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杜家坪——强 怀

朝天歌

<p class="ql-block">  沿着青泥河蜿蜒前行,河水清澈见底,潺潺流淌的水声仿佛是大自然谱写的乐章。从原乡卫生院门前右拐,一条公路顺着山隙间的小河沟延伸开去。行走在这条路上,两侧青山如黛,绿意盎然,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夹杂着泥土与草木的芬芳。约莫一公里的路程,便来到了那个隐匿在山间的小村庄——杜家坪。</p><p class="ql-block"> 杜家坪是权力村所辖的一个自然村,虽不大,却有着独特的韵味。三十多户人家,一百八十余口人,安静地生活在这片土地上。这个名为杜家坪的地方,却没有一户杜姓人家,村民们皆姓任,且与林家山任姓同属一族。明朝末年,苍溪任家沟任道敏迁居青泥河任家坝,清康熙年间,道敏长子迁往甘肃,次子迁至林家山、杜家坪,三子迁入铁佛寺。</p><p class="ql-block"> 杜家坪村庄后的方山,山势险峻,宛如一把利剑直插云霄。站在山下仰望,云雾缭绕间,方山更添了几分神秘。偶尔,悠扬动听的山歌声从山上传来,空灵而悠远,仿佛是大山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这里的地势看似陡峭,土地却异常肥沃。年轻人大多选择外出打工,追寻更广阔的天地,而中老年人则留守家园,守着几间古朴的房子,耕耘着几亩庄稼地。他们过着与世无争的田园生活,日子虽平淡,却充满了宁静与安逸。</p><p class="ql-block"> 清晨,第一缕阳光洒向杜家坪,整个村庄便被一层薄薄的炊烟笼罩。那炊烟袅袅升起,宛如轻纱,在晨光中缓缓飘散。此时的村庄,千般寂静,唯有偶尔传来的几声鸡鸣犬吠,打破这份静谧,为村庄增添了几分生机。吃过早饭,村庄渐渐热闹起来。老人们开始了一天的劳作,有的牵着牲口,慢悠悠地在田间地头游放。牲口悠闲地啃食着青草,老人则坐在一旁,抽着大烟袋,望着远处的青山,眼神中满是对这片土地的眷恋。还有的老人,手里拿着大烟袋,嘴里哼唱着地方小曲,身后跟着一条欢快的小狗。小狗摇着尾巴,时而跑到主人前头,好奇地嗅着路边的花草;时而又落在主人后边,东张西望,仿佛在探索这个奇妙的世界。此情此景,让人不禁想起王仲可先生隐居词《乡里好》中所描绘的悠然景象,仿佛时光在这里慢了下来,一切都那么美好。</p><p class="ql-block"> 杜家坪的人们,有着大山般的淳朴与善良。他们热情好客,无论是熟人还是陌生人,只要踏入这片土地,都会受到最诚挚的礼遇。走进村民家中,主人会热情地招呼你坐下,端上一杯热气腾腾的香茶,拿出自家种植的瓜果招待你。在这里,没有城市的冷漠与隔阂,只有人与人之间最真挚的情感。</p><p class="ql-block"> 除了勤劳耕作,杜家坪的村民还有一个独特的爱好——唱歌。闲暇之时,男女老少便会聚在一起,拉起二胡,唱起先祖流传下来的传统小曲和小调。歌声响起,或一人独唱,婉转悠扬;或两三个人对唱,你来我往,妙趣横生;亦或众人齐唱,气势磅礴。那歌声中,饱含着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对幸福的向往。每逢过年,杜家坪更是热闹非凡。村民们会组织传统的社火戏,舞狮跑马,欢庆一年的丰收,祈愿新的一年平安祥和。</p> <p class="ql-block">  记得第一次观看杜家坪的社火戏,那独特的表演形式和唱腔便深深吸引了我。他们唱着传统小曲和小调,既不同于豪迈激昂的秦腔,也不似婉转细腻的眉户,倒有点像汉南调,却又掺杂着浓郁的地方韵味。唱词中,满是先祖们对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六畜兴旺、五谷丰登的期盼。询问这些曲调的出处,却无人能说得清楚,只知道是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那一刻,我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与无穷魅力,也为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能在杜家坪得以保存而感到欣慰,随即为其取名为《杜家坪小调》。</p><p class="ql-block"> 与杜家坪社火会负责人之一的任玉平交谈后,我对这个村庄的历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清朝光绪七年(1881 年),任玉平的曾祖父任多昌,这位光绪三年的秀才,牵头在杜家坪办起了一所私塾。从那以后,这所私塾历经风雨,一直延续到二零零三年公办完小终止,长达一百二十余年。在这漫长的岁月里,私塾为杜家坪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人才,也为这里奠定了坚实的文化基础。祖祖辈辈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杜家坪的人们骨子里都透着一股文化涵养。传统的礼节在这里代代相传,扎根于每个人的心中。无论是婚丧嫁娶,还是日常交往,村民们都遵循着古老而庄重的礼仪,彰显着杜家坪独特的文化底蕴。</p> <p class="ql-block"> 杜家坪社火掠影(朱立荣摄)</p> <p class="ql-block">  今年正月初九,我跟随县电视台再次来到权力村村委会所在地,有幸又一次观看了杜家坪的社火,聆听了那熟悉的《杜家坪小调》。在这个过程中,我再一次深深感受到了权力村人,尤其是杜家坪人的热情好客。他们的古道热肠,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坚守与传承,都给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p><p class="ql-block"> 走出杜家坪,回望这个宁静而又充满活力的小村庄,心中满是不舍。我知道,这里不仅仅是一个地理意义上的村落,更是传统文化的宝库,是人们心中向往的世外桃源。愿杜家坪的人们,在这片土地上继续安居乐业,将这份独特的文化传承下去,让杜家坪的故事,永远在青泥河畔传颂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二零一八年三月</p> <p class="ql-block">青泥古道寻胜景,圈鲤风光醉人心</p> <p class="ql-block">强怀,略阳县白水江镇人,生于1962年2月,中共党员,大专文化,政协汉中市文史研究员,政协略阳县文史研究员,中华姓氏研究学会研究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