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帕多西奇亚格莱梅露天博物馆:岩石上的千年史诗(五)

陆娱

格雷梅露天博物馆 <p class="ql-block">卡帕多西亚,真是个神奇的地方!它就像一本大自然的童话书,封面就是那片斑点岩层,特别吸引人。</p> <p class="ql-block">翻开这本书,你会发现里面有各种各样的岩石城堡、深深的岩洞,还有很久以前半隐居的人们留下的神秘洞穴遗迹。</p> <p class="ql-block">每个角落都像是童话世界里的场景,让人特别好奇,想要进去探险,好好感受那份神秘和奇妙。</p> <p class="ql-block">1985年,有位“跨界大师”横空出世,凭借独特的“月球脸”(奇特地貌)和“古老石窟秀”(悠久文化),成功拿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的“双料冠军”。</p> <p class="ql-block">你猜到它是什么地方了吗?</p> <p class="ql-block">这块立于格雷梅露天博物馆门前的标示牌,可不是普通的牌子,它是双世界遗产身份的象征呢!</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就像是一张闪亮的名片,告诉全世界:“嘿,看这里!这里可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双世界遗产的宝地哦!”</p> <p class="ql-block">格莱梅露天博物馆,那可是格雷梅国家公园里的“大明星”和“颜值担当”!</p> <p class="ql-block">要是你来卡帕多西亚,只能挑一个地方玩儿,那格雷梅露天博物馆绝对是你的不二之选!</p> <p class="ql-block">格雷梅这个名字挺逗,意思是“让你看不到”。</p> <p class="ql-block">但你绝对想不到,这地方藏着公元四世纪就开始挖的石窟!</p> <p class="ql-block">那时候,有些基督教徒为了躲避政治迫害,跑到卡帕多西亚,然后就在山体上动起了手脚,凿空山体建起了教堂。</p> <p class="ql-block">当年的古人真是聪明绝顶,这样既能藏身又能传教。</p> <p class="ql-block">更绝的是,教堂里面还画了色彩超炫的壁画,每一幅都美得让人窒息。这些石窟和壁画,简直就是历史和艺术的大宝藏啊!</p> <p class="ql-block">想象一下,你站在土耳其这个世界文化遗产里,四周都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加上人类的智慧结晶——石窟教堂、礼拜堂、修道院,应有尽有,简直就是一场视觉盛宴!</p> <p class="ql-block">一打开,哇塞,全是宝贝!</p> <p class="ql-block">这里有三十多个石窟教堂,大的像宫殿,小的像精灵屋,各有各的绝活儿,简直就是石窟界的“选美大赛”。</p> <p class="ql-block">它就像是个藏在石头里的艺术宝库,用一堆石窟教堂和五彩斑斓的壁画,成功勾起了全世界游客的好奇心。</p> <p class="ql-block">当你漫步在这些古老的教堂之间,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声在耳边低语:“嘿,快来看看我这儿的宝贝吧!"</p> <p class="ql-block">这些教堂啊,就像是历史的“自拍杆”,把卡帕多西亚的自然风光、古老故事和人文情怀一股脑儿地框了进去。</p> <p class="ql-block">而且啊,这些教堂的建造者们,简直就是古代的“隐形大师”,硬是把山体凿出了一个个艺术殿堂,让人不得不佩服他们的脑洞和手艺!</p> <p class="ql-block">格雷梅露天博物馆(Göreme Ören Yeri)的介绍牌 。</p> <p class="ql-block">露天博物馆参观行进图!</p> <p class="ql-block"> 咱们团帅酷的领队罗炜林</p> <p class="ql-block">咱们团的土耳其靓女导游莉莉</p> <p class="ql-block">在格雷梅露天博物馆,刚入园,团队老大姐就忙着拍照。</p> <p class="ql-block">踏入格雷梅露天博物馆,探索石窟教堂时,满心皆是敬畏与惊叹。</p> <p class="ql-block">那精巧的壁画、独特的石窟构造,似在诉说往昔,让人沉浸于历史的神秘魅力。</p> <p class="ql-block">🌼圣芭芭拉礼拜堂</p><p class="ql-block">导游带领我们首个探访的便是圣芭芭拉教堂!</p><p class="ql-block">这座教堂建于11世纪,有可能是拜占庭士兵开凿的。</p> <p class="ql-block">意大利著名画家帕尔米贾尼诺的《圣芭芭拉》油画</p><p class="ql-block">圣芭芭拉约218年生于土耳其伊兹密特富裕家庭,因信基督教被父亲迫害致死,传说其父遭雷击,她被视为避雷防火及炮兵、矿工守护圣人。</p> <p class="ql-block">圣芭芭拉礼拜堂St . Barbara Church </p><p class="ql-block">教堂内禁止摄影,仅能用文字描绘所见景象!