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乌审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最南端,鄂尔多斯市西南部,地处毛乌素沙地腹部,与陕西省榆林市,靖边县毗邻,下辖6个苏木(镇),旗人民政府驻嘎鲁图镇,总面积1167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6.53万人。</p> <p class="ql-block">🔺🔺今天乘K7929次列车来到乌审旗站,乌审旗站是2020年1月10日开通至包头东的客运列车,结束了没有客运列车的历史。目前主要运行K7929次和K7930次列车。</p> <p class="ql-block">🔺🔺乌审旗博物馆位于嘎鲁图镇二马路,2012年11月经乌审旗机构编制委员会正式批准成立,总占地面积为2800平方米,是集乌审旗历史与文化的收藏、陈列及研究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由蒙古族器具展、萨拉乌苏遗址专题陈列展、马头琴展、蒙古族银器展、古生物化石展5个基本陈列展厅。</p> <p class="ql-block">🔺🔺这里可以直观了解蒙古包的结构和文化内涵,增强对蒙古族文化的认知,蒙古包作为蒙古族文化的象征,向人们展示蒙古族游牧生活方式和文化特色。</p> <p class="ql-block">🔺🔺这是蒙古包里的佛龛,是供奉佛像的地方,在佛教文化里,佛龛用于安置佛像以供信徒礼拜、祈福,牧民迁徒随身携带,一般摆在蒙古包的西北方向。</p> <p class="ql-block">🔺🔺这是蒙古族传统铠甲,为皮质或金属片缀合而成,饰有龙纹等图案,彰显威严与身份,兼具防护功能 ,弓与箭是蒙古族重要狩猎、作战工具,反映其精湛骑射技艺。</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中现有馆藏文物7100余件(套),其中国家一级文物2件,二级文物1件,三级文物6件。</p> <p class="ql-block">🔺🔺这个展厅展示蒙古族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各类器具,如马鞍、马具、刀具、餐具、头饰、服饰、面具等,反映蒙古族的生活方式和工艺水平。</p> <p class="ql-block">🔺🔺这里展示蒙古族银器,如银碗、银壶、银饰等,工艺精湛,造型精美,体现蒙古族的审美观念和文化特色。</p> <p class="ql-block">🔺🔺乌审旗新华书店成立于2007年6月29日,前身为内蒙古新华发行集团乌审旗新华书店,位于鄂尔多斯市乌审旗嘎鲁图镇达布察克路南东侧。</p> <p class="ql-block">🔺🔺在旗县看到如此规模的新华书店很少,书店积极参与各类文化活动,如世界读书日的“书香暖城 喜阅人生”全民阅读活动,不定期举办图书捐赠仪式、名家签名赠书活动等。</p> <p class="ql-block">🔺🔺书店营范围很广,涵盖图书、音像制品、电子播放器材、文化、体育用品、摄影器材、小百货、小家电、礼品销售,为了维持书店经营不得不这样做呀。</p> <p class="ql-block">🔺🔺文化创意产业园位于鸿沁东湖北区,园内设置民族特产区、有机杂粮区、民族服饰刺绣区、雕刻工艺区、古玩奇石区、书画区等,主要展销乌审旗及周边地区特色文化创意产品。</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乌审旗的“独贵龙”广场,“独贵龙”是蒙古语,意为“圆圈”,蒙古人参加独贵龙时聚集在一起常坐成圆圈讨论事情,在给官方呈送文件签名也呈圆形,这样做既体现成员之间人人平等,又不易暴露领导者。</p> <p class="ql-block">🔺🔺该塔位于乌审旗独贵龙广场内,初建于1958年,“文革”中被毁,1984年政府拨款重建,塔基座36平方米,塔高14.8米,主体建筑均以“独贵龙”圆形筑成,包括圆形塔座、两层琉璃瓦檐的圆形塔檐以及圆形塔锥。