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北京展览馆!看“如是莫高——敦煌艺术大展”<div> 万物有灵,的确引发了对千百年来敦煌艺术的极大兴趣,<br><div> 敦煌石窟寺壁画,552个洞窟,一千多年来,先人们用画笔留下了佛教史迹、经变、神话、供养人等各类题材的故事。尽管动物多作为衬托和故事配角,但在绘画中栩栩如生、饱含灵性。</div></div> <b> 狼,</b>莫高窟第249窟,西魏(535年―556年),南北朝时期由北魏分裂出来的地方王朝。 元宝炬在以宇文泰为首的诸臣支持下称帝,国号“魏”,后世称之为“西魏”。与高欢所掌控的东魏和南朝梁对立,建都长安(今陕西西安)。557年被北周取代,经历两代三帝,历时二十二年。 <p class="ql-block"> 敦煌壁画中的动物,是佛理与世俗交织的灵性载体。他们既穿梭于佛经故事,又游走于人间烟火。每一笔动物线条都是佛性的显化,每一片鳞羽都承载着众生平等的偈语。敦皇石窟以最柔软的方式诠释着众生平等——在佛与人的世界里,万物皆有位置,众生皆可成灵。</p> <b> 路途中的驴,</b>莫高窟第45窟,盛唐(705-786年)。唐指的是从开元元年到天宝十四年(713年—755年),史学上盛唐指的是从永徽元年到天宝十四年(650年—755年)。安史之乱是唐王朝由极盛走向衰落的标志。 <b> 文珠坐狮,</b>莫高窟第25窟,中唐(786-848年)。中唐为代宗大历初至文宗太和末(766-835),共六十九年。 <b> 奔虎</b>,莫高窟第249窟,西魏(535年―556年) <b> 颈部挂包的鹿</b>,莫高窟第395窟,五代(907年―960年)。唐天祐四年(907年),梁王朱温接受唐哀帝“禅让”,建立后梁,定都开封府,占有中国北方大部地区,五代开始。此后相继出现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四个朝代。这五个定都于中原地区的政权,被合称为“五代”。 <b> 负重的大象与骡子</b>,莫高窟第103窟,盛唐。 <b> 受惊的鹿</b>,莫高窟第285窟,西魏。 <b> 大鱼</b>,榆林窟第3窟,西夏(1036-1227),西夏(1038年—1227年,是中国历史上由党项人在中国西北部建立的朝代,自称“邦泥定国”或“大白高国” 。因其在西北,故称之为西夏。 前期和辽、北宋,后期与金朝、南宋并立。历经十帝,共189年。从881年李思恭任定难军节度使起,李氏政权共计346年。 <b> 鸳鸯</b> <b> 双鹤起舞</b> <b> 白鹅 </b> <b> 白鼠,</b>莫高窟第25窟,中唐(786-848年)。 <b> 奔牛,</b>莫高窟第249窟,西魏。 <b> 白虎,</b>莫高窟第428窟,北周(557年—581年),是中国历史上南北朝的北朝之一,由西魏权臣宇文泰奠定国基,由宇文觉在宇文护的拥立下正式建立。又称后周(五代以后鲜用,避免与郭威建立的周朝混淆)、宇文周。历五帝,共二十四年。 <b> 兔子,</b>莫高窟第285窟,西魏。 <b> 五龙腾云</b>,莫高窟第235窟,北宋(960-1127)。北宋(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传九位皇帝,享国167年。与南宋合称宋朝,又称两宋,因皇室姓赵,也称赵宋。 <b> 大蛇,</b>榆林窟第16窟,五代。 <b> 牵马图</b>,莫高窟第431窟,初唐(618-704年)。唐代开国至 唐玄宗 先天元年(618年——712年)。初唐时国力强盛,唐太宗时期国力逐渐复苏,击败强敌东突厥,唐太宗受尊“天可汗”,成就贞观之治。唐高宗时期击败西突厥、高句丽等强敌,建立永徽之治。唐高宗去世后,武后于690年建国周,即武周,女主政治达到高峰。直到705年唐中宗因神龙革命而复辟,唐朝得以恢复。 <p class="ql-block"><b> 哺乳的羊</b>,莫高窟第249窟,西魏。</p> <b> 猴子,</b>莫高窟第249窟,西魏。 <b> 斗鸡,</b>莫高窟第285窟,西魏。 <b> 图案下的犬</b>,莫高窟第85窟,晚唐,唐代开国至唐玄宗先天元年(618年——712年)。史学上是指从唐代开国到唐太宗贞观二十三年(618年——649年),是唐朝的建立与初步巩固时期。 <p class="ql-block"><b> 猪群</b>,莫高窟第249窟,西魏。</p> <b> 舞孔雀,</b>莫高窟第25窟,中唐。 <b> 廊下绿鹦鹉,</b>榆林窟第25窟,中唐。 <b> 千秋长命鸟</b>,莫高窟第249窟,西魏。一鸟生有人首,拖长尾,作展翅欲飞状。关于此形象,有两种说法:(1)根据《山海经》中所说:“自辉诸之山至于蔓渠之山,凡九山,一千六百七十里。其神皆人面而鸟身。”又,“自景山至琴鼓之山……其神状皆鸟身而人面。”与壁画所绘一致。(2)认为此形象为文康伎,为展翅歌舞的人面鸟形象,在西汉马王堆出土的帛画上有两只相对而立的人面鸟,河南邓县的画像砖上亦有此形象出现,其旁还有题记为“千秋万岁”。 <b> 翼马,</b>莫高窟第249窟,西魏。 <p class="ql-block"><b> 开明</b>,莫高窟第285窟,西魏。开明兽是古代中国神话传说中的神兽,出处是《山海经·海内西经》:“ 昆仑南渊深三百仞。 开明兽身大类虎而九首,皆人面,东向立昆仑上。”“海内昆仑之虚,在西北,帝之下都。昆仑之虚,方八百里,高万仞。上有木禾,长五寻,大五围。而有九井,以玉为槛。面有九门,门有开明兽守之,百神之所在。在八隅之岩,赤水之际,非仁羿莫能上冈之岩。” </p> <b> 飞廉</b>,莫高窟第285窟,西魏。飞廉,亦作蜚廉,是古代汉族神话传说中的神怪。文献称飞廉是鸟身鹿头或者鸟头鹿身。最早出现于《楚辞·离骚》:“前望舒使先驱兮,後飞廉使奔属。” <b> 朱雀,</b>莫高窟第285窟,西魏。朱雀,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天之四灵之一,源于远古星宿崇拜,是代表炎帝与南方七宿的南方之神,于八卦为离,于五行主火,象征四象中的老阳,四季中的夏季,同时也是天之南陆。 <b> 九色鹿,</b>莫高窟第257窟,北魏(386年—534年),南北朝时期北朝的第一王朝。也称“拓跋魏”“元魏”,鲜卑族拓跋氏所建,传12帝 <p class="ql-block"> 看完展览也有一些不理解,古人对动物的理解,宽容,友好,可能超越今天的你我,动物是大自然的一份子,与人类共生共荣,相依相存,古人已经意识到动物是人类的伙伴、朋友、一起前进的战友,今天的你我他(她),更应该珍惜大自然,爱护动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