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洲之行(6)伯利兹地质景观奇特,风光多彩呈现

子明

伯利兹曾是玛雅文明核心区,有超 1000 处玛雅遗址,古典时期祭祀中心,这些遗址展现了玛雅人在建筑、雕刻、天文、数学等方面的高超技艺和独特文化、悠久历史。拥有世界十大地质奇迹之一 <b>“大蓝洞”</b>全球最大水下洞穴,以及世界第二大珊瑚礁,面积仅次于澳大利亚的大堡礁,是西半球最长的珊瑚礁,绵延 300 公里,为众多海洋生物提供了栖息地。<br> 伯利兹,对于许多人都是很陌生的名字。伯利兹位于中美洲的东北部,与墨西哥接壤,西和南与危地马拉毗邻,东濒加勒比海是中美洲唯一没有太平洋海岸线的国家 。1981年 9 月 21 日正式独立,为英联邦成员国。国土面积 2.3万平方公里,人口40万。世界上十四个没有与我国建立外交关系国家之一。 为纪念伯利兹独立20 周年(1981-2011)而建一座纪念碑。伯利兹山地多,沼泽和丛林,属于热带雨林气候 ,有明显雨季、旱季区分,东临加勒比海,易受海洋飓风侵袭影响,伯利兹曾经的首都伯利兹市,由这里迁都到中南部的贝尔莫潘市。 加勒比海早晨的阳光一样灿烂,橙黄色的光芒洒在海面上,海风扰动着海浪,波光粼粼,海滨自然风光的壮美与迷人,迎接远方的朋友。 准备乘飞机游览世界第二大、北半球第一大的<b>伯利兹大堡礁</b>、和世界十大地质奇迹之一 “<b>大蓝洞”。</b>这种飞机内有多排座位,一次可以坐十几个人,若没有坐满,可以选择座位,有移动的空间,比坐直升机还是随意些。 空中鸟瞰伯利兹海湾,湛蓝天空飘浮着白云,澄澈的加勒比海,海水呈现出迷人的蓝绿色,海岸边密集的建筑,彰显伯利兹城市的活力。远处码头和栈桥,海面上有一艘红色货船,展现出城市与海洋相互交融的繁荣景象 。 海水也随着距离城市远近,渐渐由土黄变成绿蓝,海面停泊着大型货轮,云层在天空中翻滚,加勒比海上的故事由此展开---- 从飞机上俯瞰,湛蓝天空点缀着几朵白云,色彩层次丰富的加勒比海,海水从浅绿渐变到深蓝。海岸分布着绿色植被覆盖的岛屿和红树林湿地,绵延几百海里,形成独特生态景观。 这些岛屿和湿地不仅是丰富海洋生物的栖息地,还在保护海岸线、抵御风暴潮,呈现出自然生态的原始之美与蓬勃生机 。 伯利兹珊瑚礁:世界上规模第二大的珊瑚礁系统,在 1996 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珊瑚礁由北向南分布在伯利兹的加勒比海海岸线上,绵延 300 公里。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珊瑚礁是澳大利亚的大堡礁,南北延伸超过2000公里,地球上最大的珊瑚礁群。 这里珊瑚种类繁多,色彩斑斓,还有各种热带鱼类穿梭其中,是潜水和浮潜的绝佳之地。 大蓝洞是伯利兹珊瑚礁的一部分,大蓝洞因自身的独特,被称为世界十大地质奇迹之一,1996 年将伯利兹堡礁保护区列入 《世界遗产目 录》,2009 年被列入濒危遗产。 位于堡礁群中的大蓝洞,洞口直径为300多米,洞深 130 米。大蓝洞是一个巨大岩洞,二百万年前的冰河时代,海平面大幅下降 ,石灰岩受酸性水的侵蚀,穹顶坍塌后形成敞开的竖井(天坑),随着海平面升高后,海水倒灌洞中形成了奇特蓝洞现象,洞内怪石嶙峋,有各种深海鱼群和鲨鱼。 大蓝洞是水下洞穴,它呈现出完美的圆形,深蓝色的洞口与周围浅蓝、蓝绿色的海水形成鲜明对比,宛如 <b>“上帝之瞳”</b>,洞口边缘环绕着珊瑚礁,仿佛是一道美丽的花环,簇拥在蓝洞身旁。一艘游艇在旁边驶过,留下白色航迹。<br> 大蓝洞世界上最负盛名的潜水胜地之一,潜水爱好者的天堂。大蓝洞深度超 120 多米,需具备足够潜水经验,持有权威机构认证的潜水证书,同时也要有良好心里素质,由于,大蓝洞内部环境特殊,空间暗且深邃,容易过度紧张恐惧影响潜水安全。 飞机独特视角,感受到珊瑚大堡礁壮美,领略了大蓝洞的神奇,伯利兹以独特奇观,分享给人们心灵的震撼。 