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清晨,我驱车前往平遥县中都乡的杜村,这片古老的土地承载着千年的历史记忆。杜村位于平遥县与介休市的交界处,距离县城西南约8公里,是中都乡的南端。据说,唐代已有此村名,因有杜姓人居住而得名。一路上,我被这里的自然风光吸引,田野间点缀着枣树,村口的大门两侧立着两根柱子,上方悬挂着村名匾额,周围树木环绕,仿佛在欢迎远道而来的访客。</p> <p class="ql-block">走进杜村,我仿佛穿越了时光隧道,回到了那个烽火连天的年代。据文献记载,“先有杜村堡,后有平遥城”,杜村堡的建立早于平遥古城,曾是区域性军事和交通要地。村内保存的明代琉璃陶制品,如南神庙墙砖落款“平遥杜村大明万历年制”,印证了其悠久的制陶历史。我站在村口,看着紧闭的铁栅栏大门和茂盛但枝叶稀疏的树木,心中涌起一股历史的厚重感。</p> <p class="ql-block">杜村作为中都故城的一部分,至今仍保留着古堡遗址和夯土堡墙。村内街巷格局规整,传统建筑文化浓厚。沿着蜿蜒的乡村小路前行,我看到路边种满了树木,电线杆整齐排列,道路两侧房屋错落有致。远处一座建筑顶部装饰华丽,让我忍不住驻足欣赏。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仿佛在诉说着千年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杜村的东堡门是进入村庄的重要通道,我站在古老的城门拱桥结构前,感受着岁月的洗礼。城门表面略显斑驳,但依然坚固耐用,两侧墙壁上悬挂了几面小旗帜作为点缀。远处隐约可见一些房屋轮廓以及电线杆等设施,仿佛在提醒我,这里不仅是一个历史遗迹,也是一个充满生活气息的村庄。</p> <p class="ql-block">南堡门是杜村的另一道城门,我走到这里时,发现它由砖石砌成,小拱门矗立于道路中央,两侧墙壁整齐排列,顶部呈半圆形结构,显得古朴而坚固。我站在门前,想象着当年的繁华景象,心中感慨万千。</p> <p class="ql-block">北堡门是杜村保存较为完整的城门之一,我来到这里时,看到古老的砖砌拱门矗立于乡村小路旁,周围散落着一些木板和石块。远处隐约可见一辆白色汽车驶过,天空阴沉,树木稀疏,地面上铺满了泥土与碎石。我站在城门前,感受着历史的沧桑与变迁。</p> <p class="ql-block">杜村关公庙是平遥县文物保护单位,具有显著的历史文化价值。我走进关公庙时,发现它正在维修加固过程中,周围搭满了脚手架并覆盖绿色防尘网以保护结构安全与美观性。建筑物表面斑驳陆离显示出岁月痕迹,顶部装饰雕刻精美而复杂。我站在庙前,感受到这里浓厚的宗教氛围和深厚的文化底蕴。</p> <p class="ql-block">村东南的小古堡是杜村的一大特色,我来到这里时,看到一片开阔的土地被耕作过的痕迹所覆盖,地面上整齐排列出一道道平行线条状图案,背景中的低矮围墙似乎围合了一个小院落区域,并延伸至远方消失于视线尽头处。我走进小古堡,发现其外观古朴而精致,内部建筑接连不断,彰显了屋主曾经的富有和腾达,承载厚重的历史文化。</p> <p class="ql-block">杜村的古堡内街巷格局规整,建筑考究。我漫步在村中,看到一堵厚重的老城墙矗立在路边,墙体上布满了岁月留下的痕迹与斑驳的纹理,在阳光下泛出历史沉淀的气息。这里的每一座建筑,每一堵墙壁,都仿佛在诉说着千年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高家宅院是杜村的一处小巧精致的建筑,我走进这里时,发现墙壁由整齐排列的红褐色砖块砌成,门前有一级台阶通往门洞内。墙上挂着一块小牌匾,旁边电线杆上缠绕着树枝。树木生长茂盛但枝叶稀疏,天空阴沉无云。我站在宅院前,感受到这里浓厚的文化氛围和深厚的历史底蕴。</p> <p class="ql-block">杜村玉皇庙是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我来到这里时,看到一座古色古香的大门矗立于画面中央,两侧悬挂红色灯笼点缀其间,并贴有多面旗帜装饰其上。大门上方飞檐翘起,屋脊线条流畅而富有动感。背景中的大树郁郁葱葱,树叶繁密遮挡住了大部分蓝天白云,地面上停靠着一辆白色汽车。我站在庙前,感受到这里浓厚的宗教氛围和深厚的文化底蕴。</p> <p class="ql-block">双林寺是“一城两寺”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我来到这里时,看到其占地面积约为一万五千平方米,内分东西两大部分。双林寺坐北朝南,寺的外围是一圈高大的夯土包砖墙。寺内分东西两大部分,西部为庙院,有十座殿堂、三进院落。东部主要是禅院和经房。我走进双林寺,感受到这里浓厚的佛教氛围和深厚的文化底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