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化南华山野穿

键之缘

<p class="ql-block">  南华山生态走廊,位于怀玉山脉东部,地质结构以花岗岩为主,岩性坚硬,山势险峻,怪石奇峰连绵。它由3条大岗,2条深沟组成。主峰南华山海拔1166.2米,与山峦横亘的菜刀岗(海拔1114米)接壤,生态保护区内有山林22000余亩,除香果树、长序榆、红豆杉等多种珍惜树种外,还有百亩野枇杷,千亩红南木,千亩枫香树,千年梅树王,千年甜茶树王,成片梅树堪称江南一绝,甜茶具有止咳化痰之功能,且越泡越甜,堪称浙西一绝,万亩阔叶林也是开化县境内少有的,构成独特的风景线;漫山遍野的木本粮食树种:两槠(甜槠、绵槠)。三栗(板栗、锥栗、茅栗)、四栎(石栎、白栎、青冈栎),素有野生粮食仓库之称。优越的植物资源,既为飞禽走兽生存提供了丰足的食粮,又为各种动物栖息、繁衍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据霞光村已77岁的兰金成介绍,他从小至今,在山里看到的除老鹰、乌鸦、喜鹊、麻雀、八哥、兔子、黄麂、野猪等一般性的飞禽走兽外,还看到长尾雉、白鹇(山鸡)、勺鸡(竹鸡)和黑麂、金猫、山跳、小灵猫、黑熊(狗熊)、豹等珍稀禽兽。</p><p class="ql-block">1935年1月11日,中国工农红军十军团北上抗日先遣队在皖南几经转战进入开化,13日凌晨,先遣队经霞光村,从桃花坞、瓦里坑(即通称的大坞、小坞),登上南华山。红军路过霞光村时,官兵都是一把生米一撮盐地边走边吃。即使喝老百姓一碗开水,吃一碗苞芦粥,也都付钱。村里的李柏法、吴祖幸(均已故)还为红军带路。据悉,方志敏还在马栖坞山洞里住过一夜,途径的“红军洞”、“马栖坞”(即方志敏的马在这里栖息过),因此而得名。也因方志敏在程家村口五棵大树下开过会,而称“五将聚会”;五棵高大粗壮、枝繁叶茂的大树(四株香枫、一株檫树),村民则称“感情树”,一直不让人劈枝剔梢,更不准砍伐。</p><p class="ql-block">"雪压竹头低,低下欲沾泥;一轮红日起,依旧与天齐"。方志敏在攀登南华山时,看到指战员有的穿着草鞋,有的赤着脚,他感慨异常,抓过一根毛竹,摇掉竹上积雪,竹子更显苍翠挺拔,便吟了此诗。</p> <p class="ql-block">  2025年4月13日,乐享驴途户外群12驴友相邀同登南华山主峰。</p><p class="ql-block"> 8:30,大家到达起点琪琅山。琪琅山是一个陈氏聚居的村落,先祖自本县宋坑迁此落户,具体年代不详。村子沿溪谷两边条状分布,现有二十来户人家。</p> <p class="ql-block">  村头就是琪琅山野生石斛谷</p> <p class="ql-block">  石斛园里的高大树桩上,种植了一圈圈的石斛</p> <p class="ql-block">  石斛(Dendrobium nobile Lindl.),别名金钗石斛、金钗花、千年润等,是兰科(Orchidaceae )石斛属(Dendrobium)的植物。石斛茎直立,肉质状肥厚,稍扁的圆柱形。叶革质,长圆形。总状花序从具叶或落了叶的老茎中部以上部分发出,花瓣多少斜宽卵形,具绿色的蕊柱足,药帽紫红色,圆锥形。石斛果实为蒴果,呈长椭圆形或梨形,种子微小且多。花期4-5月。</p><p class="ql-block">石斛分布在中国、印度、尼泊尔等地1</p><p class="ql-block">,在中国主要分布在台湾、福建、湖南等亚热带地区。石斛性喜温暖湿润且较为阴凉的环境,常与苔藓植物伴生,适宜生长在山地林中树干上或山谷岩石上。</p><p class="ql-block">石斛是中药,可生津益胃,养阴清热。石斛的花朵数量多、花期长,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石斛的野外生存环境苛刻,以及被人为的过度采挖利用,导致石斛数量骤减。石斛分别被《中国植物红皮书》列为濒危植物、被《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列为易危等级、被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列为II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也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Ⅱ。