</p> <p class="ql-block">🔺🔺席尼喇嘛(1866-1929),原名乌力吉吉尔格勒,是内蒙古伊克昭盟乌审旗人,近代蒙古族著名民族民主革命家。</p> <p class="ql-block">🔺🔺席尼喇嘛纪念馆位于乌审旗嘎鲁图东北,是席尼喇嘛诞生地,为小四合院砖木结构建筑,坐北朝南,现辟为席尼喇嘛纪念馆,该馆三个陈列室分别陈列与席尼喇嘛和“独贵龙运动”有关的文物、文献、照片等。</p> <p class="ql-block">🔺🔺乌审旗牧区大寨博物馆位于乌审旗乌审召嘎查,始建于1972年,经2006年和2017年两次扩建,现占地面积1000多平米,其中展厅占660多平米,放映室占100多平米。</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生动展现了“改造沙漠,建设草原,奋发图强,艰苦奋斗”的牧区大寨精神和乌审各族儿女坚持接力治沙,一张蓝图绘到底的精神品质,体现了各民族共建家园的精神。</p> <p class="ql-block">🔺🔺这是馆内展出的当年农业学大寨的治沙人携带的水壶,水罐,饭盒等物品。</p> <p class="ql-block">🔺🔺馆内有300余件展品,完整保留了从50年代到80年代牧区大寨乌审召的历史档案资料,通过沙漠愚公,牧区大漠,关怀关注,绿色信念”四大模块,还原了治沙英雄们治理沙漠、建设草原、绿化家园的情景。</p> <p class="ql-block">🔺🔺萨网·彻長-皇台言(1604-1669),蒙古族伟大的历史学家,佛学和文学家,从三十岁开始直至五十九岁,整整用二十九年的时间撰写完成史学文献三大巨著之一的《蒙古源流》。</p> <p class="ql-block">🔺🔺1935年,陕北革命武装,陕北党组织在此建立了巴图湾乡苏维埃政府组织机构,同年巴图湾民兵组织设立检查站,2007年,巴图湾民兵检查站驻地旧址被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全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马头琴博物馆在乌审旗博物馆旁边,分为四个展厅,第一展厅讲述马头琴的前世今生,第二展厅介绍第一代、第二代传承人的经历,第三展厅展示当代演奏大师的足迹,第四展厅呈现蒙古族音乐走向辉煌的历程。</p> <p class="ql-block">🔺🔺马头琴博物馆陈列着130余件精美的马头琴、潮尔、四胡、三弦、雅托克、火不思等蒙古族乐器及相关艺术品。</p> <p class="ql-block">🔺🔺左边这把马头琴是世界上仅存的两把手工雕刻的三头马头琴,通体彩绘,十分精美,另一把现存于蒙古国国家博物馆,右边这把马头琴是大师色拉西用过的马头琴。</p> <p class="ql-block">🔺🔺这里主要展现马头琴艺术大师的辉煌成就,通过展示大师们的作品、演奏视频等,呈现马头琴艺术在现代的发展高度和艺术魅力。</p> <p class="ql-block">🔺🔺这里讲述马头琴的前世今生,展示从古老的马尾弦琴到现代马头琴的演变历程,呈现其在历史长河中的发展与文化积淀。</p> <p class="ql-block">🔺🔺马头琴上的马头,全是工匠手艺人手工雕刻出来的,雕工精细老道,栩栩如生,打磨的相当光滑润泽,它不但是一把琴,更是一件很有价值的工艺品。</p> <p class="ql-block">🔺🔺萨拉乌苏遗址博物馆陈列了上世纪20年代在萨拉乌苏遗址发现的河套人牙齿、头盖骨、股骨、胫骨等人类化石,以及34种哺乳动物化石,如披毛犀、普氏野马等。</p> <p class="ql-block">🔺🔺遗址博物馆展示了萨拉乌苏文化遗址相关内容,这里是中国乃至东亚地区首次发现人类化石和进行科学发掘的旧石器时代考古遗址,馆内有河套人化石及众多文物,见证了河套文化的悠久历史。</p> <p class="ql-block">🔺🔺这些披毛犀、河套大角鹿、王氏水牛等古动物化石,它们生活在距今10 - 5万年前,与“河套人”相伴相生,现在统称为“萨拉乌苏动物群”,目前发现的脊椎动物化石有47个种属,包含35种哺乳动物类和12种鸟类。</p> <p class="ql-block">🔺🔺河套人生活在距今约7万—14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处于“北京人”和“山顶洞人”之间。