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残志不残,自编自导拍摄微电影《走近萧红》

月上君子2

<p class="ql-block">文/图:张月君(月上君子)</p><p class="ql-block">个人简介:双腿三级残疾,自幼爱好文学 ,喜欢写散文随笔。退休后学习摄影,喜欢用镜头和文笔记录生活。绥化日报曾多次报道过:《给我一个作家梦,还你一部微电影》</p><p class="ql-block"> 退休后,自编自导拍摄了三部电影《走进萧红》,《走进昭君》,《追赶太阳的女人》,音画纪录片《我的父亲》《我的母亲》等影视作品,在腾讯视频,优酷视频,绥化日报,绥化晚报,君子影视平台,等媒体发表。</p><p class="ql-block">自己成立了君子影视文化传媒</p><p class="ql-block">君子影视工作室</p> <p class="ql-block">叙事散文:《走近萧红》</p><p class="ql-block">作者:张月君</p><p class="ql-block"> 我是一名双腿更换人工关节三等残疾的摄影师,我克服着常人无法想象的行动困难,退休后学习了摄影,我要用相机,记录家乡的故事。在光影纷呈的时代,我带着对著名女作家萧红的敬仰,来到了呼兰河畔,来到萧红的故居。</p><p class="ql-block"> 萧红的故居,庭院深深,院子中央,伫立着萧红的雕像,她,白衣素裙,沉静安祥,拿着一本厚厚的书,略有沉思地坐在高台之上。</p><p class="ql-block"> 时光,总是催人老,可对于萧红而言,生命,永远定格在属于她的那个黄金时代。 </p><p class="ql-block"> 随着快门的咔哒声,我记录下她那纯洁高尚的神态,我也试图走近这位被誉为“文学洛神”的传奇女作家。</p><p class="ql-block">“这边树叶绿了,那边清溪唱着----,姑娘啊!春天到了----。”</p><p class="ql-block"> “去年在北平,正是吃青杏的时候,今年我的命运,比青杏还酸!” </p><p class="ql-block"> 我时常在想,能写出此等诗句的女子,有着怎样的成长经历?带着这样的疑问,我走进萧红故居的东厢房。</p><p class="ql-block"> 东厢房的炕上,有一只摇篮,这里,是萧红初做文学梦的地方。我多想走进你的童年,读懂你……</p><p class="ql-block"> 带着一份凝重,带着一份心酸,我脚步轻轻地走向萧红住过的故居。 </p><p class="ql-block"> 萧红的故居,是一栋古色古香、青砖青瓦的老屋。萧红的屋子里,北侧墙角边,摆着一个梳妆台,萧红曾在这里梳妆,那盏马灯的柔光,曾照亮她沉静而倔强的脸------</p><p class="ql-block"> 南面,有个火炕,炕梢放着一个柜子,里面整整齐齐地放着几床兰花、绸缎的被子。炕边摆着个炕桌。和一个小火盆,北方寒冷的冬天,萧红就是守着这个火盆,听祖父教她读诗书…… </p><p class="ql-block"> 屋子的后花园,杂草丛生,中间的空地,有一尊萧红和祖父的雕像,看着童年的萧红与祖父嬉戏的情景,多么温暖,多么幸福!空气中弥漫着自由。</p><p class="ql-block"> 萧红的童年,是在祖父的关爱和读诗中渡过的,在那个重男轻女的地主家庭,萧红有祖父的呵护,许是幸福的,祖父的爱,是她童年快乐的源泉。 </p><p class="ql-block"> 看着祖孙俩的雕像,想起萧红遭到父亲责罚时,祖父悄悄的对她说的话:“快快长吧!长大…就好了。”……心中的情感,充满着泪花。 </p><p class="ql-block"> 故居的后院,有个马棚,还挂着一盏马灯,少年的萧红,曾在这马灯下读书。那棵高高的大榆树下,有个石碾子,萧红也曾坐在那里读书。</p><p class="ql-block"> 通往后花园,有条林荫小路,路的尽头,有个后院小门。当年的萧红,许是顺着这条林荫小路,走出了后门,毅然决然地逃离了这个封建腐朽的地主家庭,去追寻她心中的作家梦吧? </p><p class="ql-block"> 坐在故居房前的石桌旁,翻看这本【呼兰河传】,我看到了萧红的人生……她是一个才华横溢,勇于追梦的女作家,她的人生坎坷悲伤,却又自由奔放。</p><p class="ql-block"> 望着萧红的故居,想起她书中的话;“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了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都有无限的本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p><p class="ql-block"> 萧红,一个与才情和坎坷相系的名字,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勇敢女子,在短暂31年的生命里。行走出不一般的轨迹,在30年代封建社会统制下的中国,一个年轻的女作家,创作出了[呼兰河传]、[生死场]、[小城三月]、等传世的名著。</p><p class="ql-block"> 站在萧红的雕像前,再一次举起相机,拍下萧红洁白的衣裙,和她一生的爱,这种爱,永远与我们同在;这种洁'白,根植了作家那美丽的塑像,犹如一块完美的玉,在庭院花坛中伸展开来… 她手中那本厚厚的书,在这静静的庭院里、在意念中、倘佯着我对作家无限的缅怀与思念。</p><p class="ql-block"> 萧红在《呼兰河传》中,用不平凡的文字,描写出一个平凡又普通的北方小镇。</p><p class="ql-block"> 著名作家茅盾先生,曾经这样评价【呼兰河传》:“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图画,一串凄婉的歌谣”。</p><p class="ql-block"> 文学巨匠鲁迅先生,也曾这样评价萧红的文字:“笔触独特…,力透纸背……”</p><p class="ql-block"> 怀着一份忧伤、一份敬意,我徘徊在饱经岁月沧桑的萧红故居大院里的每一条小径上,让我切身感受着深藏其中的萧红往事; </p><p class="ql-block"> 萧红,用生命写完她最后重重的一笔;“我将与蓝天碧水永处,留下那半部【红楼】,给别人写------”</p><p class="ql-block"> 我忽然觉悟:萧红还在,她就在这个给过她温暖,又让她无助的家;她就在这块生养她又孕育了她文学天才的黑土地上;她就在这温润内敛的呼兰河怀抱之中;她,就是守护呼兰河的“洛神”-</p><p class="ql-block"> 萧红虽去,香魂永存。</p><p class="ql-block"> 月上君子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我的君子影视团队,6名扮演不同时期萧红的演员</p> <p class="ql-block">拍摄结束时合影</p> <p class="ql-block">世界读书日朗诵《走近萧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