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 早起于珠海市米兰丽都公寓,家人于整座城市都还在沉睡,洗漱完后下楼转转,跨过公路就到了河边,几个夜钓鱼人,头戴着照明灯,收杆,甩杆不停的忙碌着,看了一会沿河岸步行自行车道溜达时 ,顺便扫一辆共享单车围着所住公寓骑了一圈大约五公里多路,回到公寓家人也起來了,收拾好行李去吃早餐然后打车到了珠海火车站,赶往中山市。珠海市的名称由来有两种说法。一说是因为产珠之海,简称珠海;另一说是因为珠海地处珠江口进入南海之处以及其146个大小岛屿像珍珠撒在大海里,因而得名。在古代,当地居民把唐家与伶仃洋之间海域称为“珠海”。广东行最终目标港,澳已游,也就开始返程回家了,珠海只是过路而以。车程27分钟就到达中山市,出站后打车先去了预订好的未央云舍,房间还没收拾好,也就是放下行李,先去游览。</span></p> <p class="ql-block"> 中山市,古称“香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广东省下辖地级市,位于广东省中南部。是珠三角中心城市之一、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珠江口西岸都市圈城市之一。重要的是这里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故里,是其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几千年封建社会的源点。放好行李下楼步行先去了孙中山纪念堂公园,这里的建筑风格极具特色,无论是飞檐翘角还是雕花木窗,都散发着浓厚的古典气息。在一处古典园林中,橙色琉璃瓦在阴沉天空下依旧熠熠生辉,石柱支撑起的门楼庄严而大气,还有对称排列的小亭子作为点缀,让整个场景更加和谐优美。很可惜的是纪念堂在维修并未开放,园内在此代娃遛弯的当地人讲“纪念堂都修了一年多了还没修好,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修好”,无奈只能在外面的院中转转,到时木棉花开的正艳,随后就到了街对面的中山市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中山市博物馆,这是一座兼具现代简约与地方特色的建筑。门口的花园被白色栅栏环绕,鲜艳的花卉为整体环境增添了勃勃生机。入内即见到一幅风起伶仃洋的壁画,馆内陈列自风起伶仃洋 远古到先秦就有先民生活与此考古发现,这里海浩无涯,岛屿星罗,曾经向海而生的先民,帆樯如林,轻舟万点,连通五洲四洋,南接澳门近五百年来东西方贸易,文化交汇之门户,蕴养着人杰地灵的香山。千百年来,人们向海要地,浮出万亩良田,先民多以鱼猎,制盐为生机,后以农耕为主要生机。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香山儿女,从伶仃洋走向了风云激荡的近代舞台。</p> <p class="ql-block"> 搏物馆内还有一个收音机博物馆也很有特色,中国收音机博物馆是中国首家收音机专题博物馆,馆址为中山市博物馆副楼,共分两层,许多展品你都能从中看到过去的时光 ,拿些小时候曾经用过,或看到过收音机,无生的述说着往事如烟的风。</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西山寺位于石岐西山(又称武峰,亦称第一峰),始建于明代,初为乡贤毛可珍读书之所,后改为寺院。位于中山市民族路北路口与孙文中路交界处沿石阶而上,经过第一峰和六棉古道,便到了西山寺。登石梯而上,一进正门,弥勒佛端坐在莲台上,笑迎天下香客游民。弥勒佛背面是韦驮菩萨,人称护法神。右边厢作客堂,左边厢是宿舍,钟楼和鼓楼在客堂和宿舍旁边。穿过约10米的天井是二进,正殿为大雄宝殿,右边为观音殿,左边依次是地藏殿和多宝塔殿(功德堂)。西山寺,多宝塔殿前几米(天井)是斋堂和伙房,观音殿前座为六祖殿,鼓楼。</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其中百年的木棉花开的正艳。