伯利兹的圣赫尔曼洞穴和蓝洞,这里周围被茂密的热带雨林环绕,植被繁茂,充满生机,沿着山间小路,向密林深处进发。<br> 一座密林深处的地下岩洞,复杂的洞穴构造和尚为开发区域,充满探险味道,沿着漆黑、狭窄、湿滑的台阶,借助手机的微弱灯光,一步一步挪动,恰恰是这些独特的地质构造和生态环境,吸引游客探险,挑战自我,探索自然的奥秘 。 洞穴内的钟乳石和石笋景观。钟乳石从洞顶垂下,石笋自地面向上生长,二者相互连接形成独特石柱结构。表面纹理丰富,呈现出多样色彩,更显奇幻瑰丽。这是大自然历经漫长岁月,千万年雕琢的杰作。 圣赫尔曼蓝洞与洞穴是联通的,经历了漫长地质作用,逐渐形成洞穴通道,天然形成的蓝洞,也是海洋蓝洞的一种,属于独特的海洋地貌 。作为旅游资源,圣赫尔曼蓝洞吸引着潜水爱好者和探险者 。潜水者能近距离观赏洞内奇特地质景观,感受神秘氛围,同时它也具有科研价值,有助于科学家研究海洋地质演变、古生态环境等。<br> 加勒比海岸在夕阳中、风光秀丽,光彩诱人,不知还有多少秘密埋藏在其中,还有多少奇观异景未曾探明----,深不可测的地球自然界,还会有多少惊喜让人震惊。 伯利兹加勒比海岸边,矗立的灯塔 。灯塔主体为白色,底部和顶部是红色,红白搭配醒目,在蓝天和大海背景下格外显眼。 伯利兹海岸多浅滩、暗礁,灯塔的能帮助船只避开危险区域,安全进出港口,减少触礁、搁浅等事故发生,这座灯塔是当地海岸线上的标志性景观,也成为游客打卡地,见证了伯利兹航海历史变迁 。 伯利兹的圣约翰圣公会教堂,教堂以砖石建造,呈现古朴的棕褐色,墙体厚重,颇具历史感。高耸塔楼搭配白色百叶窗,窗户呈拱形,与建筑整体风格协调统一 。 圣约翰圣公会教堂是伯利兹重要宗教建筑,承载着当地居民宗教信仰与精神寄托,在建筑风格上体现殖民时期与本土特色融合,具有较高历史文化价值。 保险中心小楼。主体白色搭配红砖墙面,屋顶是红色,色彩搭配明快。正面有两根白色立柱,彰显古典庄重风格。建筑融合古典建筑元素与现代功能,是当地兼具实用性与观赏性的地标建筑。 伯利兹城的豪洛弗溪出海口上,建有一座特色的桥,它是中美洲最古老的平旋桥,也是世界上极少数仍在使用的手摇平旋桥,桥的设计独特,桥梁正中下方有一旋转桥墩,只需要四个人手动转动曲柄,就可以是桥梁旋转90°,整个过程需要一个多小时。 这座平旋桥连接了伯利兹城的南北两侧,为了让船只通过,这座桥每天早晚都会旋转两次,当地居民过去常常要围绕着过桥来安排他们的一天活动。伯利兹城的豪洛弗溪出海口,停泊的船只。 伯利兹市政厅,建筑风格融合殖民与本土元素,钟楼顶部呈绿色穹顶,设有时钟,彰显古朴庄重。 它是伯利兹城重要地标,见证城市历史变迁,承载市政管理等功能,也是当地文化与历史的象征。 普赖斯的雕像,伯利兹独立运动的关键人物,被尊称为 <b>“伯利兹国父”</b>普赖斯长期致力于推动伯利兹摆脱殖民统治,1981年9月,在他的不懈努力下,伯利兹正式独立。雕像纪念他为伯利兹独立和发展做出的卓越贡献 ,是伯利兹历史与民族精神的象征 。 戈麦斯的半身铜像 。他被尊称为 “伯利兹劳工运动之父”<br>戈麦斯积极投身劳工权益斗争,他坚守事业,喊出 <b>“宁做死去的英雄,不做活着的懦夫”</b>2013 年 8 月 26 日,修建这座半身像,以表彰他为工会权益所做的不懈贡献 。 探秘中美洲热带雨林。伯利兹典型热带雨林气候,全年炎热,有雨、旱季之分。境内多山地、沼泽和热带丛林,是中美洲生物走廊关键部分,漫步其中,能见到参天大树、奇异花卉,听到鸟儿婉转啼鸣 ,有许多珍稀动植物,生物多样性丰富。 角雕,世界上体型最大且最强壮的猛禽之一 ,也是伯利兹的国鸟 。它羽毛主要为灰色、白色,头顶有独特冠羽 ,爪子锋利,腿部强健,飞行速度极快,悄然靠近猎物,长长的利爪有力制服猎物 。 角雕视力极佳,能在高空发现猎物,主要以树懒、猴子等哺乳动物为食 ,处于雨林食物链顶端 ,领地意识极强,一对成雕占据约 20 平方公里的森林。 角雕,面相有些凶狠,喜欢栖息在树上寻找猎物,虽体型大,行动迅猛,出奇制胜,却极为谨慎 。 蜘蛛猴,因其细长四肢和尾巴形似蜘蛛而得名。蜘蛛猴主要栖息在中美洲和南美洲的热带雨林中,是典型的树栖动物,极少下地。 