</p> <p class="ql-block">正面半圆壁画:壁画中心是耶稣像,耶稣头顶光环,神情庄严。</p><p class="ql-block">旁边是圣母子画像,圣母温柔地抱着婴儿耶稣,眼神中充满爱意,婴儿耶稣则好奇地注视着前方。</p><p class="ql-block">北侧壁画:描绘的是圣西奥多画像,他身着铠甲,手持长剑,脚踏被斩杀的恶龙,展现出英勇无畏的形象。</p><p class="ql-block">南侧壁画:展示的是圣乔治骑着马的画像,圣乔治骑着一匹白马,手持长矛,正奋力刺杀一条恶龙,龙身扭曲挣扎,场面惊心动魄。</p><p class="ql-block">壁画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显得残破不堪。</p><p class="ql-block"> 网图~致谢</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校长教堂</p><p class="ql-block">第二个探访的是校长教堂</p><p class="ql-block">校长教堂名称来源无定论,一说曾属神学院,院长职权类似校长;另一说壁画含教育相关元素。</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校长教堂建于11世纪,十字形布局,含筒形拱顶、穹顶及后殿。教堂内绘有几何、神话动物、军事符号等主题红颜料壁画,兼具宗教与历史文化价值,是博物馆看点。</p> <p class="ql-block">🌼黑暗教堂</p><p class="ql-block">壁画保留最完整的教堂</p> <p class="ql-block">🌼黑暗教堂(Dark Church):光线的吝啬鬼,壁画的守护神。</p> <p class="ql-block">这座教堂,需额外购票方可探访,但其独特的魅力绝对值得你为之破费。</p> <p class="ql-block">格雷梅露天博物馆里,教堂壁画是最大看点。</p> <p class="ql-block">为保护格雷梅露天博物馆岩窟教堂内的珍贵圣经壁画,游客被禁止拍照。</p><p class="ql-block">下面使用的壁画皆来自网络!</p><p class="ql-block"> 致谢了🤝</p> <p class="ql-block">在描绘中世纪风貌的《圣经》画作里,最为完整且保存得极好的一幅,正安静地栖息于“黑暗教堂”(Karanlık Kilise)之中。</p> <p class="ql-block">这些画大多画于700多年前的12 - 13世纪,用的是“湿壁画”画法:先在潮湿的石灰墙上抹颜料,等墙干了,颜色就牢牢粘在墙上,不容易掉。</p> <p class="ql-block">壁画内容丰富多样,涵盖圣经故事、宗教教义阐释以及圣徒生平事迹等。</p> <p class="ql-block">早期因宗教禁忌,8 - 9世纪“破坏圣像运动”中,部分壁画遭损毁,人物脸部被刮或整幅毁坏。</p> <p class="ql-block">留存壁画以质朴笔触、绚丽色彩,展现技艺与信仰。</p> <p class="ql-block">这里的壁画以旧约圣经故事为主题,如《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基督诞生》和《最后的晚餐》等,色彩在暗淡的光线中得以完美保存。</p> <p class="ql-block">黑暗教堂,仅靠大门和几处微小的透气孔采光,室内光线昏暗,因此得名。</p><p class="ql-block">然而,正是这样的环境,为洞窟内的湿壁画创造了一个完美的保存条件——干燥且避光。让它们得以穿越时光,依然色彩斑斓、栩栩如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苹果教堂</p><p class="ql-block">继续前行,来到6号石窟,这个被大家亲切地称为苹果教堂的地方。</p><p class="ql-block">其名称的由来一说是附近曾生长着苹果树,另一说是因壁画中人物手持类似苹果的物品。</p> <p class="ql-block">步入苹果教堂,你还会发现里面藏着些白骨,让人一下就能感受到那个时代基督徒的不易。</p><p class="ql-block"> 苹果教堂的人骨残骸(网图~致谢)</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一踏入,就被那高高挺立的石柱所吸引,它们就像忠诚的守护神,默默守护着这片圣地。</p><p class="ql-block"> 网络图(致谢) 不让拍摄</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建于11世纪中期至12世纪初的苹果教堂,以其独特的赭红色线条和几何图形壁画而著称。这些壁画不仅展现了当时人们对上帝的崇敬之情,还巧妙地避开了基督教旧约中的偶像崇拜禁忌,以及伊斯兰教对人像的严格限制。</p><p class="ql-block"> 网络图(致谢)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在苹果教堂的壁画中,我们几乎看不到人像的存在。这并非是因为艺术家们的技艺不足,而是因为他们巧妙地运用了赭红色线条和几何图形,将圣经故事和宗教情感以抽象而富有深意的方式表达出来。