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泊尔十日游14:加德满都烧尸庙

曙目寸光

<p class="ql-block"><b>下午当地16:30回成都的航班,借去往机场顺路的机会,决定自费(1000尼币)去看看加德满都烧尸庙。</b></p> <p class="ql-block"><b>加德满都烧尸庙,正式名称为帕斯帕提纳神庙(Pashupatinath Temple),是尼泊尔最重要的印度教神庙之一,也是世界文化遗产。它始建于公元5世纪,供奉印度教三大主神之一的湿婆,是印度次大陆四大供奉湿婆的寺庙之一。</b></p> <p class="ql-block"><b>帕斯帕提纳神庙位于加德满都以东约5公里的巴格马蒂河畔,占地2.6平方公里。</b></p> <p class="ql-block"><b>进入橘红色的购验票大门,需经过一段百米左右的水泥路,路一侧均为本地人设的食品、纪念品、宗教用品等小杂摊位,过后如墨汁一样满是污物的巴格马蒂河来到面前。</b></p> <p class="ql-block"><b>河边脚下一侧台阶上零散散坐着一些失去亲人后进行祭奠的人,做的一些法式让我们外人莫名。而对岸就是6号烧尸台,看到逝者和一群围在周边送别的亲人们。烧尸仪式依次进行,空气中满是烟火味,并夹杂着些许尸焦的味道。</b></p> <p class="ql-block"><b>帕斯帕提纳神庙主体建筑是一个四边对称、双重檐斜坡大屋顶的尼泊尔式塔庙,周围环绕着许多小寺,形成“众星拱月”之势。其金色屋顶、银色房间和精美的木雕装饰使其显得典雅华丽。</b></p> <p class="ql-block"><b>帕斯帕提纳神庙外的巴格马蒂河畔有6座石造的火葬台,是尼泊尔印度教徒举行露天火葬的场所。1号台级别最高,6号台最低,以死者身份地位决定使用几号台。每天都有死者在此火化,骨灰随后被撒入巴格马蒂河,这条河被视为尼泊尔的圣河,地位类似于印度的恒河,下游汇入恒河。</b></p> <p class="ql-block"><b>火葬仪式是帕斯帕提纳神庙的一大特色,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看,但开放可参观拍照的也仅限于普通百姓使用的5号台和6号台。</b></p> <p class="ql-block"><b>神庙附近有许多苦行僧,他们蓄须蓄发、全身涂满炉灰和彩粉,带着象征湿婆神的三叉戟,靠施舍过活。这些苦行僧经常出没在火葬台对岸,有时会摆出修炼姿势供游客拍照,但需要先支付每人100~200的尼币,不付钱会阻挡拒绝,可想而知他们可不差钱。</b></p> <p class="ql-block"><b>没给钱时对待拍照的状态</b></p> <p class="ql-block"><b>付钱后拍照的态度</b></p> <p class="ql-block"><b>现场有几头近20岁左右的“神牛”,牠们常围绕烧尸台遛弯刷步,这对逝者和逝者家人或许都是非常期望的。</b></p> <p class="ql-block"><b>帕斯帕提纳神庙是尼泊尔受欢迎的旅游景点之一,但主殿只允许印度教徒进入,游客只能在外围参观。作为游客,在参观时需要注意尊重他们的宗教习俗,避免干扰正在进行的宗教仪式。</b></p> <p class="ql-block"><b>抬尸床板</b></p> <p class="ql-block"><b>帕斯帕提纳神庙不仅是一个宗教圣地,也是尼泊尔多元宗教文化的重要象征,展示了尼泊尔人对生死的独特态度。</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