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菲菲细雨中我们来到了中山市,入住锦江宾馆后,我们来到了市中心觅食,又冷又饿,我们选择了牛肉火锅,吃时还闹了笑话,我看怎么每桌都发个大笊篱呢,太饿了,就按北京人涮肉的方法涮的。吃完才发现,人家吃牛肉火锅是按牛的部位来的,哪个部位涮几分钟都是有讲究的,所以放笊篱里好准确掌握时间,不禁感慨南方人不仅长的秀气,饮食也是精致的。饭后随手拍了中山市的雨中夜景,体感很湿冷,气温显示12°,快速回宾馆休息。</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春雨还是时大时小,但来了中山市怎么能不看看伟人孙中山的故居,于是驱车十几公里参观孙中山故居。</p> <p class="ql-block">孙中山故居位于中山市翠亨村,其南,北,西三面环山,东临珠江口,隔江与深圳,香港相望,背山面水,风水宝地。我参观过许多名人的故居,发现宅子的风水都是在绝佳的位置。</p> <p class="ql-block">伟人故居前留个影,感激他让中国人民走出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社会。推动中国历史向前迈了一大步。</p> <p class="ql-block">孙中山纪念馆在内部装修,遗憾没有入内参观。</p> <p class="ql-block">陆皓东故居。</p> <p class="ql-block">杨殷故居。</p> <p class="ql-block">村内西南角有17座旧民居,那光滑的石板路,斑驳的墙面,都能让人读出许多陈年往事。</p> <p class="ql-block">中午在鸽班长饭馆品尝了中山市的特色菜岐山鸽子。</p> <p class="ql-block">下午冒雨游览了岐江公园,该公园的前身是省级的粤中造船厂,该厂成立于20世纪50年代,终于90年代后期,历经新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历史沧桑,承载着几代人的创业记忆。抗美援越时期,船厂造出了一批500吨的小而快的货船,用于为越南战场提供物资补给,打破了美国的水上封锁。了解了这些历史我的心中五味杂陈,说不出什么滋味。</p> <p class="ql-block">我喜欢到南方旅游的其中一个理由就是,南方到处都是江河湖泊,溪水潺潺,使景色更多了几分灵气。</p> <p class="ql-block">公园于2001年建成,设计师俞孔坚,在公园里保留了原场地上的植物,建筑,如船坞,骨骼水塔,铁轨等,将这些串联起来形成完整的故事,展现出中山工业化进程的历史。</p><p class="ql-block">公园于2002年底获得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年度荣誉设计奖,2003年中国建筑艺术奖,2004年第十届全国美展金奖和中国现代优秀民族建筑综合金奖,2009年获ULI全球卓越奖等。可谓公园不大,获奖不少。</p> <p class="ql-block">这是保留的一艘建好的没发出的船。</p> <p class="ql-block">建成厂房模样的中山美术馆,我们正赶上女性书画展,有幸在闭关前30分钟入内参观。</p> <p class="ql-block">作品大多以艺术家的视角展示了中山市的市井人间。</p> <p class="ql-block">沿着废弃的铁轨走出公园,给这次冒雨游览画上了一个略带诗意的句号。</p> <p class="ql-block">奔赴下一站,汕头。</p> <p class="ql-block">中途路过长沙湾服务区,这是我此行路过的建筑风格最美的服务区,它以”鱼跃深汕区,逐浪长沙湾“为设计理念,楼主体仿照蓝鲸造型,如同两条蓝鲸腾跃而起,嬉戏在湛蓝的海天之间。</p> <p class="ql-block">服务区的海螺广场。</p> <p class="ql-block">到达汕头已是下午,我们选择了小吃一条街附近为住宿点,安顿👌🏻行李,吃了当地的小吃豆浆,广东的豆浆和北京不同,3元一碗,豆浆是像芝麻糊似的稠,许多辅料随客人意愿往里加,价钱单算,然后放锅里煮沸,加糖与否随客意。</p> <p class="ql-block">我加了腐竹和桃胶,老伴儿加了燕麦和桂圆,我们俩还要了我根油条,吃的挺舒服。</p><p class="ql-block">她们的油条是预制品,没有北方现炸的油条好吃。</p> <p class="ql-block">觉得这个小吃的名字挺有意思。</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游览汕头。</p> <p class="ql-block">早上出门,广东早茶吃起来。</p> <p class="ql-block">1860年汕头开阜,成为全国第三个,全省第二个设海关的口岸,洋人兴建洋行,教堂,国人的商店,出口商行也逐渐聚集,在小公园地区形成“四安一镇邦”,“四永一升平”等商业街道。如今的现状是有的破败不堪,已成危房,有的已经修缮,但底商没有到位,显得冷冷清清,好的方面是,拍照无遮挡,站哪儿都是C位。只有小公园的核心部位比较热闹。</p> <p class="ql-block">汕头旅游的著名3A景区小公园景区,也是网红打卡地。</p><p class="ql-block">它是汕头最早的公园之一,1922年建造,以中山纪念亭为核心的环行放射状路网格局商业规划建筑,在当时世界少有,国内也是独一无二。</p> <p class="ql-block">卖干海产品店,牛肉粉店,果汁鲜切水果店,小纪念品店,琳琅满目,热闹非凡。</p> <p class="ql-block">小公园景区的标志性建筑——中山纪念亭。</p><p class="ql-block">汕头小公园的中山纪念亭建造历史如下:</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始建:1933年,印尼华侨、汕头南生公司负责人李柏桓牵头,和周围商号联名向市政府申请在国平、安平、升平三路交汇处的空地建造中山纪念亭。1934年4月正式开工,年底落成。亭子为木结构,红柱绿瓦,周围筑石椅,是环境优美的休闲空间,名为“中山纪念亭”。</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首次拆除:1969年,在“文革”“破四旧”运动中,中山纪念亭被拆除。</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首次重建:1985年,园林部门在原址重建假山、喷水池,种植椰子树、鱼尾葵等乔木和灌木,作为街心绿岛。1997年,升平区鮀岛建筑公司在原址重建中山纪念亭,为混凝土结构,在建筑细节上尽量还原,但已不是当年的风貌。</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再次重建:2016年,汕头启动中山纪念亭重建工作,由汕头市大宇木业有限公司捐建。重建使用千年不腐柚木,依照“修旧如旧”原则,按原始图纸原尺寸呈现榫卯木结构原貌。2017年元旦竣工,重现当年风采,并被公布为汕头市第六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参观郑正秋,蔡楚生两位中国电影鼻祖的纪念馆,由于本文篇幅🈶限,在此就不赘述了。</p> <p class="ql-block">中午品尝汕头小吃——鲎(hou)粿。</p> <p class="ql-block">街景随手拍</p> <p class="ql-block">参观了汕头博物馆,但是没有介绍汕头历史的展览,感觉名头挺大,内涵不尽人意。</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后院的木棉花到是开的茂盛。</p> <p class="ql-block">感谢浏览,未完待续。下一集我们将游览南澳岛和潮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