它们以群居生活为主,食性杂,以果实、嫩叶、花等为食。在生态系统中,蜘蛛猴能帮助传播种子,对森林生态平衡意义重大,同时也是角雕等猛禽的猎物。 黄冠亚马逊鹦鹉,它们羽毛主要为绿色,头部有黄色斑块 ,喙部弯曲有力 。黄冠亚马逊鹦鹉分布于中美洲和南美洲部分地区,常栖息在热带雨林中,具有较强的学习和模仿能力,能模仿人类说话和各种声音,是深受人们喜爱的宠物鸟,但因非法贸易等原因,生存面临一定威胁 。 红喉鸣冠雉,其头部羽毛黑色,喉部皮肤鲜红,与黑色羽毛形成鲜明对比。主要分布于中美洲和南美洲的热带雨林地区 ,通常在树冠层活动,以植物的果实、种子、嫩叶等为食 ,是群居性鸟类 。 中美貘,是中美洲最大的哺乳动物,它体型庞大,毛色主要为深棕色,额头上有明显的白色斑纹 。目前,因栖息地破坏、非法捕猎等因素,中美貘生存面临威胁,已被列入濒危物种名录 。 中美貘栖息在热带雨林和森林沼泽地区 ,是夜行性动物 ,白天常隐藏于丛林中休息,夜晚出来觅食,以树叶、嫩枝、果实等为食 。 金刚鹦鹉是热带美洲鸟类,原生地为墨西哥及中南美洲的雨林,色彩最艳丽的大型鹦鹉。 南美浣熊,也叫长鼻浣熊主要分布在中美洲和南美洲的森林、丛林地区,它们是杂食性动物,食物包括水果、昆虫、小型哺乳动物等。 长鼻浣熊具有群居习性,群体成员间通过声音、气味等方式交流协作 ,在生态系统中对种子传播和控制昆虫数量等方面有重要作用 。 美洲豹,世界上第三大的猫科动物,仅次于狮、虎。美洲豹主要分布在美洲,它是强大的掠食者,栖息于热带雨林等多样环境,处于所在生态系统的食物链顶端 。 白色蛛网状如同精致的纱帐,玫红色花朵在蛛网间争奇斗艳,构成了色彩的盛宴,让人感受到大自然中秩序与变化的统一。 坐落在雨林中的绿山蝴蝶牧场,这里有伯利兹最好的蝴蝶种类,听讲解员为你讲解蝴蝶的习性和生长过程知识。 蝴蝶一生经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1雌蝶会选择幼虫喜食的植物叶面等合适位置产卵,2发育成熟后,幼虫咬破卵壳孵化而出,随后变为多为肉虫,少数是毛虫,3幼虫成熟后,会寻找植物叶子背面等隐蔽合适的地方化蛹,4成虫在蛹壳内发育成熟后羽化,从蛹壳钻出,可以四处飞舞了。 从蛹壳钻出后的成蝶,以吸食花蜜为主,蝴蝶用脚尝味道,其脚趾部位有化学感受器,碰到食物时能感知味道。 猫头鹰环蝶,中大型蝴蝶,带有独特眼状斑纹,可起到威吓捕食者的作用,分布在南美洲热带雨林地区,极具特色的物种 。<br> 有的蝴蝶后翅长有类似 “假眼睛” 的斑纹,可起到威慑小鸟等天敌的作用 。有的蝴蝶合拢翅膀时,外形类似枯树叶,能起到伪装隐身效果。 色彩斑斓的蝴蝶,以它绚丽色彩营造出清新自然的氛围,扇动的翅膀,舞动出自然和谐的乐章,仿佛能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 色彩斑斓的蜂鸟在绿树林中振翅飞行,十分灵动活泼。中美洲是蜂鸟种类比较多地区。蜂鸟也是世界上最小的鸟类之一,唯一能在空中倒退飞行的鸟类,还能在空中悬停 ,蜂鸟翅膀振动频率可达每秒 70 次,以此实现高速飞行和悬停,蜂鸟动态照片拍摄有一定难度。<br> 美丽夕阳下的伯利兹城市,橙红色光芒洒在城市建筑上,增添了温暖而浪漫的氛围,展现出城市中自然与人文的融合,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祥和的生活气息。 伯利兹,加勒比海边的年轻国家,风景独特的珊瑚大堡礁与蓝洞,热带雨林中奇花异草,珍稀动物,曾经玛雅文明最辉煌的时期留下的遗址,让人感受古老文明神秘魅力 。 加勒比海上日落,橙黄色的夕阳在云层间散发着耀眼光芒,阳光穿透厚重云层,形成一道道金色光线洒向海面。广阔的海面泛起层层波澜,远处的海平面与天空相接,天空中云朵被夕阳染成金黄与橙红,宁静而宏大、壮美且浪漫的氛围,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磅礴力量与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