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运城永乐宫20250427

hpds

<p class="ql-block">永乐宫简介</p><p class="ql-block"> 永乐宫,原名“大纯阳万寿宫”,为纪念八仙之一吕洞宾而修建,创建于元定宗二年(1247年),是我国目前现存最早、最大和保存最为完整的道教宫观,与北京白云观、陕西户县重阳宫被誉为我国道教三大祖庭。</p><p class="ql-block"> 永乐宫原建在芮城县西南20公里的永乐镇,50年代末国家修建三门峡水库,永乐宫处于淹没区内,经周恩来总理批示,国家水利部拨款220余万,从1957年至1966年,将永乐宫原物原貌搬迁至县城城北2公里的西周古魏国都遗址保存。</p><p class="ql-block"> 永乐宫的建筑规模宏大,建筑面积8000余平方米,在南北长1000米的中轴线上耸立着5座古建筑;山门、龙虎殿、无极殿、纯阳殿、重阳殿;西轴线为搬迁展、临摹室、吕公祠、王母殿;东轴线为石牌坊、真武庙、财神庙及吕祖墓。整个建筑布局鲜明,主次有序。</p><p class="ql-block"> 永乐宫现存元代壁画1005.68平方米,最为精彩的是无极殿内所绘的《朝元图》,是我国绘画史上的罕见巨制,在402平方米的画面上按对称美的形式排列,和谐自然,主次分明,表情通真,色调优雅;衣饰千变万化;场面波澜壮阔,气势宏伟,郑振铎先生称赞:“大规模的汉官威仪展示,大组织的入物面汇集”,纯阳殿、重阳殿是吕洞宾、王重阳修道、传道、济世度人的连环故事画。这些画集人物、山水、园林、宫殿、道观古刹、农舍、茶肆于一体,为我们研究唐、宋、金、元的社会生活提供了珍贵的资料。</p><p class="ql-block"> 由于殿内壁画只允许观看,禁止拍照。本篇文稿中的壁画图片均自网络上摘录,供大家分享,在此向原作者致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山门简介</p><p class="ql-block"> 为明永乐二十年(1422年)增补,面宽五间,进深两间,单檐悬山顶。稍间门楣上砖刻"道义之门”、“众妙之门”八字出自《易经》和《道德经》。“永乐宫”匾额为1963年郑林所题。郑林曾任山西省常务副省长、山西省政协主席,山西省书协第一届主席、第二届名誉主席。其书法古朴浑厚,风骨秀逸。书画大家董寿平称赞”吾晋傅山之后,惟郑林同志足当大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龙虎殿</p><p class="ql-block"> 龙虎殿又称无极门,为元代宫门,建于元至元三十一年(公元1294年),面宽五间,进深两间六椽,单檐庑殿顶,为元代典型官式建筑。屋脊两端各安高达2米的鸱吻一只,怒目蜷尾,雄猛威仪,造型奔放,是琉璃鸡吻中的精品。因殿身前槽东西两稍间原供奉有青龙、白虎两星君泥塑,故称龙虎殿。门额正中高悬“无极之门”榜书匾额,为元廷参知政事枢密副使商挺所书。殿内东西稍间绘有壁画80平方米,内容为神茶、郁垒、天丁、力士等神祇,回面虽有我损,唐宋工笔人物画的风格仍旧鲜明。</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无极殿</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无极股又名三清股。三清殿是主殿、也是永乐宫最重要的一座殿宇,因为供奉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和太清太上老君而得名。道家有“三清”为“无极至上”之说,所以也叫无极殿。</span></p><p class="ql-block"> 无极股冠于全宫之首,单檐庑股顶,为国内现存规制极高的元代宫廷式建筑。殿内保存迄今为止所知的中国古代最大人物壁画《朝元图》,总计429.56平方米,描绘道教290位天神地祗朝拜最高尊神元始天尊的盛大场景,完成于元泰定二年(公元1325年),集唐宋壁画艺术之大成,是我国寺观壁画发展到巅峰的杰作,也是十三世纪世界绘画史上极为重要的作品。</p><p class="ql-block"> 1963年《朝元图》摹本首次赴日本展出,引起国际震撼。2014年中法建交50周年文化交流,《朝元图》幕本被文化部确定为中国壁画代表作品,赴法国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展出,再次吸引世界瞩目,被誉为世界艺术瑰宝,东方画廊。</p><p class="ql-block"> 由于壁画只能观看,不能拍照,无法现场拍摄。