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次参拜善化祠,家族情怀不忘本

老爷子

<p class="ql-block">武陵山区的秋风,带着几分清冽的凉意,我这个善化田氏总祠始祖田玘公的第四十四代孙,伫立于巴东县绿葱坡镇的山巅,俯瞰脚下连绵的田野与潺潺的溪流。心中涌动着对先祖的敬仰之情,这片土地承载了田氏家族千年的记忆。据《田氏族谱》记载,田玘公于1200年前迁居至此,繁衍生息,开枝散叶,如今已发展为43房(43个田氏分祠),遍布鄂湘渝乃至全国的数十万人的大家族。作为田玘公的后人,我深知自己的血脉与这片土地紧密相连。回忆起2001年初秋,与族弟田举祚及孙田从虎一同探访善化田氏总祠遗址的经历,一路寻问打探,终于来到绿葱坡稻场岭村。然而,因山路陡峭湿滑,我们只能遥望那座部分坍塌的祠堂,心中满是唏嘘。</p> <p class="ql-block">四年后,我再次踏上寻根之旅。2005年夏天,我与族弟田满祚来到巴东,拜访田姓族人。在田祚辛、田卫东和田德顺的帮助下,我们不仅拜谒了善化田氏祠堂遗迹,还参观了善化田氏总祠最后一任族长田祥典(字徽五)的故居——田家大院老屋。尽管老祠已坍塌,但田家大院老屋大部分尚存,这让我们对善化田氏家族的根源有了更深的了解。站在印盒山上的善化总祠堂旧址,我感受到一股厚重的历史气息。这里背靠鸡公岭,面对象鼻山,溪河环绕,鸟语花香,四季常青,仿佛在诉说着田氏家族的辉煌过往。</p> <p class="ql-block">时光荏苒,2016年春,武陵山区的田姓家族在宣恩县沙道沟召开联席会议,商讨编修《武陵山田氏宗谱》之事。我与田满祚、田德顺、田新华等人一致建议纂修《善化田氏族谱新编》。这次会议后,我再次拜谒了善化田氏祠堂遗址,以及位于野三关镇柳树坪村的《田行皋社坛碑》和“义门牌坊”等遗迹。深深感受到,繁衍于巴东县及武陵山区的田氏家族根深叶茂,姓氏文化底蕴深厚,是探讨研究土家族文化和姓氏文化的宝贵土壤。</p> <p class="ql-block">作为《善化田氏族谱新编》编委会顾问,我有幸参与了一些纂修族谱的策划和编辑工作。2019年,我先后两次带领家人子女或与族弟田华祚、田举祚等人一起,在田新华、田德顺的陪同下,参拜了《紫荆堂善化田氏总祠遗址》。在这些参拜活动中,我不仅讲述了家族的来龙去脉,还向后人传授了家训家规。站在“紫荆堂善化田氏总祠遗址”的石碑前,我心中充满了对先祖的敬意和对家族未来的期望。希望后人能够铭记祖先的教诲,传承家族的优良传统,让田氏家族的光辉历史得以延续。</p> <p class="ql-block">每一次的参拜,都让我对家族的历史有了更深的认识。我站在九代屋场的石碑旁,看着那刻着“遗址”字样的石碑,仿佛看到了先祖们在这片土地上的辛勤耕耘。我深知,这片土地不仅承载了田氏家族的记忆,更是土家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让更多的后人了解家族的历史,感受到那份深深的归属感和责任感。</p> <p class="ql-block">我与家人及子女们在《紫荆堂善化田氏总祠遗址》前合影留念。这一刻,不仅是对先祖的缅怀,更是对家族未来的期许。我们站在石碑前,背景是一片树木茂盛的地方,仿佛先祖们正注视着我们,为家族的传承感到欣慰。</p> <p class="ql-block">我与族弟田华祚、田举祚,姪子田建国等,在田德顺的陪同下,在祠堂遗址前留影。七位男性站在一块刻着“紫荆堂善化田氏总祠遗址”的石碑前合影留念。我们的身影融入了这片土地的历史,成为家族记忆的一部分。</p> <p class="ql-block">在一次次的参拜中,我深刻体会到家族历史的厚重与深远。我站在一块写有“紫荆堂善化田氏总祠遗址”的石碑前,背景是一片树木茂盛的地方。这里不仅是家族的根,更是文化传承的象征。我衷心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让更多的后人了解家族的历史,感受到那份深深的归属感和责任感。</p> <p class="ql-block">在善化田氏家族第一代祖田玘公落业的龙桥坪“老村——田氏九代屋场”石碑前留影。站在这块石碑前,我仿佛能听到先祖们的故事在耳边回响,感受到他们在这片土地上的辛勤付出。每一次参拜,都让我更加坚定要将家族的历史传承下去的决心。</p> <p class="ql-block">善化田氏宗族的始祖田玘公落业于巴东,我们的根在巴东。我非常感谢和敬佩善化田氏老祠的宗亲们。是他们持之以恒地保护、挖掘、赓续、传承善化田氏宗族的祖脉和文化,孜孜不倦地保护、编纂善化田氏族谱,得以发扬光大。以田恒德、田从坤、田德普、田德顺爷孙三代的护谱使者为代表的一大批巴东田氏宗亲的仁人志士,诸如田敏,田新华,田恒岳,田祚海,田世仲,田高勇,田兵,田祚辛,田卫东……等等,是他们组织和编修了浩瀚的田氏族谱,发掘和保护修缮了田氏家族祠堂等一大批遗址文物,并纳入县级文物保护。我五次参拜善化田氏老祠遗迹遗址,不仅得到了他们的盛情款待,在食宿、交通等方面提供方便,而且全程陪同、讲解,提供资料。在此,我再一次向巴东老祠的宗亲们表示衷心感谢,谢谢你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