这种表达方式不仅符合宗教规范,还赋予了壁画更深层次的内涵和美感。</p> <p class="ql-block">  🌸岩石教堂</p><p class="ql-block">格莱梅露天博物馆中最大的山体教堂是岩石教堂(或称为埃尔戈鲁教堂)。</p> <p class="ql-block">埃尔戈鲁教堂(El Gölü Church)是格雷梅露天博物馆的“岩石网红”。</p> <p class="ql-block">建于11世纪,名字自带地理梗——因挨着“深色湖泊”得名,仿佛给自己贴了个“湖边别墅”标签。</p> <p class="ql-block">埃尔戈鲁教堂由火山岩开凿成十字型,宛如中世纪“岩石立体拼图”。内部紧凑却藏壁画“彩蛋”,虽经岁月褪色,仍显拜占庭艺术气质,堪称卡帕多西亚的中世纪“岩石幽默日记”。</p> <p class="ql-block">  🌼伊拉尼教堂</p><p class="ql-block">伊拉尼教堂里藏着一幅超奇的画像,画的是个裸体白胡老翁,但胸部却是女性的!这可不是什么恶作剧,而是传说中的埃及圣女Onouphrios。</p><p class="ql-block">据说,这圣女美得惊天动地,结果老是被男人骚扰,害得她没法专心修道。于是,她天天向圣母祈祷,希望找个解决办法。嘿,你还别说,神迹真的出现了!她居然变成了半男半女的模样,这下看谁还敢骚扰!Onouphrios的这份虔诚,最后还让她成了圣人。这画像啊,简直就是对她传奇一生的艺术再现!</p> <p class="ql-block">然而,这些珍贵的壁画如今已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显得斑驳陆离,但仍不减其历史与艺术价值。</p> <p class="ql-block">🌼蛇教堂 Snake Church </p><p class="ql-block">蛇教堂的名字来源于其左边壁画上的那条蛇(或龙)形象。</p> <p class="ql-block">这条蛇在壁画中作为被圣徒们攻击的对象,象征着邪恶与黑暗。而圣徒们的英勇行为则代表着正义与光明。因此,蛇教堂这一名字既体现了壁画的主题内容,也寓意着正义战胜邪恶的美好愿望。</p> <p class="ql-block">🌼塞利梅修道院</p><p class="ql-block">它作为卡帕多细亚规模最大的洞穴修道院 ,雄踞于高处,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其具备绝佳的视野。</p> <p class="ql-block">站在此处,可依据建筑布局与目的,将四面八方的动静尽收眼底。</p><p class="ql-block">这里无疑是邂逅卡帕多西亚壮丽景致的理想之地,极目远眺,连绵的山峦、奇特的岩石地貌和广袤的大地构成的绝美画卷铺陈开来,令人心醉神迷,沉醉在大自然与历史交织的震撼美景中。</p> <p class="ql-block">🌼拖鞋教堂</p><p class="ql-block">这是教堂内因壁画中的人物穿着拖鞋而得名,教堂内不准拍照。</p> <p class="ql-block">🌼拖鞋教堂</p> <p class="ql-block">步入教堂,最吸睛的是墙壁上色彩斑驳的壁画。不同于传统宗教画的庄严肃穆,这里的圣经场景中,耶稣、圣徒甚至天使都脚踏拖鞋,或跪坐祈祷,或行进布道,仿佛把日常家居元素搬进了神圣叙事——比如《最后的晚餐》里,门徒们的拖鞋整齐“列席”,与桌上的饼和酒形成奇妙对比。</p> <p class="ql-block">《圣母与圣子》中,圣母脚下的红色拖鞋鲜艳夺目,宛如一抹穿越千年的生活烟火气。这些壁画虽因岁月侵蚀失去了部分色彩,线条却依然流畅,人物表情生动,衣褶纹路细腻,典型的拜占庭艺术风格中融入了卡帕多西亚地区的民间审美,堪称“神圣与世俗的跨界混搭”。</p> <p class="ql-block">参观完岩石教堂,格雷梅露天博物馆的这些教堂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它们外观朴素,内部空间有限,但若身处其中回望博物馆的石头丛林,便能让人联想到几千年前基督教士在艰难中坚守信仰,于石林峡谷间创建洞穴圣殿的场景,尽显文明的壮丽与沧桑。</p> <p class="ql-block">这一天的探索之旅,让我们深切领略到了格雷梅露天博物馆的无尽魅力。</p><p class="ql-block">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镌刻着历史的烙印,每一块岩石都仿佛在低语着往昔的传奇。</p><p class="ql-block">我们不仅珍藏了满载美好瞬间的记忆,更在心中种下了对这片古老土地深深的敬仰与眷恋。</p> <p class="ql-block">🌼推荐阅读书《揭开土耳其的面纱》</p><p class="ql-block">2005年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作者梁文洮</p><p class="ql-block">它能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土耳其及其丰富的历史文化。</p> <p class="ql-block">@美篇照片拍摄:福州的郑继红 张淑华 上海的阿秋老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