以下壁画照片来自于网上。</p> <p class="ql-block">《朝元图》画的是各路神仙朝谒元始天尊的情形,壁画以8个帝后装束、身高达三米的主像为中心,分别是:南极、东极、紫微、勾陈、玉皇、后土、木公、西王母(金母);</p> <p class="ql-block">《朝元图》中的八大主像尺寸较大,并且作冕旒帝王装,都在构图的“C位”上。他们分别是:南极长生大帝、东极大帝、紫微大帝、勾陈大帝、玉皇大帝、后土娘娘、西王母、东王公。</p> <p class="ql-block">壁画以青龙、白虎两星君为先导,三十二天帝君为后卫,四周环绕金童、玉女、天丁、力士、雷公、电母、雨师、仙伯、元帅、将军、左辅、右弼、八卦星君、十二生肖、二十八星宿及龙、虎、蛇、猴诸神君等,共 286位神仙。</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妥妥滴大美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纯阳之殿</p><p class="ql-block"> 纯阳殿供奉的是全真教师祖吕洞宾,因为吕洞宾号“纯阳子”,所以殿宇以“纯阳”为名;重阳殿供奉的是全真派创教祖师王重阳和他的七位弟子,所以也叫“七真殿”。</p><p class="ql-block"> 纯阳殿,亦名混成殿,供奉全真教祖师吕洞宾。吕生于唐德宗贞元十四年(公元798年)四月十四日,祖居芮城县永乐镇,是唐末著名道学家、医学家、养生学家,内丹祖师。吕氏四代皆为唐朝名臣。吕洞宾一生遍游各地、悬壶济世、教化度人,元至大三年(公元1310年)被加封为“纯阳演正警化孚佑帝君”,庙宇遍及南北各地。殿中壁画以连环画的形式绘制了《纯阳帝君神游显化图》52幅,总计212.62平方米,完成于元至正十八年(公元1358年),壁画内容为研究我国宋、元社会生活以及吕祖生平传记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料。</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吕洞宾像</p> <p class="ql-block">重阳殿</p><p class="ql-block"> 又名袭明殿、七真殿,供奉全真教祖师王重阳。王重阳出生于北宋徽宗</p><p class="ql-block">政和二年(公元1112年),陕西咸阳大魏村人,金正隆四年(公元1159年)入陕西终南山“活死人墓”修行,创立全真教,师承吕洞宾,以清修为主,主张以“苦己利人、除情去欲、忍耻含垢、独全齐真、三教圆融”为教义,形成道教北派源流。殿中壁画以连环画形式绘制王重阳画传49幅,总计150平方米,壁画反映了宋、元的社会生活、历史风貌,具有很高的历史参考价值。</p><p class="ql-block"> 王重阳画传绘于大殿东西山墙、后檐墙东西两侧以及扇面墙背后,壁画内容为重阳祖师画传,主要描述了全真教创始人王重阳出生、求道、纳徒、仙逝及弟子将其归葬的故事。扇面墙背后是三清像。</p><p class="ql-block"> 永乐宫中的重阳殿壁画基本上继承了纯阳殿的表现方法,也是用49幅画面来描述王重阳一生的经历,破损较为严重,根据东壁画中洪武元年字样,可知壁画大致完成于明代,不属于元代绘画的范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吕公祠</p><p class="ql-block"> 吕公祠系吕祖家庙,唐末乡人慕其德,将吕家宅院改为祠堂,宋金时期易祠为观,现存建筑为清代嘉庆年间重修。祠堂为一处清式四合院,保存吕仙堂及东西耳房等建筑。</p><p class="ql-block"> 吕祖少习儒业,三举始中进士,后弃官从道,施医治病、您恶场善,为道歌“北五祖”之一。据道籍记载:“吕洞宾,名岩,道号纯阳子,唐贞元十四年(公元798年)出生于芮城县永乐镇招贤黑水竹爐。”于中条九峰山潜心修道,性命观修,宋金时被会真教尊为师祖,历代展受皇朝尊制,成为对后来道教发展影响最六的人物。</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中国传统文化中,以九来表示极多,有至高无上地位,九是个虚数,也是贵数,所以用来描述龙子。</p><p class="ql-block">赑屃:龙六子赑屃(bixi),样子似龟,喜欢负重,碑下龟是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照壁</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