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老师胡谝《煤油灯》

雅玉军

<p class="ql-block">  艾青说: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的深沉”。每次回家都要到从小长大的老院子看看。杂草纵生无处落脚的院子、历经雨水冲刷原本光滑平整的崖面子、人走窑空略有坍塌的窑洞……,这熟悉的一切都增添了我对家的那种丝丝眷恋与不舍。尤其是窑洞炕上的那盏煤油灯,就仿佛是一本泛黄的旧日历,轻轻一翻开,那些往昔岁月的回忆就一股脑儿地涌了出来。</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小时候,最怕太阳落山,大山里漆黑一片,各种叫声彼此起伏,本就胆小的我就不敢出门了。所以日落天一擦黑,本就采光不好而不太亮堂的窑洞就伸手不见五指。为了节省煤油等外面看不见东西才钻进窑洞摸索着小心翼翼的把煤油灯找出来,随着火柴头在火柴盒上“嗤”地一滑拉,用火柴把灯芯一点,昏黄的光晕散开了,随之而来一股淡淡的煤油味儿就冒了出来,这味儿不但有家的味道而且还挺有安全感的。那灯光很弱,无法和现在的各种节能灯、日光灯相比拟,可在我眼里,却比什么都亮堂。为了照的一点点光,大家都往煤油灯跟前凑,一家人围坐在一起,那场面现在想起来都暖烘烘的。</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直到现在老家还传承一句俗语就是“白天游四方,晚上借油补裤裆”,原意是表达一个人很懒的意思,但也是对那个年代的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小时候虽然没有兄弟三个轮流穿一条裤出门,也是生活在贫穷与特困之间徘徊,穿的衣服都是缝缝补补的,白天贪玩把本就破烂的衣服弄的五马分尸,老妈只能晚上在煤油灯下再给我们缝补。当然记忆最深的还是老妈在煤油灯下纳鞋底的情景,白天忙的干农活,晚上等全家人吃饱喝足都躺在炕上享受着微烫的土炕时,老妈才开始在煤油灯下为我们做穿在脚上打天下布鞋,那针脚在灯光下一上一下,那动作麻利得很。有时候我们也凑着微微灯光趴在炕桌上写写作业,很多时候都是我睡的迷迷糊糊的时候还看到老妈在昏暗的煤油灯下聚精会神的为我们缝缝补补的身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本来挺聪明的大哥,小学没有毕业就因为家里实在太困难就放弃了上学,为了填补家里早早去陕西那边跟亲戚打工了。我和弟弟都已上学,家里的一盏煤油灯不能满足一家用了,为了我和弟弟学习不和老妈做家务抢灯,我就亲自动手用小油漆桶子做了一个大点的煤油灯,装的煤油又多而且还比较亮,就是外形丑了点。这盏煤油灯陪我和弟弟度过了了初中生活,让我俩成功迈进了高中的大门。</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高中在离家较远的王洼镇,虽然早已通电但同学们每人还准备了一盏煤油灯,因为学校的晚上电是限时的,晚自习下了教室里灯自动就自动熄灭了,同学们学怡未尽就点上自己精心准备的心爱的煤油灯,在星星点点的忽闪忽闪的煤油灯下埋头苦干,虽说不是经常通宵达旦也是学到深夜了。最有意思的是第二天早上起来眼睛鼻子全是上色了的,鼻子用手指一扣全是黑块。当然在学校这是不允许的,大家都是背着老师偷偷学习的,听到查班的领导大家都鼓足腮帮子把灯吹灭蹲在桌子下面,等检查的老师走了再点着继续,因为这事校长发现了还训了大家几次,当然大部分值班领导对我们点灯学习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现在想起来也是满满的回忆,已深深刻在我们每一个煤油灯伙伴的心里。</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再后来,家里通了电,电灯一亮,煤油灯的光无法和电灯相比,煤油灯一下子就被打败了。电灯亮得白晃晃的把屋里照得清清楚楚,啥都看得明明白白。我一开始还挺不习惯,总觉得那冷冰冰的光,远没有煤油灯下那种暖乎乎的感觉。可架不住电灯方便啊,还省事儿,用起来也不像煤油灯那样得小心翼翼地添油、清理灯芯。于是乎,家里买不起台灯,我自己做了一盏台灯,那是在村里我估计也是高端大气上档次的第一灯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再后来,咱村家家户户都用上了电灯,我们也上了大学离开了那个从小长大的家,爸妈也随弟弟住进了县城离开了农村。小时用过的煤油灯就被搁置到墙角了。它就这么静静地待着,落了灰,也没人再去在意。可每当我一看到它,就忍不住想起那些煤油灯下度过的岁月,想起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的那些温馨瞬间,想起小时候在煤油灯下写作业时的天真模样。</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煤油灯走过的岁月,就像是岁月长河里的一颗明珠,虽已被后来的璀璨光芒所掩盖,但它在我心里,依旧有着不可替代的位置。每次想起那些煤油灯下的事儿,心里就暖烘烘的,就好像那盏煤油灯又重新亮了起来,把过去的美好都照亮了。在外拼搏这么多年,慢慢的发现,灯红酒绿下聚不拢的还是煤油灯下的那种亲情,因为煤油灯的一点点亮光,我们都为那点光聚焦了全家的幸福和对家乡美好的回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