</p> <p class="ql-block">  缘溪而行,绿意盎然,春光明媚,溪水淙淙,鱼翔浅底</p> <p class="ql-block">  荨麻叶龙头草(Meehania urticifolia (Miq.) Makino)是唇形科龙头草属的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p><p class="ql-block">它的植株高20-40厘米;叶片纸质,心脏形或卵状心脏形;小坚果卵状长圆形,被短柔毛;花期5-6月,果期6月。它主要分布于中国,日本,朝鲜,俄罗斯等地。生于混交林或针叶林林下苔藓中阴湿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檵木(拉丁学名:Loropetalum chinense (R. Br.) Oliv.)是金缕梅科、檵木属植物。灌木或小乔木,多分枝,小枝有星毛。叶柄长2-5毫米,有星毛;叶片先端尖锐,基部钝,不等侧。花3-8朵簇生,有短花梗,白色,比新叶先开放,或与嫩叶同时开放。蒴果卵圆形,长7-8毫米,宽6-7毫米。种子圆卵形,长4-5毫米,黑色,发亮。花期3-4月。</p><p class="ql-block">檵木分布于中国、日本及印度;在中国分布于中部、南部及西南各省。喜生于向阳的丘陵及山地,亦常出现马尾松林及杉林下,是1种常见的灌木,惟在北回归线以南,以北则未见它的踪迹。</p><p class="ql-block">檵木可供药用。叶用于止血,根及叶用于跌打损伤,有去瘀生新功效。</p> <p class="ql-block">  石壁上也种满了石斛</p> <p class="ql-block">  大蓟,中药名。为菊科植物蓟Cirsium japonicum Fisch. ex DC.的干燥地上部分。夏、秋二季花开时采割地上部分,除去杂质,晒干。</p><p class="ql-block">中国南北各地均有分布。主产于江苏、浙江、四川等地。</p><p class="ql-block">具有凉血止血,祛瘀消肿等功效,主治:衄血,吐血,尿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痈肿疮毒。</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过溪的木桥已经有点腐烂,而且非常湿滑,大家小心翼翼地轻轻挪动脚步前进,生怕一用劲木桥就会坍塌</p> <p class="ql-block">  血水草,中药名。为罂粟科植物血水草Eomecon chionantha Hance的全草。分布于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具有清热解毒,活血止痛,止血之功效。常用于目赤肿痛,咽喉疼痛,口腔溃疡,疔疮肿毒,毒蛇咬伤,癣疮,湿疹,跌打损伤,腰痛,咳血。</p> <p class="ql-block">  紫藤(Wisteria sinensis (Sims)Sweet)是豆科紫藤属落叶藤本植物。茎左旋;小叶纸质,卵状椭圆形或卵状披针形,小托叶刺毛状;花梗细,花冠紫色,基部有2枚柱状胼胝体;子房密被茸毛;种子呈褐色,扁圆形,具有光泽。花期4-5月,果期5-8月。 紫藤主要分布于河北以南黄河长江流域及陕西、河南、广西、贵州、云南等地。</p><p class="ql-block">紫藤对气候和土壤的适应性强,较耐寒,能耐水湿及瘠薄土壤,喜光,较耐阴,以向阳背风的地方栽培最适宜。</p><p class="ql-block">紫藤生长较快,寿命长,缠绕能力强,对其他植物有绞杀作用。</p><p class="ql-block">唐代诗人李白五言绝句《紫藤树》:“紫藤挂云木,花蔓宜阳春。密叶隐歌鸟,香风留美人。”紫藤作为观花绿荫藤本植物。初夏时紫穗悬垂,花繁而香,盛暑时则浓叶满架,一般应用于园林棚架、湖畔、池边、假山、石舫等处。紫藤对二氧化硫和硫化氢等有害气体有较强的抗性,对空气中的灰尘有吸附能力。</p> <p class="ql-block">  山路在溪谷里来回穿梭,不停跨越长满青苔的石头,大家走得有点儿战战兢兢</p> <p class="ql-block">  山势越来越陡</p> <p class="ql-block">  油麻藤(Mucuna sempervirens Hemsl.)