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建水,在云南的古城中因守旧而鹤立鸡群,以致今天在云南,人们要证实曾经存在过一个雕栏玉砌的世界,要找回那些传统的建筑、手艺、生活方式、人情味、口味,只有去建水……</p><p class="ql-block"> 12日,我们从元阳的阿者科下山一路疾行,这天是元阳的泼水节,快到县城时路上小车拥挤的几乎要堵塞交通,交警在不断的疏通叫停车辆不让进城,看见我们的车辆一直前行,立马有交警上前阻止,待我们说明是要上高速去建水才放行。</p> <p class="ql-block"> 下午2点20分终于到达建水预定的“23美学湖畔度假酒店”,服务生已经在等候了,办入住还每人送了两个紫陶杯,热心地帮我们把行李提上二楼。酒店设施太满意了,透过房间的窗户就能看见桂湖,视线非常开阔,古城的东城门也能目测到,太满意了😄。</p> <p class="ql-block"> 小张得知我们还没有吃饭,推荐我们到古城附近的马市街回民开的“清真好吃店”,价格便宜公道。这个时候已经过了中午的饭点,店里的伙计还是很快就给我们上菜,并送上一大碗红糖粥,看我们喜欢又送来两碗,哎呀,一到建水就尽遇上热心人啦。</p> <p class="ql-block"> 从马市街出来右转就到了东门,也就是现在看到的迎晖门。</p><p class="ql-block"> 朝阳楼,是建水古城的地标,坐西朝东,有三层城楼,城楼正面是清代书法家石屏人涂日卓书写的“雄镇东南”四个大字,体现古城当年的威严与荣光,背面是拓印的唐代著名书法家张旭的狂草“飞霞流云”,使朝阳楼威武雄壮之中又增添了潇洒飘逸的灵性。</p><p class="ql-block"> 朝阳楼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比北京的天安门还早28年。建水当地人说,建朝阳门的是师傅,建天安门的是徒弟😊。</p> <p class="ql-block"> 哇,城楼下正有当地人在欢歌跳舞,四小姐很快的融入进去了😂</p> <p class="ql-block"> 建水,旧称临安。临安本是杭州,那个中国天堂的旧称。云南建水这个临安是明代命名的。建水不仅承袭了美名,也让江南千年的文化积韵在边地古城落地传承。古有"文献名邦"、"滇南邹鲁"之誉,与昆明、大理鼎足而立,为滇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曾历七个世纪而不衰。</p><p class="ql-block"> 建水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朝。唐元和年间(806—820年),南诏国在此筑“惠历”城,距今有1200余年建城史,“惠历”是少数民族语言,意为“大海子”,汉语译为“建水”。由此可见,这座城市的最大特色就是“水”。</p> <p class="ql-block"> 建水古井之多,不需要刻意寻找,不经意就会遇到。以往我们看到的古井,大多都是单眼居多,或圆或方。但是像建水古城,有单眼井,双胞井,三眼井,四眼井,十二眼井……如此之多的形态,着实少见。<span style="font-size:18px;">那井绳在青石上磨出的凹痕,呈现着这座古城依然还在用最古老的方式,讲述关于水、人与时间的永恒故事。在这里,每一口深井都是时光的瞳孔,倒映着千年文脉与市井烟火的缠绵,那是建水人世世代代割舍不掉的古井情怀 。</span></p> <p class="ql-block"> 这些古井不仅是水源,更是建水豆腐的灵魂。古井水含特殊矿物质,与黄豆相遇便成就了建水豆腐的传奇——无需石膏卤水,天然点化的豆腐,肌理如云,经炭火烘烤后,外焦里嫩,蘸上井水调制的腐乳辣碟,是刻在味蕾上的乡愁。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曾经的国营临安饭店,拿着餐券窗口排队打餐,旧建筑下,现代商业元素已然让这个现在的国营饭店登上了央视的舞台。</p> <p class="ql-block"> 朱家花园的名气大到来建水的人,除了朝阳门就是这座清末乡绅朱渭卿兄弟的豪宅了。</p> <p class="ql-block"> 这座滇南小城是一座有声音的城市…… 脚踩在透着岁月光泽的青石板街,会有咯噔咯噔的声响。汽车开过去,会有石板的哐嘡声。商贩很多,很少叫卖声,却也有汹涌的客流。