树干基部常密生瘤刺以防止动物侵入。其花朵大而鲜艳,通常为红色或橙红色木棉花被誉为“英雄花”,因其花朵红艳似火,凋零时不褪色,象征着坚韧不屈的精神。它是广州市的市花,也被称为“攀枝花”或“红棉”,而四川省也有以此花命名的城市即“攀枝花市”。</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 寺内宁静祥和的景象,红色牌匾与金色龙形雕塑交相辉映,周围绿植环绕,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不远处的一座古塔巍然耸立,复杂的雕刻图案与金色宝顶彰显了其非凡的艺术价值。我们在庭院中漫步,偶遇几位身着传统服饰的游客,更添几分古韵。寺顶是中山县殉国烈士纪念碑:纪念讨伐龙济光战斗中牺牲的烈士,照壁上有孙中山的题字。</span></p> <p class="ql-block"> 游览完西山寺,打顺风车去了中山公园,公园位于中山市石岐区的烟墩山内,1946年由旅外华侨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而集资兴建,是一座集自然美景与历史韵味于一体的免费城市公园,据介绍最高处阜峰文塔,就是山上的一座七层八角的砖塔,又名烟墩花塔,是中山市新十景之一。该塔明朝万历三十六年兴建,经历了380多年沧桑。塔高24.5米,内有石级直登塔顶,可四周眺望,石岐城区风光尽收眼底。1983年,中山县石岐镇人民政府重修古塔,塔身增设灯饰,晚上华灯初上,更显灿烂辉煌。可惜的是我们到达时,时致中午在一家当地有点名气煲仔饭吃饭时,突遇极端天气,爆雨连连,气温骤降,天色下就暗了很多,店老板娘说你们也走了,可以在店里等等,避避雨。看着哗哗啦啦雨水我们也有点担心,大雨下了约一个小时吧,雨水渐渐小了许多,我和儿子拿了伞,换上了保暖衣服,沿着骑楼街道走到公园山门,沿着石梯上到了烟墩山环山步道口,就被园区工作人员栏阻,告诉我们“暴雨天气,山上树木容易折段打伤人,现在不能上山”,只好返回去逛公园山下的孙文历史文化街,街道两侧是典型的岭南地区骑楼建筑,</p> <p class="ql-block"> 街区上也因雨游人很少,主要是指孙文西路,古称迎恩街,东起悦来路口中山百货大楼,西至凤鸣路口。路两旁的低层建筑风格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欧式风格建筑与岭南骑楼建筑的混合,建筑学上称为“南洋风格建筑”,至今还保存着精湛木雕、灰塑、南洋骑楼等中西合璧建筑物,无论刮风、下雨、日晒,游人顾客均不受天气的影响。骑楼建筑往往几座或十余座毗连一起,形成参差错落的连续界面效果,外观统一。然后去了岐江河畔转转,这里是集合中山市商茂,休闲,文创为一体的街区其中又以岐江桥,孙文在天宇码头起成离开中山市(香山)为重要景观。</p> <p class="ql-block"> 岐江桥,是连接中国广东省中山市石岐区街道民权社区的桥梁,为广东全省唯一仍在使用的开合式铁桥。定时的开合时间,使得中山市的母亲河,即放便岐江的航运,又成为了新的旅游亮点,也是外出的中山市人记忆中的乡愁,天色已晚我们也不能等到看它开合的时景,返回民宿顺便在附近找了一家特色潮菜馆吃了晚饭,明天打道回府,结束了广东行。每一处景点都有其独特的意义,每一张照片都记录下了美好的瞬间。这是一场难忘的旅程,值得反复回味。</p> <p class="ql-block"> 中山市的第二天早上起来,收拾好行李,先去了吃早餐,极端天气还没结束当地是13度,查了一成都市天气也是13度,又换上冬装,饭后约好的顺风车也来了,车主是个女司机,一路上也很健谈,介绍许多中山市好玩的地方,以及港,澳人拉中山市买房的趣事。一路沿着高速,再次跨越珠江上的深中大桥,到达深圳机场 ,乘机回家在也没像出行时那样有争议了。</p><p class="ql-block"> 回想总伴着缕缕惆怅,哪管岁月激扬、世事通达,当你走过的世界 ,拍摄每一张照片,都成了美好的回忆,国泰民安,路顺皆能通达四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