阳市中午抵达河南省洛阳市老城区,吃过午饭后,继续赶路回家。</p> <p class="ql-block">进入山西省</p> <p class="ql-block">下午五点多终于回来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