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向往的革命圣地

转莲

<p class="ql-block">延安市,简称“延”,陕西省下辖地级市、省域副中心城市,位于陕西省北部,北连榆林,南接关中咸阳、铜川、渭南三市,东隔黄河与山西省临汾、吕梁市相望,西邻甘肃省庆阳市,全市总面积3.7万平方公里。截至2024年3月,延安市辖1市2区10县,总人口226.14万人。延安市方言是以山西太原为中心的“晋语”向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话”(属中原官话)过渡的过渡区方言。</p><p class="ql-block">延安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平均海拔1200米左右,属高原大陆性季风气候,北部属半干旱地区,南部属半湿润地区。商朝时期,延安隶属于方国鬼方之域。秦汉时,延安属上郡,郡治肤施。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改延安郡为延州总管府,领肤施、丰林、延川三县,管南平、北武、东夏三州。宋元祐四年(公元1089年),升延州为延安府。明、清两朝设置延安府。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延安地区属榆林道。1937年9月,中国共产党成立陕甘宁边区,10月,成立延安市政府。1949年5月,设陕北行政区。1950年5月,成立陕西省延安分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同年10月,改称陕西省人民政府延安专员公署。1972年,延安城区改称延安市。1996年11月,国务院批准撤销延安地区设立延安市,原延安市(县级)改称宝塔区,延安市辖1区12县。</p><p class="ql-block">2024年,延安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383.36亿元,比上年增长5.5%。</p> 路拍延安 杨家岭 <p class="ql-block">杨家岭革命旧址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城北杨家岭村,是中共中央1938年11月至1947年3月所在地。旧址整体坐东向西,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p><p class="ql-block">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此召开;党中央在延安期间,先后有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张闻天、王稼祥、彭德怀、陈云、李富春、杨尚昆、邓小平、王若飞、董必武、吴玉章、凯丰、王首道、王明等近20位领导人在此居住;毛泽东主席在此居住期间先后撰写了《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的作风》、《在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等43篇重要著作,领导了边区大生产运动和整风运动。1943年3月2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推选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主席和书记处书记,兼任中央党校校长。中央办公厅、中央组织部、中央机要局、中央财经委员会、中宣部、统战部、政策研究室、党务委员会、农村委员会、职工运动委员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妇女工作委员会、中央警卫团等20多个中央机关在此生活战斗10余年,他们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央集体领导下,指导全国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革命运动,杨家岭是党中央号召大生产运动的策源地,是延安整风运动的指导中心。1947年胡宗南轰炸延安城,这里的许多建筑遭到破坏,全国解放后陆续修复,直到1953年正式对外开放。</p><p class="ql-block">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免费对外开放。</p> 七大代表大会堂 中共中央办公厅旧址 <p class="ql-block">中共中央办公厅旧址</p><p class="ql-block">中央办公厅楼于1941年建成,其状如飞机,亦称“飞机楼”。一层的北翼为中央图书室,南翼为中灶饭厅,延安文艺座谈会在此召开;二层是任弼时、李富春、王首道等的办公室和会议室;三层是政治局会议室。</p><p class="ql-block">1942年5月2日至23日,中宣部在此主持召开了延安文艺座谈会,有近百名文艺工作者参加。毛泽东到会并作了重要讲话,解决了文艺工作者必须深入实际同群众相结延安市22等280系列根本问题。</p> 周恩来旧居 <p class="ql-block">周恩来旧居</p><p class="ql-block">1939年6月,周恩来由重庆回延安后住在这里。后因骑马意外受伤后前往苏联治疗。1940年3月返回延安,随后前往重庆,继续主持南方局的工作。1943年7月,再次离渝返延。当时,正值延安整风运动转入党的高级干部重新学习党的历史、总结历史经验的阶段,他在中央党校作了《关于党的六大的研究》的报告,系统地总结了中国革命的经验。参加了六届七中全会,被选为主席团成员,筹备召开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p> 朱德旧居 <p class="ql-block">朱德旧居</p><p class="ql-block">1940年5月,朱德由太行抗日前线返回延安后住在这里,协助毛泽东领导抗战,着重抓了边区的经济建设。他视察工厂,踏勘荒沟,提出了经济发展规划,写了《论发展边区的经济建设》等文章,指挥359旅开赴南泥湾执行“屯田政策”,使其成为“发展经济的前锋”。</p><p class="ql-block">1941年3月,由此移住王家坪。