</p> <p class="ql-block"> 走,去文庙看看……</p> <p class="ql-block"> 建水文庙始建于元朝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已有700多年的历史。经历代多次扩建增修,占地面积已达114亩,其现存规模、建筑水平和保存完好程度,都仅次于山东曲阜孔庙和北京孔庙,在全国的大型文庙中名列前茅。</p> <p class="ql-block"> 建水文庙完全依曲阜孔庙的风格规制建造,采用南北中轴线对称的宫殿式,东西两侧对称还布置多个单体建筑。</p> <p class="ql-block"> 洙泗渊源坊,位于半月形唇台的中心,背面镌刻“万世宗师”。“洙泗” 指的是孔子家乡的两条河“洙水”和“泗水”,孔子便出生在这两条河的交汇处,“洙泗渊源”的含义是儒家学说源远流长。这座牌坊建于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为典型的五开间三门道古牌楼建筑,木石结构,通面阔23.7米,进深7.7米,高9米,面积180平方米。巨大石雕龙、麟、狮、象拱卫牌坊。石雕坐于兽头之上,头顶檐柱。整座牌坊用材考究,斗拱精巧。</p> <p class="ql-block"> 六进式的院落,以“洙泗渊源”牌坊为分割线,南面是学海,北面就是主建筑群。整个古建筑群宏伟壮丽,结构严谨,给人以庄严肃穆之感,为建水这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增添了极其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p> <p class="ql-block"> 牌坊前面的泮池,又被称之为“学海”。泮池为椭圆形,有别于全国各地文庙中都是半圆形的泮池,占地面积达45亩,其规模之大,造型之特别均可谓全国之冠。从步入太和元气坊之始,就能看到本该是官学标志的泮宫之池变成了湖水浩淼,碧波荡漾的学海。这全国第二的气势便充分显现了出来,再联想到科举时代建水的中榜考生雄踞云南省半数之多,便也不难理解了!</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杏坛,相传是孔子聚徒讲学的场所。始建于元代,后毁坏。杏坛中有一块明代天顺年间的“孔圣弦颂图”画像碑。图示孔子席地而坐抚琴授课,四个弟子肃立恭听,碑文为宋高宗御题《孔子像赞》。此碑原是宋高宗赠予浙江衢州孔庙,元灭南宋后,此碑随原国都“临安”之名移至建水而传入建水文庙。</p> <p class="ql-block"> 先师廟又称为大成殿,是祭孔的正殿。</p> <p class="ql-block"> 大成殿正面,有22扇雕花屏门,玲珑剔透,工艺精细,近百种翎毛花卉组成一幅幅寓意隽永的画面,如“ 六龙捧月”、“喜鹊闹梅”、“犀牛望月”等等,都是雕刻艺术的珍品。更为独特的要数左右檐角的两根石龙抱柱,它们都是用整块巨石精心构思,采用浮雕与透雕相结合的艺术手法雕刻而成,技艺登峰造极,可谓南国无双。</p> <p class="ql-block"> 六艺之“理乐射”😊</p> <p class="ql-block"> 六艺之“御书数”😊</p> <p class="ql-block"> 天色已暗,我们要离开文庙回酒店了。</p> <p class="ql-block"> 四小姐看到嘉禾客栈开心的不得了,她的网名是“嘉禾仙子”,在云南建水这样一个偏远的古城,有如此佳遇,真是巧合。</p> <p class="ql-block"> 夜幕降临,桂湖景色不错。</p> <p class="ql-block"> 14世纪晚期,明朝廷“移中土大姓,以实云南”。二三十年间,数十万移民背井离乡,迁徙云南。这是一支由生活世界的行家里手、大师组成的队伍,他们从中原、江南带着各类种子、精致的手艺,依照宋元时形成的经典“营造法式”来建筑一个梦想中的天堂。建水城就这样诞生了,彼时的它,名曰“临安”——一个来自天堂的名字。如今,建水城已经年华老去,与它同时代兴起的古城,大都焕然一新。而它却在20世纪的城市化、大拆迁的洪流中如顽石般幸存,以致人们要证实曾经存在过一个“雕栏玉砌”的诗意世界,找回那些传统的建筑样式、生活方式,只有去建水。建水成了古典生活世界的活化石。</p><p class="ql-block"> 明天,我们将沿着小火车的路线游玩一天,晚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