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哥一生坎坷,寿终叶落归根

行空

<p class="ql-block"> (一) </p><p class="ql-block"> 1982年的春节我们全家照了一张合影,那是我们家最完美的一次家庭聚会。我们兄妹四人皆已成家,姐姐有儿女一对,大哥有两个男孩,当年父母带着一对儿女从山东老家来河南工作,全家四口人到82年已发展到14个人的大家庭,那年是我们大家庭幸福里程碑式的标志,也为我们之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p><p class="ql-block"> 那年大哥正当四十不惑之年,他年富力强有所担当,在许多事上确实有大哥的模样,我们两个小弟对他更多了些依赖。</p> <p class="ql-block"> (二)</p><p class="ql-block"> 这张照片是大哥在世上留下的最后一张照片,那是今年元旦我们兄弟四人和我女儿侄们的合影,那天酒酣耳热气氛热烈,回忆过往畅谈未来,老弟兄们的壮怀激烈晚辈们的奋斗向上在酒的作用下渲染的气氛越加浓烈。此时的大哥谈吐幽默怪异酒量倍增,八十余年的坦途人生仿佛过眼云烟,只有醇香的酒方能使他显得那么真实。</p><p class="ql-block"> 大哥就是这样,每每把酒言欢之时,他的气度才会徒增许多,方显出他英雄本色。谁知仅仅四个月之后我们便阴阳两隔,大哥的音容笑貌只能在回忆的脑海里再现。世间没有了大哥仿佛自己少了左膀右臂,崎岖的人生坦途中减少了一个支撑点,在险恶的人际交往中没有了大哥的袒护。八十余年来因为身边有大哥的存在心里着实地踏实不少,但凡家中有事皆由大哥出面,这种依赖从小到大已养成习惯,久而久之,大哥说了就按大哥说的办。尽管也有反对他的时候,但内心的尊重和包容皆会化作风平浪静。</p> <p class="ql-block"> (三)</p><p class="ql-block"> 大哥在春暖花开的时候离开了我们,走的那么匆忙,那么突然。清明我和弟弟在千里之外的老家为父母亲上坟祭奠,忽然侄儿的电话打来说他爸爸去世了,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瞬间感到世界安静的令人窒息,唏嘘间问是怎么回事?原来在清明这一天,大哥外出去买橘子,回家的时候上台阶一脚踩空摔倒,虽然身边有保姆也无济于事,送到医院已失去最佳治疗时间,医生回天无术,仅仅一天便告别人寰。</p><p class="ql-block"> 大哥属马我也属马,可是他比我大一轮,自我认识他时他已是翩翩少年了,我牙牙学语时便叫他大哥,直到他去世的前几天通话还叫他大哥大哥,让他保重身体。哪里想得到仅仅只有两三天时间我们就此永别,从此在这个世界上我没有了大哥,失去了相伴七十余年的大哥。</p><p class="ql-block"> 我的家乡在山东宁阳县伏山村,这里北临大汶河,南靠宁阳县城,村子坐落在宁山和伏山之间,地理位置优越,千余年的的农耕生活养育了伏山村的祖祖辈辈,生生不息繁衍至今。从我们朱家家谱记载可追溯到明朝洪武年间,祖上从洪洞县移民至此到现在已发展成一个大家族。家谱记载了五百年间的血脉相承,再往前寻根已无迹可查,仅从家谱开明宗义说我们朱家的根脉是东突厥人,原来我们是东突厥的后人。</p><p class="ql-block"> 父母亲生于斯长于斯,而后几十年的革命生涯后又葬于宁山脚下,可谓叶落归根。自父母在祖坟安息二十四年后,大哥也追随父母陪伴在他们身边长眠于此。</p><p class="ql-block"> 我们兄妹四人如今已离世一人,尽管我们都具有长寿基因,但往往事与愿违,突发的事情难以预料,一月前大哥说新买了助听器,欣慰他的世界清晰了许多,对生活充满了希望。可是仅仅月余时间便终止了生命,给亲人们留下遗憾和无尽的思念。大哥,有爸妈的护佑,您安息吧。</p><p class="ql-block"> 生命无常且行且珍惜活好当下,这既是是对生命的敬畏,也是对家人的负责。</p> <p class="ql-block"> (四)</p><p class="ql-block"> 大哥出生于1942年的战争年代,在我父辈兄妹八个当中,大哥是我们家族中的长子长孙,虽然这样但从小就没有过过什么温暖的日子。那年有次他饿的慌,拿起爷爷饭桌上一块白色打火石,误以为是白馍馍使劲咬了一口,嘎嘣一下把门牙硌掉半个牙齿,此事在全村流传了半个世纪之久。大哥年幼之时我爸就投奔革命参加八路军了,在那个年代家中有人参加共党的是要受连累的,甚至有掉脑蛋的可能。在社会环境和家庭压力之下,我母亲带着姐姐和大哥投奔姥姥家了,姥姥家也是贫苦农民出身,那几年的苦可想而知。