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道德经》之缘🙏🙏🙏

人生若只如初见(⛳🚓☔)

<p class="ql-block">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道德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译文:可以言说的道,便不是恒常的道;可以定义命名的名,也不是恒常的名。天地开始的时候,把它叫做“无”;万物的母亲,把它叫做“有”。所以常处于无,从无的角度来观察它的妙处;常处于有,从有的角度来观察它的边界。有和无是任何事物都具有的两个方面,来源相同但名称不同,幽暗深远,叫做“玄”。玄而又玄,是一切奥妙的根本门径。</span></p> <p class="ql-block">  《我与“道德经”之缘》</p><p class="ql-block"> 我相信人与书就像人与人一样,有缘方能相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当我看到静之徐清老师的这段话时,就更证实了缘分这回事,所以我是相信缘分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你看,这不又来了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生活在春秋时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哈哈!我也行李啊!只不过我是一个普通人而已。但是也正因我这个普通人,才又在八年前认识了一个精明强干的李静老师啊!不然我怎么又能在今天“认识”到静之徐清老师,如今怎么又会和《道德经》见两次“面”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足矣说明了缘分一事。因为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遇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关于买《道德经》这本书一事,是我一位老乡告知我的。那时我已成家几年了。有一次,我到他(我们英语老师的丈夫)家做客,闲聊时他说,你读一读《道德经》吧。后来我就在外面的书摊上看到一本《道德经》,于是就买了回去读了一遍,当时读不懂。之后,有幸在一次机会中。我才理解了其中的一个道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有一次,我在家里看电视的时候,突然听到新闻里面说,有个名叫李美花的左权女子,马厩人。她喜欢剪纸,也是一位民间剪纸艺术家,1997年的时候她就小有名气了。当时我也是很激动的。因为是老乡吗?所以我第二天,就骑着自行车独自去拜访她了。她家住在榆次郭村,正好那时我家小孩他爸在郭村上班,于是我第一次去了郭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经人打听才知她自己开着一个小卖铺,就在路边上。当我找到那个小卖铺的时候,进去问了一下,没想到站在我面前的女主人正是李美花大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们彼此高兴的坐了下来。当时我不理解她为什么还开着一个小卖铺( 柜子顶上一圈⭕ 都是摆着她的剪纸作品)。她有两个孩子,一儿一女,都已上大学了。于是我和她坐下来聊起了她当初剪纸的经历来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她说她奶奶及她们一家人都喜欢剪纸。好像也是祖传吧!听她说,她有一回还做过一个奇怪的梦了。梦见有两条龙,活灵活现的就和真的一样。我两正在聊着的时候,这时看到有位工人从外面走了进去。我老乡笑着问他买什么?他说要买线。于是我老乡就站起来去给他拿线,我在原地坐着等她。这时听到我老乡问他,你有没有针?他说没有。我老乡就说,那我就送给你一个针吧!他一边掏钱,一边问我老乡多少钱?我老乡说5毛钱。那位买线的人一听说是五毛钱。然后他就带着怀疑的口吻笑着对她说:“现在五毛钱能够干个啥呀?我给你一块钱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在哪里坐着,对于他们之间的对话,我都记在了心上。当我最后听到那个买线人,那样对我老乡说的话时,我好像突然被他的话惊醒了似的。就在这时,突然让我想到了《道德经》书里,我当时理解不了的话语。我激动了,真是开心极了啊!心里在想,我这次可真是没有白来一趟郭村啊!还一下子明白了一个道理呢。当那个买线人走了后,我还和我老乡分享了我的感受。她也很开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为此,我也一下子就开悟了。认识到真是“小故事大道理”啊!没想到。当时我理解不了的话语,竟然在我去看老乡的那一天的一瞬间,让我突然就明白了。真是奇怪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那句“不要就是要,要就是不要。”的道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说到这里,让我想起了静之徐清老师,在她写的《道德经》共修分享1一文中的一段话。</p><p class="ql-block">(韩鹏杰老师有言: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名师指路不如自己来悟。可见最终还是要落到自己的身上,如鱼饮水,冷暖自知。)</p> <p class="ql-block">  你想啊!五毛钱的线,我老乡她不挣吗?那时一根针又是多少钱?本来线里就已经挣到钱了。她一说要送给他针。完了他又觉得五毛钱太少,所以他直接就给了她一块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你看这不是干挣吗?她也没说要针钱,反而他还多给了一倍的价钱。多好的事情啊!真是开心。假如我是我老乡的话。能不高兴吗?他不在乎那一块钱。而我老乡作为卖主,不能说白给他吧!返回来说买主,他不可能白要对方的东西吧!所以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有时候我在想。是因那人当时高兴?还是因为他不在乎那一块钱呢?又还是因为他听了我老乡说的话后,感觉我老乡是在照顾他,而他也在回馈对方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总之,不管是什么情况,我那一天是去对了。因为它解决了我多少天的困惑啊!虽然如今我也不知道具体是《道德经》里的哪一句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不,如今又开始和静之徐清老师学习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你说这一切不都是因为有缘吗?另外我也相信万事万物都是有一定的联系了。不然上天不会给我们创造每一次机会。所以说人与人,人与物都有联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哈哈!“老子”姓李,我姓李,两个老乡(英语老师和郭村李大姐)也是姓李。如今又认识了一个姓李的群主——李静老师,而且又在她的推荐之下,开始学习《道德经》。你们说,这不是缘分是什么呢?</p><p class="ql-block">(通过最后一页的一则笔记,才知我于2013年9月前买的一本地摊书📖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总之,谢谢静之徐清老师,让我再一次想起这本《道德经》,第一次真正的跟着您这位年轻老师,再具体的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学习一下《道德经》,从而再更深刻的学习和提高一下自我的能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5.4.27于平遥</p> <p class="ql-block">《道德经》</p> <p class="ql-block">开悟了</p><p class="ql-block">烦恼就没了</p> <p class="ql-block">《道德经》中的成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上善若水 和光同尘</p><p class="ql-block">天长地久 金玉满堂</p><p class="ql-block">功成弗居 宠辱若惊 </p><p class="ql-block">虚怀若谷 道法自然 </p><p class="ql-block">知白守黑 知止不殆</p><p class="ql-block">无中生有 淡而无味 </p><p class="ql-block">大器晚成 大象无形</p><p class="ql-block">福祸相依 慎终如始</p><p class="ql-block">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p><p class="ql-block">天网恢恢 疏而不漏</p> <p class="ql-block">中国古典文学精华道德经《道德经》是千古奇书。古往今来,解老者无数,懂老者寥寥!老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史可传并自成体系的哲学家,其体系含盖了战国以前各个领域,继承了以前的哲学,特别是《易经》的哲学体系,可谓集大成者也。同时又是以后整个二千年封建社会宗教和哲学思想的源泉和基础,又可谓奠定基础者,堪称中国哲学老祖宗。众所周知,“道”是老子哲学的理论核心与基础“众妙之门”,是其认识论的最高范畴,而得道“入门”成为有德者乃是老子人生哲学最高理想。可见对“道”的认识是解开老子哲学的钥匙,是掌握其整个思想体系的基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定价:29.80元</p> <p class="ql-block">今天又收获一本新书</p><p class="ql-block">2025.4.28</p> <p class="ql-block">早晨的花🌸儿</p> <p class="ql-block">上午拍的不知名的小白花🌸</p> <p class="ql-block">马廉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