</p> 毛泽东旧居 <p class="ql-block">1938年11月,毛泽东由凤凰山麓移住这里。在此期间,领导了延安大生产运动和整风运动,制定了度过抗日难关的十大政策。写了《青年运动的方向》《纪念白求恩》《新民主主义论》《整顿党的作风》等著作。在接见中央党校学员时,指出延安窑洞里有马克思主义,强调了学习革命理论的重要性。为了克服物质困难,他以身作则,开荒种地,倡导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p><p class="ql-block">1943年10月,由此移住枣园。</p><p class="ql-block"><br></p> 刘少奇旧居 <p class="ql-block">1942年底,刘少奇由华中回到延安后住在这里,1943年3月,中央机构调整后,任书记处书记,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央组织委员会书记,兼中央研究局局长,并分工负责华中工作。他在七大会议上作了《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对统一全党的力量去争取抗战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发挥了巨大作用。</p><p class="ql-block">1943年10月,由此移住枣园。</p> 中共中央统战部旧址 <p class="ql-block">中共中央统战部成立于1939年1月,职责是负责调查和研究各党派、友军及少数民族的情况;具体研究国民党及其他党派与各地驻军政权对我党我军的态度,提出适当对策;指导对各党派、各友军的统一战线工作等。</p><p class="ql-block">1944年9月,中共中央决定成立城市工作部,主要任务是领导敌占区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1945年8月撤销统战部,工作划归城工部。1947年3月,城工部撤离延安。1948年9月在河北平山县改名统战部。1949年3月底,统战部迁往北平。</p><p class="ql-block">延安时期的中央统战部,设有友党科、友军科、非党干部科、社会统战科、总务科等。</p> 枣园 <p class="ql-block">枣园革命旧址位于延安城西北8公里处,占地面积80亩,是中共中央书记处1943年10月至1947年3月所在地。</p><p class="ql-block">1943年10月,中央书记处成员由杨家岭先后移住这里,继续领导了全党的整风运动和解放区的大生产运动,筹备了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实现了抗日民族战争向全国解放战争的历史转折,为粉碎国民党发动的“全面内战”作了充分准备。</p><p class="ql-block">1953年,枣园革命旧址开始修复,1959年正式对外开放。1961年3月4日,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一。</p> 任弼时旧居 周恩来旧居 <p class="ql-block">周恩来往返延安记录</p><p class="ql-block">1,1936年4月9日,周恩来与李克农从瓦密堡到达延安(肤施),当晚在城内教堂与张学良举行谈判,10日离开延安(肤施)返回瓦窑堡。</p><p class="ql-block">2.1936年12月17日,从还未解放的延安乘机去西安解决西安事变。1937年2月,返回延安向中共中央汇报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经过。</p><p class="ql-block">3.此次回延安,仅两三天就重赴西安,解决事变后出现的矛盾斗争,1937年4月2日返回延安,同中共中央协商起草国共“共同纲领草案”之事。</p><p class="ql-block">4.1937年4月25日,与张云逸等乘坐卡车准备赴庐山同国民党谈判,不料在劳山遭土匪袭击,返回到延安。26日,又携带“共同纲领草案”乘飞机离赴庐山同蒋谈判。</p><p class="ql-block">5.因蒋介石推翻杭州谈判许诺,6月18日回延安向中共中央汇报谈判情况,1937年7月4日,与秦邦宪、林伯渠等再次离延赴飞抵上海,同国民党代表谈判。</p><p class="ql-block">6.1937年7月28日,与秦邦宪、林伯渠等回抵延安,与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商议红军改编出动扰日之事。7月底,同秦邦宪离延赴云阳镇,出席抗日红军前政总指挥部召开的红军高级干部会议。8月6日,与朱德等到西安。</p><p class="ql-block">7.8月22日到洛川参加了政治局扩大会议,25日从洛川出发赴山西同阎锡山谈判。</p><p class="ql-block">81937年11月25日,应毛泽东电邀回延安迎接王明回国,29日,在延安机场迎接王明、康生、陈云等,参加了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会议。1937年12月13日,离开延安前往武汉同国民党进行谈判。</p><p class="ql-block">9.1938年2月下旬,与王明回到延安,出席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3月上旬又与王明去武汉。</p><p class="ql-block">10.1938年8月29日,与博古、徐特立、王明从武汉返回延安参加六届六中全会,9月10日到达延安,受到延安各界人士热烈欢迎,10月1日离延安赴武汉。</p><p class="ql-block">11.1939年6月18日由重庆返回延安。7月10日,骑马到中共中央党校作报告,途中因马惊坠地,右臂骨折。8月27日,与邓颖超、王稼祥、陈昌浩、李德飞抵兰州,准备赴苏联医治手臂。</p><p class="ql-block">12.1940年3月26日,同任弼时、蔡畅、陈琮英、陈郁、师哲、冈野进、阿里阿罕返回延安。5月9日乘车离延安赴重庆,主持南方局工作。</p><p class="ql-block">13.1940年7月27日飞回延安,带回国民党“中央提案”。8月25日从延安经兰州飞抵重庆。</p><p class="ql-block">14.1943年7月16日返回延安参加整风,受到毛泽东、朱德、刘少奇、任强时、叶剑英、张闻天等中央领导欢迎。