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南行 第九站开平

少先队员

<p class="ql-block">2025年1月18日</p><p class="ql-block">从湛江西站坐9:02的车,11:18到达开平南站,打车到达开平大厦酒店。</p> <p class="ql-block">开平是广东省的一个县级市,由江门市代管。我们此次来开平,只为看碉楼。2021年来广东时错过了开平,这次在开平住两天弥补一下遗憾。</p> <p class="ql-block">开平大厦是开平市政府会议酒店,顶层有一个旋转餐厅,我们中午就到旋转餐厅去吃早茶。 到了广东省,又开启了吃饭要交茶位费的模式,每人六元的茶位费让人很不舒服。</p> <p class="ql-block">从餐厅的窗户望去,下边是潭江。</p> <p class="ql-block">吃完饭溜达着去找车站,准备明天去自力村碉楼。刚才司机给我们留下了电话,说200元包车一天带我们去三个碉楼景区。我们看看情况,如果坐车方便就自己坐公交车去。</p><p class="ql-block">探路结果很方便,在中医院站坐617路可到。</p> <p class="ql-block">回来路上,在千惠超市买了些东西。按照习惯在江边照张合影。</p> <p class="ql-block">傍晚到江边看看,远处是潭江大桥。开平河流密布,水道纵横。潭江、苍江、茭江在开平市区流过,有“三江六岸十八桥”之说。</p> <p class="ql-block">江边的牌子上写着“长沙水文站”,有点奇怪,这里和长沙有什么关系?</p> <p class="ql-block">江对岸的教堂。</p> <p class="ql-block">走过潭江大桥去江对岸,那边是新昌区。</p> <p class="ql-block">潭江大桥1963年建成,八十年代部分重建成现在规模,在此之前人们过江只能靠船。</p> <p class="ql-block">金色的夕阳照在古榕树上。</p> <p class="ql-block">站在桥上看到徐徐落下的太阳,余晖洒在江面上,一片金黄。</p> <p class="ql-block">鸭蛋黄一样的太阳落在了钟楼的尖上,时间为2025年1月18日下午5点50分。</p> <p class="ql-block">从房间就看到对岸有一个钟楼,我们就是奔着钟楼去的,这是从远处照的钟楼,真正走近了,下边是一个荒废的房子,什么都看不见。</p> <p class="ql-block">这个钟楼是开平新昌大钟楼,是开平人最熟悉的城市记忆之一。大钟楼建于1980年左右,是当时城市地标性建筑。每当整点报时,洪亮的声音响遍两岸。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平电台、电视台经常播出这样一段告白:“丽都音响,人人赞赏”。丽都电子有限公司就在新昌大钟楼。时光如梭,公司早已不存在,已停用30年的大钟楼仍然矗立在潭江河畔。近年沉睡已久的大钟完成了修复,重新启动起来。</p> <p class="ql-block">在一条不宽的街上看见两个这样的服装厂,正在做外贸出口服装。</p> <p class="ql-block">里面二十来个工人正在紧张的工作,年轻一点的踩着缝纫机,上岁数的在一旁坐着剪线头,拿个小工具给牛仔裤磨毛。原来出口服装都是在这样的小作坊里生产出来的。</p> <p class="ql-block">走回桥这边有个长沙公园,里边走一走也没看见太多的亮点。这回知道此长沙非彼长沙,江这边是开平的长沙区。</p> <p class="ql-block">从房间窗户向外看,远处最高的那栋楼是潭江半岛酒店,是开平市最高的地标性建筑物,临江而立,三面环水,与潭江完美组合为一体的独特景观。</p> <p class="ql-block">1月19日</p><p class="ql-block">早上7:15出发,到中医院站去坐617路车。好几条线路的车在此停靠,等车人挺多的,退伍军人免费乘车。</p> <p class="ql-block">坐车坐到自力村路口站,下车就看见自力村碉楼的标志。</p> <p class="ql-block">顺着一条乡间小路走进去,村庄周围的田园风光美不胜收,宁静而祥和,给人一种远离城市喧嚣的感觉。</p><p class="ql-block">到景区还不到九点,还没开门。</p> <p class="ql-block">买了半价联票75元(自力村景区和立园景区),退伍军人和70岁以上的免费。