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岭南地区最大最完整的孔庙</b></p><p class="ql-block"> 说起潮汕地区,一般都以为是潮州与汕头。其实不然,还包括揭阳与汕尾。这四个粤东重镇,特别是潮州汕头揭阳,相距很近,其中心区相距都在50公里以内,但都是独立的地级市。</p><p class="ql-block"> 3月1日下午,我们从汕头小公园出发,去往揭阳,不到50公里的路程,自驾了两个多小时。一路上,大车成串,小车成排,加上进入揭阳的路段修路,这叫一个难走。</p><p class="ql-block"> 此行揭阳,主要是景仰揭阳学宫(又称揭阳孔庙)。揭阳学宫始建于南宋绍兴十年(1140年),是岭南地区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孔庙,也是揭阳的最高学府,被誉为“粤东古建筑明珠” 。作为一个读过书的人,怎么能不到此一拜呢。况且女儿打电话来一再说,要我们一定要替外孙好好拜拜孔老夫子。</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揭阳进贤门</b></p><p class="ql-block"> 揭阳的标志性古建筑,始建于明代天启元年(1621年 ),距今已有400余年历史。作为揭阳古城“五门”中独特的存在(其他四门为东、南、西、北门),它不仅是潮汕地区古城门建筑的典范,更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寓意。穿过进贤门就来到了揭阳学宫。</p> <p class="ql-block">进贤门为罕见的城门、城楼、亭台三合一单体建筑 :下层为石筑瓮城门,高20米,宽19米,瓮门深8米 ;上层为三层杉木结构门楼,通高16.77米,首层三进五间配花窗活牖,顶层为八角琉璃亭阁,飞檐翘角,兼具古朴与典雅 。明清时期,城楼设有更夫报晓,“谯楼晓角”的晨角声曾为揭阳古八景之一。</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揭阳学宫</b></p><p class="ql-block">揭阳学宫历经宋、元、明、清多次重修,现存建筑以清光绪二年(1876年)重修后的格局为主,占地约2万平方米,由21座单体建筑组成,采用三路五进、左右对称的宫殿式布局,兼具明清风格与潮汕特色 。</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揭阳学宫“万世师表”牌坊</b></p><p class="ql-block"> 位于学宫广场的中轴线上,是揭阳学宫的重要标志性建筑之一。牌坊高十余米,雕刻精美,凌空耸起,气势恢宏。牌坊上刻有“万世师表”四个大字,彰显对孔子的尊崇 。牌坊周围设有杏坛、孔子与弟子子路和颜回的雕像,以及以孔子思想“仁、义、礼、智、信”为主题的石雕书卷,凸显了儒家文化的氛围 。</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太和元气”影壁墙</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又称照壁)</p><p class="ql-block"> 揭阳学宫建筑群的重要标志性构筑物,位于中轴线最南端,影壁为红墙结构,分三间布局,影壁墙南面嵌有明代兵备道杨芷所书“太和元气”四字石匾,寓意孔子思想如天地元气般广博永恒,象征儒家追求的社会和谐与道德正气 。</p> <p class="ql-block">影壁墙北面:中央为潮汕嵌瓷工艺制作的《鲤跃禹门图》,两侧次间分别饰有《鹿鹤相望图》和《梅花魁首图》。其中“鲤跃禹门”隐喻科举高中,“鹿鹤”象征福禄寿与桃李满园,“梅花”代表诗书礼乐精神 。</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棂星门</b></p><p class="ql-block"> 学宫建筑群中轴线上的标志性建筑,纯石构门坊,由5根冲天石柱间隔形成三门,柱顶饰以宝顶,两侧为云枋龙首(形似华表)。门额正面刻有“棂星门”三字。棂星即天田星,主司人间文运。设此门寓意孔子为“文星下凡”,象征其地位“与天地神祇并重”。</p> <p class="ql-block">揭阳学宫棂星门始建于明正统五年(1440年) ,是孔庙礼制建筑的标配,体现明代对儒家文化的尊崇。其位置介于照壁与泮池之间,作为学宫的第一道礼仪性门坊,棂星门在古代是区分神圣空间与世俗环境的界限,文武官员至此下马 。</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泮池</b></p><p class="ql-block"> 位于棂星门与大成门之间,呈半月形(又称“眼镜形”),池上架设单孔石拱桥(泮桥)。