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为精准掌握辖区困难老年人生活状况,切实做好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工作,近日,七里山街道七西社区组织工作人员及志愿者开展困难老年人走访摸排专项行动,打通救助服务“最后一公里”。</p> <p class="ql-block"> 一、敲门问需:织密救助“信息网”</p><p class="ql-block"> 工作人员逐户走访高龄、失能、独居及经济困难老人,以“拉家常”方式详细了解:</p><p class="ql-block"> 经济状况:退休金、子女赡养、医疗支出等基本情况</p><p class="ql-block"> 健康状况:慢性疾病、失能等级、就医需求等</p><p class="ql-block"> 居住环境:住房安全、适老化设施配备情况</p><p class="ql-block"> 救助需求:是否已纳入低保、特困供养,是否需申请临时救助等</p><p class="ql-block"> 重点关注:未纳入保障范围的“沉默困难群体”,确保“应摸尽摸、不落一人”。</p> <p class="ql-block"> 二、分类施策:精准匹配“救助链”</p><p class="ql-block"> 根据摸排结果建立“一人一档”,联动民政、医保、慈善等部门分类对接救助政策:</p><p class="ql-block"> 1. 政策宣传上门:向符合条件老人讲解低保、特困供养、高龄津贴等申请流程,现场协助准备材料。</p><p class="ql-block"> 2. 临时救助衔接:对因突发疾病、意外事故导致生活困难的老人,启动“快速响应”机制,协助申请临时救助金。</p><p class="ql-block"> 3. 多元服务联动:为失能老人链接居家养老服务,为独居老人纳入“敲门行动”关爱名单,实现“物质救助+服务帮扶”双覆盖。</p> <p class="ql-block"> 三、暖心场景:用脚步丈量“民生温度”</p><p class="ql-block"> 案例1:78岁的张爷爷因子女远在外地,独自照料失能老伴。社区协助其申请“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并联系志愿者每周上门协助采购物资。</p><p class="ql-block"> 案例2:独居老人李奶奶因慢性病治疗费用负担重,工作人员现场指导申请“医疗救助”,缓解经济压力。</p><p class="ql-block"> 老人感慨:“社区来敲门,心里就有底了!”</p> <p class="ql-block"> 四、长效机制:让救助更有“精度”</p><p class="ql-block"> 本次走访共覆盖43户困难老人,社区将建立“定期回访+动态监测”机制,每月跟踪老人状况,确保救助政策持续精准落地。</p><p class="ql-block">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 七里山街道七西社区将以此次摸排为契机,进一步织牢困难群体保障网,让社会救助真正成为困难老人的“暖心伞”和“安全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