</p><p class="ql-block">1944年11月10日与赫尔利同机飞抵重庆。</p><p class="ql-block">15.1944年12月7日,同董必武、包瑞德返回延安。出席中共中央六届七中全会。1945年1月24日离开延安飞抵重庆。</p><p class="ql-block">16.1945年2月16日飞返延安。出席中共中央六届七中主席团全会(扩大)。1945年8月28日,周恩来陪同毛泽东赴重庆谈判。</p><p class="ql-block">17.1945年10月11日,毛泽东回延安,周恩来继续留重庆谈判,11月25日返回延安,向中央写了《关于国共谈判》的书面报告。1945年11月16日,周恩来、董必武、叶剑英等飞抵重庆参加政治协商会议。</p><p class="ql-block">18.1946年1月27日,同陆定一等回到延安,向中共中央汇报政治协商会议情况及中共参加政府人选。1946年1月</p><p class="ql-block">29日,同陆定一等离延安飞抵重庆,参加政治协商会议闭幕式,同机的还有叶扬眉。31日,周恩来在闭幕式上致词。</p><p class="ql-block">19.1946年2月19日,飞返延安同中共中央商定关于邮政统一问题。21日飞抵重庆,和马歇尔会谈。</p><p class="ql-block">20.1946年3月4日,与军事小组飞返延安,毛泽东与马歇尔进行了交谈。3月5日,同军事小组离开延安飞抵武汉。</p><p class="ql-block">21.1946年3月21日,飞返延安,25日飞抵重庆,与张治中商讨东北问题。</p><p class="ql-block">22.1946年6月7日,与陆定一等回到延安,向中共中央汇报东北停战声明。6月9日,和李立三飞抵南京。</p><p class="ql-block">23.1946年11月19日,率中共代表团李维汉、邓颖超等十余人返回延安,在延安机场受到朱德等欢迎。1947年3月18日,与毛泽东、任强时等撤离延安,转战陕北,1948年3月东渡黄河,前往华北。</p><p class="ql-block">24.建国后,1973年6月9日,陪同越南党政代表团回到延安,看望了离别26年的延安父老乡亲,6月10日离开延安,上飞机前,给延安人民留言:“等你们把延安建设好了我再来。”遗憾的是,他再也没能回到延安。这是建国后仅有的一次重返延安。</p><p class="ql-block"><br></p> 张闻天旧居 <p class="ql-block">党中央进驻延安后,张闻天曾先后在凤凰山麓、兰家坪、</p><p class="ql-block">杨家岭居住。曾任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干部教育部部长、马列学院院长等职。延安整风运动中,他带领调查团赴陕北绥米地区和晋西北农村进行社会调查,写了一批很有价值的报告。在此居住期间,主要从事理论与政策研究工作,著有《中国革命纪事》等书。</p><p class="ql-block">1945年10月20日,由此去东北工作。</p> 毛泽东旧居 <p class="ql-block">1943年10月,毛泽东由杨家岭迁到这里。在此,继续领导了延安整风运动和大生产运动,主持召开了党的六届七中全会和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被选为中央委员会主席,写了《学习和时局》、《论联合政府》、《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等著作。抗战胜利后,为争取和平和民主,避免内战,亲赴重庆同蒋介石谈判,坚持原则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为实现又一次历史转折争得了主动权。</p><p class="ql-block">1945年12月,移住王家坪。</p> 朱德旧居 <p class="ql-block">1945年8月,朱德由王家坪迁到这里。在抗日斗争向国内解放战争转变的历史关头,他肩负中央军委副主席、解放军总司令的重任,协助毛泽东处理军机大事,签发了</p><p class="ql-block">《命令冈村宁次投降》等指示、命令。1947年元旦,发表《一九四七年十大任务》的广播词。院中有一石刻棋盘,工作之余常与工作人员对弈。年届六旬不觉老,被人们誉为“青年领袖”。</p><p class="ql-block">1947年3月12日,由此撤离延安。枣林沟会议后任中央工委副书记,前往华北地区。</p> 彭德怀旧居 <p class="ql-block">彭德怀是1943年9月从前线回到延安, 10月由杨家岭移住枣园。彭德怀在此居住期间,积极协助毛泽东、朱德等指挥华北战场,并根据中共中央的战略方针,代表中央军委起草了许多重要电文。1945年6月,在中共七大会上,被选举为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兼总参谋长。在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后,彭德怀与中央军委制定了保卫延安的战略部署,挫败了国民党突袭延安的阴谋,为粉碎国民党军队对陕甘宁边区的重点进攻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1947年3月2日,彭德怀为方便与毛泽东、朱德等研究部署党中央西北战争的作战方针,从枣园移住王家坪。</p> 刘少奇旧居 <p class="ql-block">1943年1月,刘少奇由杨家岭迁到这里。他协助毛泽东领导整风运动,参加了党的六届七中全会,为主席团成员。在“七大”,作了《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对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一毛泽东思想作了系统的阐述。毛泽东赴重庆谈判期间,他主持中央工作,根据时局变化,提出了“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为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发挥了重大作用。</p><p class="ql-block">1947年3月12日,撤离延安。枣林沟会议后,任中央工作委员会书记,前往华北地区。</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