是豆科、油麻藤属常绿木质藤本植物。它的藤茎可长达25米,其叶四季常青,色泽光亮,羽状复叶具3小叶;总状花序生于老茎,花大,下垂;花萼密被绒毛,花冠深紫色或紫红色;下垂花序上的花朵,盛开时形如成串的小雀。花期4-5月,果期8-10月。喜光,喜温暖湿润气候,主要分布于亚热带、温带地区。</p><p class="ql-block">其茎藤药用,有活血去瘀,舒筋活络之效;作为一种适应性强、生长快、绿化优良、观赏性较强的木质藤本植物,油麻藤还具有良好的生态防护功能。</p> <p class="ql-block">  经过一个山洼,林下有不少的野茶树已经新芽吐芳</p> <p class="ql-block">  一株枯树枝上木耳晶莹剔透</p> <p class="ql-block">  八角莲,又叫:金魁莲、旱八角,拉丁文名:Dysosma versipellis (Hance) M. Cheng ex Ying 属于小檗科、鬼臼属植物,花期为春末,花苞由两个叶柄交叉处生出,常常是数朵簇生,花苞下垂开出紫红色花朵,其特殊盾形掌状的叶片是认识它的标记,观察是否有花苞开出,可以观察是否有两片叶子。八角莲生育环境分布于海拔1000公尺至2500公尺,常见于阴湿的阔叶林间,是民间常用的中草药,入药能散风祛痰,消毒解肿,杀虫,有其特殊的解毒功效,可治蛇咬伤,现已被列为国家保护植物。</p> <p class="ql-block">  兔儿伞(学名:Syneilesis aconitifolia (Bunge) Maxim.)是菊科、兔儿伞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多年生草本,下部叶盾状圆形,叶柄无毛,余叶苞片状,披针形,无柄或具短柄;头状花序在茎端密集成复伞房状,具数枚线形小苞片;总苞筒状,总苞片长圆形;花冠淡粉白色;瘦果圆柱形;花期6-7月,果期8-10月。</p><p class="ql-block">《救荒本草》载:“每棵初生一茎,茎端生叶一层,有叶七八叶,每叶分作四叉,排生如伞盖状,故以为名。”</p><p class="ql-block">兔儿伞原产中国东北、华北、华中等地区,欧洲、亚洲也有分布。兔儿伞原生长在山坡荒地、林缘、路旁,喜温暖和有散射光照的气候环境,能耐寒冷,要求在疏松肥沃、富含腐殖质的沙壤土中生长。其繁殖方式主要采用播种繁殖。</p><p class="ql-block">兔儿伞性味辛,温,如肺。《本草纲目》载:“祛风湿,下痢,便血,疮,癣,肿毒。”可用于治疗外感风寒、腹泻、风虚牙肿,疥疮等症。</p><p class="ql-block">兔儿伞株型健美,茎干矮壮,花色秀丽,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观赏花卉。可以在露地的花坛、花园、花境或庭院栽培,也可以进行盆栽。</p> <p class="ql-block">  穿过野茶林上面的这片小树林就上了山脊线</p> <p class="ql-block">  南华山东侧的山脊线上,山峰起伏,上下坡都比较高(多五六十米以上,高的百余米),而且山势陡峭、灌木茂密,穿行期间不太轻松</p> <p class="ql-block">  林间各式杜鹃间杂期间,向阳而开,让你感受春光明媚</p> <p class="ql-block">  远方就是南华山主峰</p> <p class="ql-block">上了这个不下百米的高坡就登顶南华山主峰了,</p> <p class="ql-block">  带刺的覆盆子花也很漂亮</p><p class="ql-block"> 覆盆子(Rubus idaeus L.),落叶灌木,高1—2米;枝褐色或红褐色,幼时被绒毛状短柔毛,疏生皮刺。小叶3-7枚,长卵形或椭圆形,顶生小叶常卵形,有时浅裂,顶端短渐尖,基部圆形,顶生小叶基部近心形,上面无毛或疏生柔毛,下面密被灰白色绒毛,边缘有不规则粗锯齿或重锯齿;叶柄均被绒毛状短柔毛和稀疏小刺;托叶线形,具短柔毛。花生于侧枝顶端成短总状花序或少花腋生,总花梗和花梗均密被绒毛状短柔毛和疏密不等的针刺;苞片线形,具短柔毛;花萼外面密被绒毛状短柔毛和疏密不等的针刺;萼片卵状披针形,顶端尾尖,外面边缘具灰白色绒毛,在花果时均直立;花瓣匙形,被短柔毛或无毛,白色,基部有宽爪;花丝宽扁,长于花柱;花柱基部和子房密被灰白色绒毛。