当时萨拉乌苏河湖沿岸水草丰茂,气候与现今相当或稍偏凉爽,兼有森林和草原,为河套人的生存提供了适宜条件。</p> <p class="ql-block">🔺🔺大约在6500万年前,恐龙灭绝后,哺乳动物开始逐渐繁荣,灵长类动物在进化中不断发展,经过长期的演化,灵长类动物逐渐分化出多个分支,在约2000万年前,出现了森林古猿,它们是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p> <p class="ql-block">🔺🔺1923年,法国学者德日进和桑志华在萨拉乌苏河流域考察,发现大量动物化石碎片、旧石器,20世纪40年代,众多学者持续研究,发现了更多人类化石、石器化石及哺乳动物和鸟类化石等。</p> <p class="ql-block">🔺🔺乌审召庙位于乌审召嘎查,距旗政府所在地嘎鲁图镇78公里,是鄂尔多斯四大召庙之一。</p> <p class="ql-block">🔺🔺庙内设有萨尼拉僧经学院、栋克尔拉僧历法院、珠德巴拉僧焚理院三所学术性机构,每年农历6月15日为庙会时间,经常举行查木跳鬼表演。</p> <p class="ql-block">🔺🔺庙内的佛塔结构造型独特,全世界仅存三处,佛塔多为覆钵式白塔,塔身洁白,造型优美,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宗教象征意义。</p> <p class="ql-block">🔺🔺蒙古包的装饰常采用具有民族特色的图案,如吉祥结、云纹、回纹等,这些图案多以刺绣、雕刻、绘画等形式呈现,寓意着吉祥、幸福和美好,展现了蒙古族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创造力。</p> <p class="ql-block">🔺🔺蒙古包的色彩搭配多以白色为主体,搭配蓝色、红色、黄色等鲜艳的色彩,其中白色象征着纯洁、善良和吉祥,是蒙古民族喜爱的颜色,其他色彩则用于装饰和点缀,使蒙古包更加美观大方。</p> <p class="ql-block">🔺🔺乌审召建于清康熙年间,现占地面积达40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达4300多平方米,共有大小庙宇24座,570间,大小塔203座,喇嘛住房195处。</p> <p class="ql-block">🔺🔺乾隆年间清廷御赐“钦定甘未尔庙”金匾,雍正十二年(1734)五代旗王热西斯仁督造大经殿之后,这成闻思、时轮,梵理三大学院,鼎盛之时飞檐错落,斗拱相连,信众云集。</p> <p class="ql-block">🔺🔺这处路碑为前来朝拜、参观的信徒和游客指明了方向,引导他们前往乌审召庙这一重要的佛教活动场所,是进入乌审召佛教圣地范围的一个重要标识,同时也提醒人们尊重和保护这一独特的宗教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这里曾经遭受文革浩劫惨烈,拨乱反正之后佛事渐复,于2004年各级政府、睿商智贾、社会各界及广大信众鼎力相助,集资800余万,由蒙明生古建公司精工施建,寺庙,宝塔悉数竣工,古刹凤凰涅盘,浴火重生。</p> <p class="ql-block">🔺🔺乌审美食种类很多,乌审枣饼和乌审酸奶饼是当地箸名的小吃,5个饼一斤,售价10元。</p> <p class="ql-block">🔺🔺乌审旗是一座烟火气很浓的城市,大街小巷的商店全部开着,而且商铺按种类集中在一条街上,旗里有6所中学11所小学,学校的大门很气派,第一中学,乌审中学的体育馆很漂亮,街上没有送外卖的,只看见一辆顺丰电三轮在送快递,药店不是很多,书店有好几个,搞修理的,卖机电五金的占人行道经营比较严重,职能部门应该管理一下,总之,乌审旗这个城市给人留下的印象还是很好的。</p><p class="ql-block"> 写于东方斓郡</p><p class="ql-block"> 2005.4.27</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