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2024年4月25日上午,武汉市2025届高三四月调考生物学科质量分析会及备考策略研讨会在武汉市第六中学报告厅举行,会议由我校生物学教研组长肖家元老师主持。与会嘉宾准时赴会,现场学术氛围浓厚。</h3> <h3> 会议的第一项<br> 武汉六中党委副书记、校长李颖代表学校向与会领导、专家及教育同仁致以热烈欢迎。李校长表示,此刻的高朋满座,既彰显了各校对教研协作的高度重视,也映射出教育工作者们躬耕教坛的热情,以及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深化教学研究、践行学科核心素养实践的迫切需求。致辞尾声,李校长再次对全体参会者的专业引领与经验共享表达了由衷谢意。</h3> <h3> 会议的第二项<br> 我校高三年级备课组长徐娴老师展示二轮微专题课《归因问题的突破策略》。徐老师先将四调中的典型问题和同学们进行了分析,进而引出此节课需要解决的“痛点”和“难点”:如何有效获取题干信息?如何将新信息和教材知识进行有机整合?如何快速找到逻辑链中的“起点”、“重点”和“节点”?如何用简洁规范的语言进行长句表达?徐老师循循善诱,同学们积极分析思考,讨论热烈。最终,师生共同总结出了一套科学有效的解题策略。现场老师们认真倾听,频频点头,深表赞赏。</h3> <h3> 会议的第三项<br> 江岸区教研员张春松老师以“传归因之道,解推理之惑”为题对徐娴老师的展示课进行了点评。张老师首先肯定了徐老师课程的三大亮点:基于试题研究和学生痛点组织针对性的专题复习。基于发展学生科学思维的试题评讲和基于复盘式的诊断反思提升。同时,张老师展示了最近关于逻辑研究方面的相关成果,提出了包括“递进式”、“总分式”、“并列比较式”和“转折式”等多种逻辑结构,令人耳目一新,受益匪浅。</h3> <h3> 会议第四项<br> 我校生物教研组长肖家元老师带来主题为“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微专题教学实践”的专题报告。报告内容包括:现阶段复习面临的问题、微专题的设置方法和教学实施的有效路径。最后,肖老师还展示了我校生物高三备课组在日常教学中的一些具体做法。参会教师们反响热烈,收获满满。</h3> <h3> 会议第五项<br> 武汉市常青第一中学汪琴老师从试题命制思路、阅卷数据分析和部分试题分析等三个部分对此次四月调考情况进行了分析总结。汪老师以试题命制逻辑为切入点,结合阅卷数据横向对比与典型试题深度剖析,立体呈现调考命题思路与学情反馈。汪老师立足数据分析结论,提出精准增分建议,强调最后阶段的复习要注重教材回归,特别是教材的黑体字、实验、旁栏和课后练习中的拓展应用;同时要对经典高考题每一小问做剖析,展开知识关联、题干信息定位和推理思路等,做到思维可视化。在场老师们竞相做笔记与拍照,不遗漏任何信息。</h3> <h3> 会议的第六项<br> 武汉市生物学教研员胡学军老师对此次活动进行了总结分析和备考指导。胡老师对徐老师的展示课给出了极大的肯定,表示这是一堂有深度,很值得大家学习借鉴的课。关于四月调考,胡老师强调,本次考试一方面可以在高考前及时暴露出学生的“痛点”和“难点”,以便后期进行针对性的复习;另一方面也提醒老师们不要太过于紧抓难题,而是要“注重基础和回归教材”。<br> 今天的研讨会是胡老师最后一次参加的教研活动,他手持退休证发表了荣休感言。他感叹,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多年的教研经历,忘不了的是朋友,谢不尽的是关怀,去不了的是情义。他特别提到,要珍藏三件珍宝:与诸君共酿的教研智慧结晶、团队协作的宝贵经验以及风雨同舟的情谊纽带。他会在幕后继续关注并期待全体同仁在生物学教学教研领域里绽放光彩,创造辉煌。春暖花开,岁月静好,与君语;青山不老,绿水长流,与君同。<br> 本次研讨会既是对高三备考经验的系统梳理,更是教育同仁智慧交融的盛会。通过策略共研、资源共享,既为冲刺阶段复习提供"专题突破+精准补偿"双路径,又为培养学生关键能力搭建实践平台,切实增强备考实效性。</h3> <h3><br>摄像、撰稿: 武汉六中生物学教研组 雷婷<br>审核:胡学军、张春松、肖家元</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