果实近球形,多汁液,直径1-1,4厘米,红色或橙黄色,密被短绒毛;核具洼孔。花期5—6月,果期8—9月。</p><p class="ql-block">果供食用,在欧洲久经栽培,有多数栽培品种作水果用;又可入药,有明目、补肾作用。</p> <p class="ql-block">  透过高坡上密林间隙,回头望去,那逶迤的山脊线就是我们刚刚走过的路线</p> <p class="ql-block">  下午一点大家全部登顶海拔1166米的南华山主峰,耗时4个半小时,比参考轨迹的耗时快了一个小时</p> <p class="ql-block">  山头上测量标志四周都是一人多高的灌木,阻挡了视线,未能感受一下在顶峰环顾四周、一览无余的赶脚</p> <p class="ql-block">  在山顶休息片刻后,大家继续赶路</p> <p class="ql-block">  登上下午唯一经过的一个山峰-凉帽尖</p> <p class="ql-block">  凉帽尖上回望南华山</p> <p class="ql-block">  凉帽尖往下降百余米海拔,就走上了山路,这条山路就是我们在上南华山主峰前那个垭口看到的那条,它连接着山两边王畈和杨林乌龟垄</p> <p class="ql-block">  海拔840余米的一处土墙屋里,供奉着地藏菩萨,据说以前这里香火很旺的</p> <p class="ql-block">  中华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 Planch.)别名羊桃藤、阳桃、羊桃等,是猕猴桃科猕猴桃属的大型落叶藤本植物。中华猕猴桃幼枝被毛,老时秃净或留有断损残毛,隔年枝完全秃净无毛;叶纸质,倒阔卵形至倒卵形或阔卵形至近圆形,密被灰白色或淡褐色星状绒毛;聚伞花序,苞片小,花开放后,由白色变为淡黄色;浆果黄褐色,近球形、圆柱形、倒卵形或椭圆形;种子纵径2.5毫米。花期6-7月,果期8-9月。</p><p class="ql-block">中华猕猴桃原产于中国,在日本、法国等国家均有栽培;在中国,广泛分布于河南、陕西、广东等省区;其中,陕西是全国最大的猕猴桃产地。其生长在海拔200-600米的山林中,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寒性强;喜光,但适合在半荫环境下生长,属半阴性果树;喜肥;怕强风;为浅根性植物,既不耐旱也不耐涝;适合中性至微酸性的砂质土。</p><p class="ql-block">中华猕猴桃鲜果可生吃,还可加工成果酱、果干等食品。还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其叶片可作饲料;是优质的蜜源植物,且花中含芳香油,是浸提芳香油较好的工业原料;其种子含油可供食用;其藤蔓含有大量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可用于制作宣纸。其还被誉为“绿色金矿”,产值高,是山区退耕还林和农民脱贫致富的优选经济植物。</p><p class="ql-block">中华猕猴是良好的棚架植物,适合做花架、庭廊、护栏等的垂直绿化,多应用于公园、庭院小区中。中华猕猴桃的果、根、藤及枝叶均可入药,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其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为二级保护植物。</p> <p class="ql-block">  紫泡桐花。</p><p class="ql-block"> 泡桐树,为玄参科(Scrophulariaceae)泡桐属(Paulownia)的树种。属于落叶乔木,初步统计中国共九个种和两个变种,除东北北部、内蒙古、新疆北部、西藏等地区外全国均有分布,栽培或野生,有些地区正在引种。白花泡桐在越南、老挝也有分布,有些种类已在世界各大洲许多国家引种栽培,主要用其木材。我国具有完整的泡桐属植物种群,这为选育良种,实现泡桐生产良种化提供了有利条件。泡桐树皮灰色、褐色或黑色。幼树树皮光滑但皮孔显著,大树逐渐纵裂,叶枝稀疏,树冠呈圆锥状或伞状,大多数树种属假二杈分枝顶芽越冬后枯萎。叶对生,叶大而长柄,随树龄增大叶面积逐渐变小,花序为聚伞圆锥形,花具柄,花萼肉质,倒圆锥状或钟状,花冠大,紫色或白色。