始建于明正统五年(1440年),为揭阳学宫现存最古老的建筑元素之一。</p> <p class="ql-block">依周礼,天子学宫环水称“辟雍”,诸侯学宫仅可南面设水,故称“泮池”,体现孔子受封“文宣王”的礼制地位。泮池两侧设金声门(西)与玉振门(东),分别通往学宫东西两路建筑,形成“三门三路”的礼制格局 。</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大成门</b></p><p class="ql-block"> 位于泮池与大成殿之间,始建于明弘治十二年(1499年),名称源自《孟子》“孔子之谓集大成”一语,寓意孔子集古圣先贤思想之大成 。现存建筑为清光绪二年(1876年)重修后的形制 。大成门面阔三间,采用下石上木的混合柱结构,正门悬挂乾隆御书“大成门”木匾,左右设石鼓、门饰、门钉及高门槛,彰显庄严 。</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大成殿</b></p><p class="ql-block"> 揭阳学宫建筑群的核心建筑,也是祭祀孔子的主殿,大成殿面阔五间,进深五间,平面接近正方形,通高约15米,采用高台基殿堂式结构,台基高1.4米。殿前设御道石,四周环绕石栏杆露台。屋顶为歇山顶,双重飞檐,红瓦绿檐,屋脊饰以潮汕嵌瓷工艺的鳌鱼吻脊和宝珠龙头,整体庄严肃穆 。</p> <p class="ql-block">殿内<span style="font-size:18px;">悬挂清代康熙至光绪八位皇帝御书匾额,如“万世师表”、“生民未有”等,彰显孔子“集古圣先贤之大成”的地位 。正龛供奉孔子塑像,头戴十二旒冕,手执镇圭,两侧配祀颜子、曾子、子思、孟子四圣及十二先哲牌位。明</span>间设4根木雕五爪盘龙柱,龙身绕柱盘旋,栩栩如生,为清代潮汕木雕精品。</p> <p class="ql-block">大成殿始建于南宋绍兴十年(1140年),现存建筑为清光绪二年(1876年)重修后的形制。其布局通过中轴线对称设计,突出儒家“中庸和谐”理念,是岭南地区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孔庙主殿之一,被誉为“粤东古建筑明珠” ,定期举办祭孔仪式及传统文化活动(如“开笔礼”)。</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崇圣祠</b></p><p class="ql-block"> 揭阳学宫的重要组成部分,始建于南宋绍兴十年(1140年),明嘉靖十三年(1534年)正式设立为祭祀孔子上五代先祖及配祀先贤的场所 。其建筑风格融合明清特色与潮汕古建筑元素,采用琉璃瓦筒、土红瓦当和绿色琉璃滴水剪边,檐下格扇门设计利于采光,屋脊饰有鳌鱼吻脊、宝珠龙头等 。</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 周恩来在揭阳 </b></p><p class="ql-block"> 崇圣祠因周恩来同志的革命活动而具有重要历史地位。1925年,周恩来两次东征期间在此办公、居住;1927年南昌起义后,他第三次抵达揭阳,与贺龙、叶挺等在崇圣祠指导成立揭阳首个红色政权“揭阳县工农革命委员会” 。</p> <p class="ql-block"> 崇圣祠现辟为“周恩来同志革命活动展览馆”,展示其生平及三次入揭阳的革命事迹,东厢房复原了当年办公和居住场景。</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揭阳学宫全图</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揭阳城隍庙</b></p><p class="ql-block">揭阳城隍庙紧临揭阳学宫,是广东省内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城隍庙古建筑之一,2019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p> <p class="ql-block">城隍庙坐北朝南,三进院落布局,中轴线依次为牌楼、三山门、拜亭、大殿等,总面积约2000-2500平方米。主体为木石结构,融合明清建筑风格,集中展示潮汕金漆木雕、石雕、嵌瓷、灰塑等潮汕传统工艺,题材涵盖鳌鱼、醒狮、戏剧人物等,被誉为“潮汕工艺博物馆” 。</p> <p class="ql-block">从汕头小公园到揭阳大道全季酒店,46公里,实际行车2小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