壶口瀑布岸边的随想

雪泥鸿爪

<p class="ql-block">  壶口瀑布位于陕西、山西两省之间,西濒陕西省宜川县,东临山西省吉县。壶口瀑布是中国第二大瀑布,世界上最大的黄水瀑布。</p><p class="ql-block"> 黄河奔流至此,两岸石壁骤然陡立。几百米宽阔的河面极速收束变窄到30米,如同壶口,故名壶口瀑布。每秒上千立方米的河水从陡崖上倾泄而下落入50多米深的龙槽中,形成“千里黄河一壶收”的壮丽景象。</p><p class="ql-block"> 我来看壶口瀑布是在一年中最冷的时间,大寒时节。此时的温度有零下二十几度,虽是阳光灿烂,但寒风凛冽。我是从山西这边过来,从黄河大堤要走许久才能到瀑布跟前。未见其面,先闻其声。隔着很远,如雷般的水声已经感觉到了瀑布的气势。当我站在观景台上时立刻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只见上游扑面而来的黄河水翻滚着如排山倒海一般奔涌着来到我面前,又极速掉头向下跌落在脚下的深涧中,整条黄河仿佛倒立了起了。深涧两边是几十米高的光滑石壁,跌落深涧中的黄河水翻滚着打着漩涡向下游滚滚而去。这条深涧的名字叫作龙槽,是上万年黄河水冲击形成的,而且龙槽还在以每年3厘米的速度向上游延伸。</p><p class="ql-block"> 此时壶口瀑布两岸边都结满了厚厚的冰,一层层的冰凌倒悬在两岸陡峭的石壁上。黄河之水从壁立千仞的冰甲中跌落,如同一条巨龙甩动着鳞片钻入水中,卷起千堆雪。又好像千万匹骏马在崖壁前腾跃嘶鸣。而飞溅蒸腾的水汽在阳光的照耀下化作美丽的彩虹横跨在瀑布前。</p><p class="ql-block"> 站在瀑布岸边,感觉脚下的岩石都在震颤。闷雷般的水声此起彼伏,黄河之水裹挟着西北高原的大地精华奔涌至此,陡然收束的河道变得充满激情,浪头撞向壶底时发出隆隆的雷鸣,犹如十万面战鼓在云层深处擂动,又仿佛古代两军对垒时的震天呐喊。正如李白诗中所写“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又如“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黄河之水的磅礴气势在壶口瀑布得以最佳体现。</p><p class="ql-block"> 站在黄河岸边,不由得使我感慨万千,这奔腾不息的黄河水不正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勇往直前的象征吗!这是中华民族所崇拜的精神图腾啊!中华民族在五千年历史长河中历经了多少洪水、灾难、战乱、外侮……,却始终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执着冲破层层阻碍,奋勇向前,向前!</p><p class="ql-block"> 看着这雷鸣般奔腾不息的黄河水,渐渐地,内心深处的一个声音在慢慢升起。这个声音曾经鼓舞了全中国的人们奋起抵抗日本侵略者:</p><p class="ql-block"> “朋友!你到过黄河吗?你渡过黄河吗?你还记得河上的船夫拼着性命和惊涛骇浪搏战的情景吗?如果你已经忘掉的话,那么你听吧!”……。</p><p class="ql-block"> 那是在1938年,也是在一个寒冷的日子,诗人光未然带领抗日演出队东渡黄河,他听到了黄河上划着船与激流搏斗的船夫那激昂高亢的号子,看见了壶口瀑布的壮丽景象。这种自然伟力与人类抗争的画面深深触动了他的心弦。船夫的号子如同战士的呐喊,汹涌的黄河水就像冲锋陷阵的战士。此情此景他想到了万山丛中的抗日英雄,想到了青纱帐里的游击健儿,他们手拿着土枪、洋枪、大刀、长矛与侵略者做着殊死搏斗,创作的灵感由然而生。他感到“黄河的怒吼,就是中国人民的怒吼。”壶口瀑布的激流之声如同战鼓,最终化作了抗战时期的最强音。“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而作曲家冼星海看到了歌词也深受感动,在延安窑洞里用了六天时间,甚至累病了谱写出了中华民族史诗般的民族乐章“黄河大合唱”。奔腾的黄河水、瀑布的轰鸣声化作成全国人民抗战时期奋勇杀敌的最强音。从此“黄河大合唱”响遍黄河两岸,大江南北,形成了跨越时空的精神共振,激励着中国人民奋起反抗侵略者,也激励着一辈辈中国人为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p><p class="ql-block"> 正是有了这个时代最强音,还有什么可以阻挡中国人民前进的脚步,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呢!</p><p class="ql-block"> 朋友,你到过黄河吗?你到过黄河壶口瀑布吗?你听到过壶口瀑布那振聋发聩、汹涌奔放、一泻千里、勇往直前的涛声吗? 你看见过群龙戏水、水底冒“烟”、彩虹通天、谷涧起雷的美景吗?如果你还没有,那么就请来看吧!从巴颜喀拉山一路奔腾而来的黄河水奔波了数千公里,经黄土高原把自己染成了中华民族的颜色,攒足了力量在壶口爆发了。站在母亲河的身边,听着如雷般的涛声,不由得使人浮想联翩。母亲河用大爱哺育了中华大地,养育了华夏儿女,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是母亲河的呐喊教会了她的儿女们用刀枪回击敌人的侵略,去克服千难万险使中华民族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站在母亲河的身边,我大声呼喊:作为华夏儿女的我——来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