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韵青风”无悔路---记秦腔宿将张延太先生

心欣楼主人

<p class="ql-block">秦腔老艺人张延太先生,今年已是88岁高龄,他从小当演员,演了一辈子的秦腔戏,他谦虚地说自己只是个普通的演员!但是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的从艺经历和戏剧人生和新中国的社会发展密切相关,既有艰难坎坷,也有光明快乐!回首往事,他无怨无悔!</p><p class="ql-block">先生九岁开始学戏,是父亲让他学的。当时,家里一共有七口人,父亲的收入少,但是父亲喜欢看戏,所以鼓励他学戏!他父亲是有名的大厨,曾在北京奉命做国宴,经常赴中南海为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人接待外宾做菜。每一次去中南海都是公家小轿车拉着窗帘带进去的。</p><p class="ql-block">先生出生于甘肃武威,当时父母在当地经营饭馆。九岁时,恰逢兰州北道路剧团在西宁招生,他因身体条件好被选上,之后,就去兰州学秦腔,文戏武戏都要学。当时的甘肃省秦剧团,后来变成甘肃省陇剧团。那时,中国各个地方都有他们的地方戏,如青海的平弦,陕西的道情等,很受群众喜欢。</p><p class="ql-block">兰州学戏期间,师从张明顺、郭华二位师傅,二人教授的是京剧里的功夫。</p><p class="ql-block">后来,又到西安易俗社,又向沈和宗、贾祥易、刘亲华等老师学习秦腔戏。</p><p class="ql-block">学戏三年后,十一岁时,回到青海,刚好他们东街有一个剧团,发现他有很好的基本功,就把他吸收进去,因此,他十一岁就加入了甘肃省实验秦剧团,开始了在当地唱戏,在西北五省乃至全国巡演的经历。当时的团长为马建翎四大金刚之一的李刚先生。</p><p class="ql-block">1951年,入团的第一年,他就去甘肃武威参加了土改,大概有半年时间。</p><p class="ql-block">1952年,随剧团前往甘肃天水,对在那里集结治疗的志愿军伤病员进行慰问演出。 他们演出的剧目有《白毛女》,《刘胡兰》,《十二把镰刀》等革命现代戏。</p><p class="ql-block">1958年,赴西安参加秦腔汇演,借此机会,去易俗社、戏曲研究院学习了《长征》《龙须沟》等新戏。</p><p class="ql-block">回青海后,从二十几岁起,张延太先生就服从组织安排开始当教练,承担了教授学徒的任务。当教练当了十几年,早晨6点到10点教学生练功,2点到4点给学生教授刀枪把子以及架子功等戏功。他对学生一视同仁,要求严格。虽然有的学生比较顽劣懒惰,但是他从来没有动手打过学徒。恨铁不成钢之余,他只好借酒消愁,学会了抽烟喝酒,婉转地释放压力情绪。</p><p class="ql-block">难能可贵的是,没当教练之前,他就给团里提出了一个条件:要保证自己能够继续演戏才做教练。团里答应了他的要求。此后,他一边当教练,一边继续演戏。他主演过的角色有:《大闹天宫》的美猴王,《卧薪尝胆》里的勾践,《彩楼配》里的薛平贵,《出五关》里的关羽,《铡美案》里的韩琦等等,深受观众好评。</p><p class="ql-block">一九九六年,五十八岁的他因年龄退休,但是,他很快又被剧团返聘回团继续演戏,宝刀不老的他,一直演到整整七十岁才离开他喜爱的舞台。《黄鹤楼》里的周瑜,《三岔口》的任堂会,《柴桑关》里的周瑜,《回荆州》里的赵云等都是他的拿手好戏。</p><p class="ql-block">张延太先生演戏,文戏武戏皆能。可他从来不说自己演戏的好到如何程度,而观众对他的表演非常佩服。从一件小事可以略见一斑:2025年4月24日,因在西安疗伤,八十八岁的张延太先生吃过晚饭在街边坐着休息,不料,却在此被一位八十二岁的崔姓戏迷认出来了,戏迷喜出望外,当即和他兴奋地聊了好久。第二天同一时刻,崔先生又过来在同一个地方见他,聊了半个多钟头还不过瘾,当晚,崔先生又想方设法找到酒店打听房间,又和张先生聊了一个多小时才尽兴离开。</p><p class="ql-block">谈起这一辈子演戏的感受,张先生说:演戏要有天赋,我就爱演戏,我就是爱演戏这个行道,到了现在,梦中也在演戏,睡觉也在唱戏!</p><p class="ql-block">他还说,演戏就要能吃苦。小时候家里贫穷,如果不努力学戏,不能忍、不吃苦就练不出来,成不了成功的演员!</p><p class="ql-block">老人家说:这一辈子我不后悔!老艺人的老话,我们干这一行是”拿人肉换猪肉”!我演戏就是个拼命三郎,不出力气不行!给观众演要人家好评,就得拿真本事感动观众,不能自吹自擂!</p><p class="ql-block">老人家说:演戏的时候,我就是剧中人,不是我张延太!舞台上演英雄,生活中要学英雄,对自己要求要严!</p><p class="ql-block">演了一辈子的秦胫戏,如今,尽管老人家因膝盖有伤行动大不如前,但他对秦腔的热爱依然丝毫不减!孙子结婚的时候,他即兴上台清唱,功夫不减当年,赢得满堂喝彩叫好声!</p><p class="ql-block">张延太先生出生在武威,学戏在兰州,工作在西宁,几乎一辈子都在青海以及西北各地演戏,秦腔的声韵,青海的风雨,伴随着他走过了极不平凡的戏剧岁月。在戏剧里,他演的大多数主角是英勇无畏的英雄,在生活里,他也是一个顽强乐观的智者!</p><p class="ql-block">张延太先生二十七岁时留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张延太先生部分剧照展示:</p> <p class="ql-block">《八一风暴》中饰演林彪</p> <p class="ql-block">《哭头》中饰演马超</p> <p class="ql-block">《火焰驹》中饰演李彦荣</p> <p class="ql-block">《反西凉》中饰演马超</p> <p class="ql-block">《夺锦楼》中饰演梅玉铿</p> <p class="ql-block">《三休樊梨花》饰演薛丁山</p> <p class="ql-block">《出五关》中饰演关羽</p> <p class="ql-block">受邀参加“西安草滩王家三兄弟秦腔艺术研讨会”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徒弟席旭凯着望恩师时合影</p> <p class="ql-block">徒弟徐乃平看望恩师时合影。</p> <p class="ql-block">周宏为张延太伯父所书“秦韵青风”,用书法作品表达对伯父的敬仰之情!</p> <p class="ql-block">长子(青海省拳击协会主席、拳击总教练)张刚和恩师(陕西省拳击界老前辈)佘聪林老师陪同张延太先生参观西安“于右任故居”</p> <p class="ql-block">粉丝戏迷崔先生街头喜见张延太先生</p> <p class="ql-block">粉丝戏迷夜晚宾馆房间再次拜访张延太先生</p> <p class="ql-block">张延太先生开心回忆往昔,笑谈戏剧与人生!</p> <p class="ql-block">张延太先生近照!</p><p class="ql-block">恭祝老人家健康长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