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行李准备完毕等待出发</h3> <h3>准时到达美兰机场</h3> <h3>晚点一个小时后达到九江机场</h3> <h3>“庐山天下悠”是这个城市的代名词</h3> <h3>红色旅游景点有它一定的特色,路灯杆<br>燃烧着火炬。</h3> <h3>美庐别墅怀人<br>美庐临峻岭,别墅映林泉。 <br>蒋宋曾 栖处,风云几变迁。 <br>昔年谋幄事,今日忆英贤。 <br>岁月留陈迹,名生世代传。</h3> <h3><br>美庐风云<br>一九零三英伦建,兰诺勋爵启新篇。 <br>长冲河畔藏佳处,巴莉转手岁月迁。 <br>一九三三蒋宋至,风水宝地入眼帘。 <br>美龄之名嵌其中,“美庐”二字始流传。 <br>军官训练计划定,围剿阴谋在此研。 <br>国共合作谈判地,抗战烽火起宏愿。</h3> <h3>马歇尔来调处忙,历史风云聚此间。 <br>四八蒋氏留题字,时局变幻心忧煎。 <br>五九毛公居于此, 制止凿字护史颜。 <br>宋庆龄至添佳话,沫若也曾留足。 <br>美庐静立看沧桑,往昔故事永流传。 <br>历史一页常翻开, 风雨见证岁月弦。</h3> <h3>美庐别墅内景窗前风景美如画</h3> <h3>美庐别墅外景</h3> <h3>天主教堂</h3> <h3>别墅建造:该别墅建于1919 年,由美国人谢尔曼建造,是长冲建造较早、体量 较大的别墅。 重要历史事件:1946年,马歇尔作为美国总统特使,八上庐山进行国共两党和平谈判时,曾入住这 栋别墅。1961年中央工作会议期间,周恩来和邓颖超在此下 榻。 <br>五言诗<br>《庐山河西路442号》 <br>庐山青史载,别墅立河旁。 昔日和谈处,今留纪念堂。 恩来功绩伟,颖超志如钢。 岁月匆匆过,英名万古扬。</h3> <h3>周恩来纪念馆</h3> <h3>庐山会议I旧址历史背景<br>庐山会议旧址始建于1935年, <br>1937年竣工,原名庐山大礼堂,曾是蒋介石在庐山创办军官训练团的重要活动场所,也是当年国民党军官训练团、国民党军政要员重要会议的举办地。新中国成立后,这里成为中国共产党召开重要会议的地方。1959年、1961年、1970年, 中国共产党在此召开了三次重要会议,史称“庐山会议”,会议对新中国政治、经济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见证了时代的风云变幻与重大历史转折。</h3> <h3>赞庐山会议旧址<br>庐岳耸奇峰,礼堂彰伟踪。<br> 风云凝旧地,岁月刻新容。 <br>几度开宏议,经年忆赤忠。<br> 史篇留浩气,永续韵无穷。</h3> <h3>电影庐山恋拍摄取景地址</h3> <h3>品尝庐山瓦罐汤</h3> <h3>走在庐山风景区的小路上悠哉悠哉的回到酒店🏨</h3> <h3>山下如琴湖风景名胜区庐山如琴湖简介<br>庐山如琴湖,坐落于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市牯岭街的街心公园,是庐山风景区一颗璀璨的明珠。它建成于1961年,面.积约110000平方米, 蓄水量达1000000立方米左右。</h3> <h3>赞如琴湖<br>《赏如琴湖》》 <br>庐山藏秀水,<br>琴韵绕湖悠。<br> 花径诗香漫,<br>清波映翠丘。</h3> <h3>李白诗句大林路桃花<br>人间四月芳菲尽<br>山寺桃花始盛开<br>长恨春归无觅处,<br>不知转入此中来。接李白诗句<br>三月转到大林处,<br>寻觅此景雾中来。<br>只因早到一个月,<br>未见桃花始盛开。</h3> <h3>路牌明天去观赏庐山瀑布</h3> <h3>李白雕塑</h3> <h3>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干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便是他游历庐山时所作。当时李白怀着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之情,用夸张、想象的手法描绘出庐山瀑布的壮观景象,也从侧面反映了唐朝时期人们对自然美的欣赏和追求,以及文人雅士寄情山水、 追求 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和审美情趣。</h3> <h3>庐山瀑布索道检修停运只能放弃了!慢慢往上蹬在附近景点转转了。</h3> <h3>普同塔</h3> <h3>观瀑路</h3> <h3>龙潭</h3> <h3>庐山瀑布枯水期只看到一线天</h3> <h3>从山上往回返了</h3> <h3>白鹿洞书院:千年文脉的智慧殿堂<br>白鹿洞书院位于庐山五老峰南麓,始建于南唐开元四年(公元940年), 是中国四大书院之首,被誉为"海内书院第一"。书院占地3000亩,建筑面.积3800平方米,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庐山"世界文化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br>书院建筑群沿贯道溪自西向东串联式而筑,由书院门 楼、紫阳书院、白鹿书院、延宾馆等建筑群落组成。 建筑体均坐北朝南,为石木或砖木结构,屋顶均为人字形硬山顶,颇具清雅淡泊之气a。</h3> <h3>白鹿洞书院石雕白鹿</h3> <h3>状元泉</h3> <h3>白鹿洞书院</h3> <h3>离开庐山风景区驱车来到景德镇瓷都</h3> <h3><br>参观景德镇御窑遗址博物馆<br>咏景德镇<br>御窑遗址博物馆<br>御窑遗古韵, <br>瓷火 耀干年。 <br>土塑玲珑骨,<br>釉凝潋滟天。 <br>精工藏匠意,<br>珍品载坤乾。 <br>今立陶都馆,<br>文明续锦篇。</h3> <h3>御窑出土文物</h3> <h3>景德镇御窑遗址</h3> <h3>访景 德镇御窑遗址博物馆<br>高岭土凝珍,窑开岁月新。 龙缸彰妙艺,彩釉映奇神。 御址寻遗韵,瓷都念匠人。 干年烟火盛,瑰宝世间陈。</h3> <h3>陶阳里历史盛景<br>陶阳藏古韵,御窑忆华年。 <br>巷陌青石板, 檐牙黛瓦天。 <br>瓷光盈旧肆, 墨彩映新篇。 <br>文化源流远,风情醉客仙。</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