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学科资源沃土 共铸民族教育根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思政教研活动

党建引领 惠润行远

<p class="ql-block">  为深化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在小学思政课堂落地生根,兴庆区第十八小学于4月24日,开展了“深耕学科资源沃土 共铸民族教育根基”为主题的思政教研活动,兴庆区教育局思政教研员尹欢老师、校领导及全体思政课教师及学科骨干教师参与,通过课例展示、研讨交流、专家引领等形式,探索民族教育与思政课程融合的有效路径。</p> <p class="ql-block">  活动伊始,青年教师李炳文执教五下道德与法治《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研讨课。本课以学生身边的升旗仪式说起,设置三个任务。借助表格资料、视频资源,让学生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增强民族自豪感,最后以习近平给学校学生的回信结尾,认识到个人与国家发展的联系,树立学生的奋斗意识。</p><p class="ql-block"> 四年级赵赫老师执教《我们都是中国公民》,通过一系列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将抽象理论的知识转化为学生容易接受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五个认同”的内涵。就如何进一步挖掘《中华民族大家庭》教材资源、创新教学形式进行了初步探索。</p> <p class="ql-block">  活动特别邀请尹欢老师进行点评指导。尹老师首先肯定了课例中“以小见大”的教学设计,同时建议教师深挖本地民族文化资源,让教育内容更贴近学生生活。紧接着尹老师结合课程标准与教学实际,以《中华民族大家庭》教材为例,深入解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思政教学中的重要意义,并从教学设计、教学策略等方面给予专业指导,为教师们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p> <p class="ql-block">  活动最后曹鸣雁书记进行总结,曹书记指出,此次教研活动立足小学阶段学生特点,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范例。兴庆区第十八小学将持续深化思政课程改革,通过思政课堂、主题班会、社团活动等多元载体,引导学生从小树立民族团结意识,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童心深处扎根发芽。</p> <p class="ql-block">一审一校:毛芳</p><p class="ql-block">二审二校:吴玉琴</p><p class="ql-block">三审三校:党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