</p><p class="ql-block"> 新中国成立后父亲才和母亲孩子们团聚,大哥此时才享受到了长子的快乐。可惜他好景不长,在他上技校的那年,父母为他包办了婚姻。那天他正在街头看小人书,有一个邻居叫他赶快回家,说他要结婚了。就这样大哥晕头转向的和老家邻村的一个从未谋面的姑娘结婚了,婚后生活可想而知没过多久便分手了。</p><p class="ql-block"> 大哥摆脱了包办婚姻枷锁后,第二次婚姻非常浪漫,他在球场上认识了大嫂从此坠入爱河,在父母的反对下他依然不顾与家庭决裂危险,把大嫂娶来另过,他宁可在外租房成婚也绝不向父母低头,直到有了孩子方才又回到我们的大家庭。这也是大哥一生做出的最果断正确的事情,直到他八十余岁之时说起那段往事仍侃侃而谈,我为他的决然而钦佩不已。</p><p class="ql-block"> 大哥脾气很拧,爱和人打别争论起来也是面红耳赤,文化革命初期他正值青春年华,有次我在街头见他和别人辩论,说到激动之处他忽然登上台阶利口雄辩,手臂随着话语节奏而飞舞,那情景就像在指挥一曲激昂的乐队,直到对方哑口周围人群发出“臭了,臭了”呼喊声后,他方意味犹尽地谢幕。</p><p class="ql-block"> 大哥的脾气拧在酒后更是达到登峰造极境地,他酒桌上划拳常五枚屡屡取胜,“五魁首”震撼声不绝于耳。酒后失言往往是喝酒到七八成之后的事,大哥也跳不出这个怪圈,他会因某事与人争执不休,认真的脸上表情不容置疑,直到对方休战为止。为此我吃了不少苦头,赌气不再和大哥喝酒,可是没过多少天忘得干干净净,又推杯换盏忘乎所以。当年母亲对我们三个喝酒的事做了高度概括,可我们总当成笑话来说,完全没有领会其精髓,直到今天方才明白,可惜大哥驾鹤西去再也不能和他同桌共饮了。</p> <p class="ql-block"> (五)</p><p class="ql-block"> 叶落归根是人活一世必然的结果,生于斯葬于斯是每一个人的宿命,无论活着的时候你是什么样的人最终大家的归属是一样的。</p><p class="ql-block"> 大哥没留什么遗言,在安阳也未购置墓地,他的两个儿子经过反复商量后告诉我决定把父母亲安葬在山东老家伏山村,问我可否?我尊重侄儿的意见,这也符合大哥的意愿。</p><p class="ql-block"> 赶巧我和弟弟在老家,联系叔伯兄弟们筹划大哥安葬之事。丧葬是人生一件大事, 人自从来到这个世上便面临最为悲切的事无外乎丧事,从古自今概莫能焉。‌丧葬习俗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我的家乡毗邻曲阜深受其习俗影响,形成了一系列固定的仪式和规矩。早年我在老家见过无数次丧葬之事,对那些繁琐的仪式颇为费解,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慢的理解了其深厚的内涵,丧葬习俗不仅是对逝者的最后尊重和纪念,还体现了生者对死者的敬重和社会道德‌。</p><p class="ql-block"> 我家的祖坟依山傍水是绝佳风水宝地,祖上在另一个世界默默地保佑着子孙后代。大哥安葬在父母身旁,有大哥陪护着父母对我们生者是最大的慰藉,大哥安息吧。</p> <p class="ql-block">  生生念念不忘本,血脉相连代代传,同根同生同框留念。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p> <p class="ql-block">  夕阳西下仿佛是人生的落幕,轮回在世间万物之中发生,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望家人们珍惜生命,敬畏生命,过好每一天。</p> <p class="ql-block"> (六)</p><p class="ql-block"> 鲁中大地养育了我们子孙后代的大汶河自东向西流淌了数千年,这一奇特地理现象就发生在我的家乡伏山村旁,滔滔河水一路向西奔流,在两岸留下了丰富的历史遗迹和美丽的传说,形成了大汶河文化和记忆。</p><p class="ql-block"> 如今,我站在大汶河岸边,沐浴着春风看着一望无际的河流思绪万千。“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遥想当年祖上千里奔波止步于岸边,开垦田地,生生不息代代相传,经过漫长的岁月才形成了我们这一家人的生命轨迹。人们常说生命来之不易,可又有多少人真正懂得活着的意义?</p><p class="ql-block"> 大哥走了,世间没有了大哥,可另一个世界却又多了一个分子,愿大哥在那里安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