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幼子之与蚊虫之战难言胜负

紫竹风

<p class="ql-block">给双人大床上新支了蚊帐。蚊帐是近二十年前在上海工作时买的。有一年多时间,妻过来和我一起在异乡做工。我们在附近农村租了间民房,蚊帐就是那时买的。</p><p class="ql-block">那时候上海郊区的蚊虫又多又凶猛——不知道现在的情形如何——或许与那里多水有关。只有一排民房的小村,街道前面就是一条河流,偶尔还能见到农人乘船打鱼捞虾的情景。南方人似乎都习惯这样伴水而居。</p><p class="ql-block">蚊虫凶猛倒好说,关键是还有一点,忒聪明。它们会钻蚊帐的。第二天早上醒来,你总能不出意外地在蚊帐里发现一两个已然吃得饱饱的蚊虫,不惧生死一般那么显眼安静地待着,似乎并不打算逃离,等着你去超度它。</p><p class="ql-block">话扯远了,回到当下。突然想起那顶旧蚊帐应该还在,我一直收着,偶尔翻动阳台杂物柜时有见过。很快找出来,展开后与床比试一下,虽说小了点,但显然不影响使用。</p><p class="ql-block">为了防范蚊虫对孩子的叮咬,这几天夜里,只好让他单独睡在自己的小床上,那里有蚊帐的保护。</p> <p class="ql-block">可孩子毕竟才六个月大,几天下来,总觉得有些不方便,他也睡不踏实。如若我们的大床上有蚊帐,孩子就可以继续与我们一起睡,不是更好。</p><p class="ql-block">说做就做。妻随即把蚊帐拿去清洗,而我需要考虑要如何把它支在床上。家里没有竹竿可用,也不适合搭架子,我想可以简单点,弄四个粘钩,两个粘到床头上方的墙面,床尾位置,可以把粘钩粘到天花板上,用一段铁丝什么的斜拉住蚊帐的两个角。</p><p class="ql-block">拿卷尺测量一下蚊帐的长宽距离,然后确定好粘钩要粘贴的大概位置,最后找来一段不用的电线,把蚊帐的四个角固定在粘钩上,调整到合适的高度。端详一番,感觉不错。那好,大功告成,拍照留念。</p> <p class="ql-block">不过还有个小问题。以前这种蚊帐,一面的开口是交叉式的,动不动就会撑开,哪怕我们总在想办法把它弄得牢靠一点,比如用夹子夹住,也难免无意间露出缝隙。蚊虫通常就是从这里乘机而入的。</p><p class="ql-block">其实这个开口没什么用——直接把蚊帐底下撩起来进出不是更方便——我想不如干脆把这里用线缝合起来,既免得天天开合麻烦,还较为严实,基本还能杜绝蚊虫从这里进入的妄想与奢望。</p><p class="ql-block">你或许会问,这么麻烦,何不买个新蚊帐,既美观又实用,多好。我不是舍不得,也可能我这人比较恋旧,我是想当年既然把它保留下来,没有当垃圾一样丢掉,眼下就更没有理由这样做——正是用它的时候,有必要让它继续实现自身的价值。如此,我前后的行为与思想也具备某种连贯性。而这无需刻意。</p> <p class="ql-block">除了支起蚊帐,我还在网上购买了最新款的电蚊拍。夜里用紫光进行诱捕,白天主动扑杀。有了蚊帐和电蚊拍的双重防护,对于和蚊虫的较量,我心里算是踏实了。</p><p class="ql-block">一开始确实平安无事,家里像是连蚊虫的踪迹都看不到了,我心里还有点沾沾自喜。</p><p class="ql-block">可就安宁了两天。第三天天快明了,妻声称蚊帐里有蚊子,她手臂上被咬了个疙瘩。我有些吃惊,也不信。它怎么进来的呢?这么严实。</p><p class="ql-block">可妻明明被咬了个疙瘩,绝对错不了,不可能是别的造成的。妻喊我把房间的灯打开,看看有没有咬到孩子。还好,这蚊子放了儿子一马,让他有幸逃过一劫。</p> <p class="ql-block">妻的话言之凿凿,由不得我不信。我拿起电蚊拍,在蚊帐里一阵挥舞,却是不见有蚊虫的踪迹。奇怪,就这么大点地方,它能躲到哪去?妻当然不死心,眼睛继续四下里梭巡。</p><p class="ql-block">咦,这不是!妻惊呼。我赶忙朝她示意的位置去看,蚊帐上果真落了一只——不知它是从哪蹦出来的,真可谓神出鬼没。拿着蚊拍去打,只听噼啪两声,蚊虫瞬间被高压电击毁于无形。好吗,它也聪明得可以钻蚊帐了。</p><p class="ql-block">算是松了口气。又在外面继续找。竟然又发现了一只,在蚊帐顶部飞舞,当然没能逃出我手里的电蚊拍。</p> <p class="ql-block">以为这下干净了,准备关灯睡觉,不想又看到一只在空中飞舞,赶紧去拿电蚊拍,回过头又倏忽不见了,再遍寻不着。几分钟后,只好无奈放弃:暂且饶它一命,多活一阵。</p><p class="ql-block">看来与蚊虫的战争,显然是个漫长的过程,其艰巨性与困难程度甚至在意料之外。当然彼此谁都不会轻易认输,你可以说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但也无需因此而感觉灰心与丧气。你只是不想被叮咬,而从蚊虫的角度讲,那是它的生存本能与必须。</p><p class="ql-block">很显然,与蚊虫的缠斗,绝不可能有一劳永逸这回事。哪怕我们可以使出浑身解数,传统与现代并举,防范与诱捕共用,与看似弱小的蚊虫之间,也难言胜负。</p><p class="ql-block">2025.4.24</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