</p> <p class="ql-block">看好了景区之间免费接驳车的发车时间。</p> <p class="ql-block">开平是著名的侨乡,旅居在海外的华人华侨有103万人,分布在世界90多个国家和地区。</p><p class="ql-block">在那些动荡的年代里,华侨为了家眷安全财产不受损失,集资回家乡建碉楼,碉楼成为开平人的安全岗,也是华人华侨衣锦还乡的最好见证。</p> <p class="ql-block">开平碉楼为多层建筑,多见于村前或村后,便于居高临下观察和防御。</p><p class="ql-block">前期的碉楼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门窗窄小,铁门铁窗,墙体厚实,墙体上设有枪眼,突出防匪功能。</p><p class="ql-block">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在保证枪眼和铁门铁窗的防御设施之外,增大了门窗,外观装饰更美观,强化了居住功能。</p> <p class="ql-block">常见碉楼有钢筋水泥楼,青砖楼,泥楼,石楼。结合碉楼的防卫和居住两大功能,楼体高大,空间较为敞阔,生活设施比较完善,起居方便。在满足防御功能的基础上,追求建筑的形式,建在竹林前,水塘旁,榕树下,形成根深叶茂,平安聚财,文化昌盛的和谐环境。</p> <p class="ql-block">自力村有碉楼二十来栋,一栋栋中西合璧的碉楼错落有致地分布在田园间。每一处细节都超精美,漫步其中仿佛穿越到了民国时期,能感受到当年华侨衣锦还乡的荣光。虽然现人去楼空,台阶生苔,颇有苍凉凋败,但当初的华美依稀可见。</p> <p class="ql-block">竹林楼是旅美华侨三人回乡合建的居楼,建于1924年。</p> <p class="ql-block">振安楼</p> <p class="ql-block">逸农庐</p> <p class="ql-block">云幻楼</p> <p class="ql-block">铭石楼是旅美华侨方润文1925年建造的,由主楼副楼和庭院组成。主楼高五层,楼顶中央有六角攒尖的琉璃瓦凉亭,这是《让子弹飞》、《一代宗师》的拍摄地。</p> <p class="ql-block">这栋楼是可以上去参观的,顺着这个楼梯上去。</p> <p class="ql-block">厨房</p> <p class="ql-block">卧室</p> <p class="ql-block">客厅</p> <p class="ql-block">顶层平台上的六角亭子。</p> <p class="ql-block">站在顶层俯视整个自力村。</p> <p class="ql-block">叶生居庐是旅港同胞方广宽(叶生)1930年回乡建造的楼体,造型简洁,承袭了当地民居的传统。</p> <p class="ql-block">居室内的摆设大致一样。</p> <p class="ql-block">顶层是一个带顶的平台,站在上面视野也很好。</p> <p class="ql-block">澜生居庐</p> <p class="ql-block">开平碉楼在房间布局上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将顶层的一个隔间作为祠堂。据说这是因为开平家人多在海外,把祠堂置于顶层,可以使先人高瞻远望,保佑后人平安。</p> <p class="ql-block">耳闻不如一见,身处碉楼群中,感觉最美的风景不在取景框里,而在你与碉楼相视一笑的刹那。</p> <p class="ql-block">加快速度别耽搁,在自立村碉楼转了一个小时,为的是坐10点的免费接驳车去立园。如果赶不上这趟,下一趟车就得11点半了。</p> <p class="ql-block">车上只有四个工作人员和我俩,不一会儿就到了立园。</p> <p class="ql-block">立园是旅美华侨富商谢维立的家园,从1926年至1936年十年建成。</p> <p class="ql-block">带穹顶的是开平碉楼展览馆。</p> <p class="ql-block">大厅高大宽敞带欧式风格。</p> <p class="ql-block">开平是世界闻名的碉楼之乡。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鼎盛时期,开平有碉楼3000多座,现存1833座。