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喉鵐和田鵐归隐山林了,灰头鵐接踵而至

悠闲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 25, 25);"><i><u>  快到5月了,春天的气息愈发浓郁。开春后,公园里那些活泼的黄喉鵐和田鵐已经悄悄地进了山,它们的身影渐渐消失在我们的视线中。然而,大自然从不孤单,灰头鵐、黄眉鵐、白眉鵐的大军已经抵达丹东的大地上,成群结队地活跃在各个角落。今天,我特意来到公园里,记录下灰头鵐在林间草地上的活动影像,感受它们带来的生机与活力。</u></i></b></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25, 25, 25);">  鹀科(学名:Emberizidae)(鹀读音wú)有73属316种。小型鸣禽。一般主食植物种子。喙大多为圆锥形,与雀科相比较为细弱,上下喙边缘不紧密切合而微向内弯,因而切合线中略有缝隙;种类众多,在栖息地、食性、行为和羽饰上有各种各样的变异,有些种类为雌雄异色。分布在古北界的典型种类,体羽大多似麻雀,外侧尾羽有较多的白色。非繁殖期常集群活动,繁殖期在地面或灌丛内筑碗状巢,产卵4-6枚,一般由雌鸟孵化12-13天,雏期约等于孵化期。遍布全球。</i></p> <p class="ql-block"><u style="color:rgb(25, 25, 25);">  清晨的阳光洒满公园,空气中弥漫着泥土和青草的香气。灰头鵐们三五成群地在林间草地上觅食,时而跳跃,时而低飞,它们的身影与周围的绿意融为一体。我静静地站在一旁,看着这些小生灵自由自在地活动,仿佛整个世界都沉浸在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中。虽然黄喉鵐和田鵐已经归隐山林,但灰头鵐的到来让这片土地再次充满了生命的律动。</u></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25, 25, 25);">  公园里的树木正在抽出新芽,嫩绿的叶子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灰头鵐们时而在树梢间穿梭,时而在草丛中翻找食物,它们的身影为这片春日的画卷增添了几分生动的色彩。我站在一旁,用相机记录下这些珍贵的瞬间,同时也感叹于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妙。尽管黄喉鵐和田鵐已经离开,但灰头鵐的到来让我明白,生命的轮回与更替正是自然最迷人的地方。</i></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在草地上,灰头鵐们显得格外灵动。它们的羽毛灰白相间,在阳光下闪烁着柔和的光泽。偶尔,几只灰头鵐会停在低矮的树枝上,发出清脆的鸣叫声,像是在与同伴交流,又像是在向春天问好。我忍不住靠近一些,想更仔细地观察它们的动作,但它们似乎并不害怕,只是警觉地抬头看了我一眼,然后继续自己的活动。这样的场景让我感到无比亲近,仿佛人与自然之间的距离被拉近。</i></p> <p class="ql-block"><u style="color:rgb(25, 25, 25);">  随着时间的推移,太阳渐渐升高,公园里的游人也多了起来。灰头鵐们似乎并不在意周围的变化,依然专注于自己的活动。我坐在一棵大树下,看着它们忙碌的身影,心中涌起一阵温暖。春天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季节,而这些小小的鸟儿正是春天的使者,它们用自己的方式告诉我们,生活总是在不断向前,新的开始总会带来新的惊喜。</u></p> <p class="ql-block"><u>  鸣叫为尖锐的‘吱’声,金属质感,短促,不构成歌曲。</u></p> <p class="ql-block"><u style="color:rgb(25, 25, 25);">  离开公园的时候,我回头望了一眼那些正在草地上跳跃的灰头鵐,心中充满了感激。它们让我看到了春天的美好,也让我更加珍惜与自然相处的每一刻。黄喉鵐和田鵐虽然已经归隐山林,但灰头鵐的到来让我相信,自然的馈赠永远不会停止,只要我们用心去感受,用步去旅行,总能发现属于自己的那份美好。</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