果为蒴果,卵状或椭圆状,种子椭圆状,很小,数量多。</p> <p class="ql-block">  杨林镇就在眼前了</p> <p class="ql-block">  韩信草,也叫元帅草、将军草、偏头草、瘦黄芩、田基草、水黄芩等,学名叫半枝莲,是唇形科黄芩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蒋仪《药镜拾遗赋》最早有记载:“半支莲,解蛇伤之仙草。”它常生长在水田边、溪边或者是湿润草地上,植株不高,一般是20-50CM,但是却丛生的非常密集,花期也很长,颜色还非常的艳丽。蓝紫色的花生于茎及分枝的上部,每轮有花2朵,并生,集成顶生或腋生的偏一侧总状花序,看起来就像一把把的牙刷,又像一条可握在手里赶山的鞭子,所以又叫牙刷草、赶山鞭。其叶对生,花亦对生,又名并头草。</p><p class="ql-block">韩信草在我国的分布很广泛,主要集中在河北、山东、陕西南部和河南,另外在湖南、湖北、广西、广东和四川也有少量分布。全草入药,夏、秋二季茎叶茂盛时采挖,洗净,晒干。其味辛、苦,性寒,归肺、肝、肾经。具有清热解毒,化瘀利尿的功效。用于疔疮肿毒,咽喉肿痛,跌扑伤痛,水肿,黄疸,蛇虫咬伤等。半枝莲的应用历史悠久,其干、鲜品皆可入药。干品常用于治疗各类癌症以及肝病、胃病等,而鲜品在蛇虫咬伤、疔疮肿毒方面的疗效更佳。</p><p class="ql-block">相传,汉朝开国元勋大将军韩信幼年丧父,青年丧母,家境贫寒,靠卖鱼苦苦度日。一天,韩信在集市卖鱼时,被几个无赖打了一顿,卧床不起。邻居赵大妈送饭照料,并从田地里弄来一种草药,给他煎汤服用,没过几天,他就恢复了健康。后来,韩信入伍从军,成为战功显赫的将军,最后帮助刘邦打败了项羽,夺取了天下。韩信非常爱护士兵,每次战斗结束后,伤员都很多,他一面看望安慰,一面派人到田野里采集赵大妈给他治伤的那种草药。采回后,分到各营寨,用大锅熬汤让受伤的士兵喝,轻伤者三五天就好,重伤者十天半月痊愈,战士们都非常感激韩信。但是大家都不知道这种草叫什么名字,就连军医们也不知道。有人就建议,既然是韩信给发现的“神草”,就以他的名字命名吧,于是它就有了名字——韩信草,并且一直流传至今。</p> <p class="ql-block">  5点差一刻,大家全部安全到达终点~杨林镇乌龟垄。</p> <p class="ql-block">  徒步活动结束后,大家来到山底村参观了红十军团军政会议旧址</p> <p class="ql-block">  山底村的这栋房屋以及左边的空地上原来是一栋有两个天井的大房子,当年的军政会议就是在老房子里面召开的。</p><p class="ql-block"> 红十军团军政会议遗址,位于浙江省开化县杨林镇杨林村山底自然村,地处南华山山脚,依山傍水,交通便利。</p><p class="ql-block">  1935年1月7日,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红十军团)由皖南休宁县转战浙西,进入开化县西坑口,再折转向北,在开化的余家、汪家、大麦坞一带宿营,将指挥部设在余家祠堂。8日,红军又转入浙西的遂安县,9日再次进入皖南的歙县,遇敌阻拦后于当天返回遂安,在茶山一带宿营。</p><p class="ql-block">  1月9日晚,红十军团领导成员在遂安的茶山召开紧急会议。会议最后决定全军团南下,经化婺德苏区返回闽浙赣苏区休整。先遣队(红十军团)全军约4000人,于1月10日凌晨越过青岭再次进入开化县境。当天下午,红军前卫部队到达开化县齐溪大龙山村,发现国民党军二十一旅两个团,由南向北往大龙山而来,红军前进道路受阻,旋即组织力量迎战。</p><p class="ql-block">  先遣队撤出大龙山村后,不顾连续行军作战的疲惫,连夜急行军,沿青岭山脊向东转移,经遂安县的溪滩村、清风岭,沿乘风源口路过界头岗,于12日下午抵达杨林,这里的群众对方志敏和红军部队怀有深厚的感情。当地的共产党员、游击队员和村民们,纷纷走出村口迎接红军的到来,村民们把红军引到自己家,生起炭火,给战士们烤火取暖。许多人家拿出过年吃的年糕慰问红军战士。当地中共杨林支部还派人给方志敏送来10斤大米。红军当天宿在杨林,方志敏在山底村的一个农民家中召开军团军政会议,提出部队应立即开拔,向南前进。红军于13日由杨林出发进入南华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