</p> <p class="ql-block">2007年6月28日,开平碉楼与村落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广东省首个世界遗产项目,中国从此诞生了首个华侨文化的世界遗产项目。</p> <p class="ql-block">走出展览馆,我们最先看到的是一栋联排别墅。每一栋都写着“云眉”两个字。这连排楼房是谢氏家族另一位宗亲于1928年建的。和谢维立的立园不是一回事儿,这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开平侨乡传统的民居。</p> <p class="ql-block">“云眉”二字取自父子辈分所得。五座房子的占地面积,形状大小,建筑特色一模一样,表达了这位老父亲对五个儿子一视同仁的态度。二楼走廊相互连通,也寄托了主人希望儿子们兄弟同心,手足相连的心愿。</p> <p class="ql-block">离开云眉,我们要去真正的立园景区。途中有许多袖珍小碉楼。</p> <p class="ql-block">这才是谢维立家族的立园。“立园”二字柔中带刚,潇洒圆滑,是书法家吴道熔于1934年书写的。右边小门写着“赓华村”。</p><p class="ql-block">我们从左边门楼进入,最先去的是小花园。(如果从右边门进,就到别墅区)</p> <p class="ql-block">立园分为三部分:别墅区、大花园和小花园,用人工河或者围墙分隔,又巧妙的用桥亭或者回廊连成一体。园中有园,景中有景,亭台楼榭,布局优雅,独具匠心,有巧夺天工之感。</p> <p class="ql-block">这条河是园主在开工时挖的人工河,人称“小运河”,长二十公里,一直通到潭江,当时盖房子的材料大多是通过这条河运进来的。河边码头由暗道连通各栋房子。</p> <p class="ql-block">这座私家园林融合了中国园林的韵味与西方建筑的华丽,园内亭台楼阁,小桥流水,一步一景,精致无比。</p> <p class="ql-block">建在河上的晚香亭。</p> <p class="ql-block">挹翠亭,这些亭子都有旋转楼梯,可以上到二层。</p> <p class="ql-block">河上有桥,桥上有亭,上桥即进亭,可过河,可歇息观景。</p> <p class="ql-block">花园里有两个这样的小塔,叫惜字塔,功能是烧废纸的。在中国文化中,文字是神圣的,有字的纸是不能随便烧的,需要专门的神圣的场所处理。</p> <p class="ql-block">思源亭</p> <p class="ql-block">走进别墅区,这是立园的精华,有别墅六栋,古式碉楼一栋。分别是泮立楼、泮文楼、炯庐、晃庐、明庐、稳庐和碉楼乐天楼。(借用网络照片一张)</p> <p class="ql-block">泮立楼建于1926年,是园主谢维立的别墅。楼名取其父谢圣泮和本人之名联珠而成。楼高三层半,其外部黄墙绿瓦,飞檐斗拱,别具中国殿堂古风。美式窗户和罗马式的支柱,又充满着西洋情调。</p> <p class="ql-block">泮立楼最为奢华,楼内意大利大理石地面经过近百年仍然光彩照人,窗户分为四层玻璃、铁栏、纱窗和钢板。</p> <p class="ql-block">房间均安装壁炉。</p> <p class="ql-block">天花板及吊灯</p> <p class="ql-block">卫生设施均为国外进口,那时就用上了浴缸和抽水马桶。</p> <p class="ql-block">每层都有厨房,这是开平当年的一大建筑特色。当时开平流传一句话,“厨房多,灶口多,人丁旺”。园主谢维立有4任夫人和21个孩子。</p> <p class="ql-block">室内设计高雅舒适,屏风壁画,古色古香,每一处都彰显着主人的品味。</p> <p class="ql-block">台阶和楼梯皆为意大利彩石。楼梯上镶有贝壳,夜晚月光就从窗子里照进来,一闪一闪的,提供上下楼的方便。</p> <p class="ql-block">“泮立”二字烧成绿琉璃嵌在泮立楼顶的女儿墙上。</p> <p class="ql-block">泮文楼是园主哥哥谢维文及夫人生活起居的别墅。建于1926年,结构与泮立楼相似,现在是华侨历程展览。</p> <p class="ql-block">炯庐是园主五叔谢圣炯的别墅。“庐”的意思是简陋的居所,是主人的自谦。</p> <p class="ql-block">明庐是其堂兄谢维钦(谢钦明)的别墅。</p> <p class="ql-block">晃庐是其堂弟谢维晃的别墅。</p> <p class="ql-block">稳庐是其堂弟谢维稳的别墅,六座别墅唯有稳庐没有悬挂楼名。</p> <p class="ql-block">乐天楼是立园唯一一座古式碉楼,是谢氏家族的娱乐场所兼保安中心,建于1917年,是立园里最早的一个楼。楼高五层,门窗皆为铁制,墙厚约30公分,钢筋混泥土结构,坚实牢固防盗性强,四周布满枪眼,是典型的开平传统式碉楼,楼内有多个厨房,存放大量粮草,以备万一。楼底有暗道通往其他各楼及河边码头。</p> <p class="ql-block">这是前排的四个楼,自左向右依次为,泮立楼、炯庐、乐天楼、明庐。</p> <p class="ql-block">据说当年盖楼时谢氏家族立下规矩,六个房地基面积一样大(1999年交国家代管时丈量为140平米),高度自己可定,抓阄认地,而且每个院里都挖有一口井。</p> <p class="ql-block">离开别墅区,走到大花园。</p><p class="ql-block">立园大牌坊很高大,左右有对联。上联:立身在山水之间此地后耸罗汉前绕潭溪四望蔚奇观尽堪容膝。下联:园境离尘氛以外尔时春挹翠亭雅栽宝树一方留纪念殊洽娱情。这是园主谢维立亲自所题,内容简单概述了立园的地理位置,后耸罗汉山,前绕潭溪河,依山傍水,十分优越,同时也道出了园主建园立意高远。</p> <p class="ql-block">这个像门楼又像廊的地方是晒书台,也雕有对联。上联:本是共乐精神关怀桑梓培植芝兰园林因之而立;下联:道为同荣栽种竹梅灌溉桃李亭荫藉此以生。两联的第一个字和最后一个字组成横批:本立道生。这副对联寓意深刻反映了原主的抱负,凝聚了他爱国爱乡的情怀,同时说明了他建园的目的,不但为了与父老乡亲休闲共乐,更重要的是为了办学校育人才,让桃李满天下。</p> <p class="ql-block">打虎鞭,这是风水杆,高20米,铁质。相传园主在开平建园时,其美国生意一度下滑,以为是新建园林破坏了风水。聘请风水先生查看,说是对面的虎山是一只绿毛大老虎,需克虎势。园主听信风水先生之言,特意从德国制定了这对打虎鞭回来,矗立在大牌坊两边,以此来震慑对面的虎山。从此立园风调雨顺,家业兴旺。</p> <p class="ql-block">花藤亭宛如一个大鸟笼,是一座具有西亚色彩的伊斯兰式花亭,建于1933年。上圆下方顶部为圆拱,形仿英国女王皇冠而建。四周皆为通透的钢筋水泥花墙,亭中有水池养龟。与旁边鸟巢相映衬,寓意鸟语花香,花开富贵。</p> <p class="ql-block">鸟巢建于1931年,整个建筑中西合璧,新颖独特。巢顶仿古罗马城堡设计五顶,象征谢氏家族的子孙读书聪明,博学多才,五子登科。鸟巢也反映了主人期望日后子孙后代像百鸟归巢一样,不论去到哪里都不忘故土落叶归根。</p> <p class="ql-block">远离别墅区,建在河边的这座小巧玲珑,别有风情的塔式碉楼是毓培别墅。“毓培”是园主的乳名,这栋楼是为了纪念他第二任夫人而建,可见他对二夫人的宠爱和一往情深。</p> <p class="ql-block">1999年园主谢维立的遗霜余女士在美国欣然与开平市人民政府互签合约,诚意委托开平市政府代管立园五十年。</p> <p class="ql-block">12点多钟从立园出来,坐617路返回,来回车费十块钱。在路边等车时又看到两个碉楼。一路上若干个各种风格大小不一的雕楼从车旁掠过。</p> <p class="ql-block">开平碉楼非常值得一看,我认为自力村碉楼和立园是几个景区里的精品。</p> <p class="ql-block">回到酒店已经是下午了,在顶层餐厅吃过饭,开始整理明天的行装。在开平只呆了一天多的时间,但感觉收获满满,不虚此行。</p> <p class="ql-block">傍晚走到开平大桥,有三个拱门造型的大桥已成为网红桥。</p> <p class="ql-block">开平大桥1993年建成以后缓解了潭江大桥的运输压力。这两座飞跨潭江连接两埠的大桥,被称为“双桥飞渡”。</p> <p class="ql-block">江边桥头风景很美,依栏眺望,远处还有几个造型不一的桥。开平是“侨乡”也是“桥乡”,如果不是这两天身体不太舒服,我们肯定会踏上更多的桥。</p> <p class="ql-block">1月20日</p><p class="ql-block">早上打车去开平南站,坐9:18的车去广州。</p><p class="ql-block">候车室椅子是金属的,感觉好凉,打开箱子拿出了羽绒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