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市之行一一缅怀陈独秀先生

石落银

<p class="ql-block">陈独秀纪念馆。怀着别样心情,从安庆市区驱车20公里,前来参观,缅怀一代伟人。</p> <p class="ql-block">当年轰动一时、影响了包括毛泽东、周思来等无数有志青年投入革命的《新青年》杂志,依然是绝不可缺的门面。</p> <p class="ql-block">曾经的共产党总书记,一下子被斯大林戴上右倾机会主义大帽,撤了职开除了党籍,让人们感到有些莫名其妙。当时让他去苏联考察学习,他说,中国的革命为什么要向他们学习?</p> <p class="ql-block">陈独秀5次被捕4次入狱,始终坚贞不渝,自称“永远的反对派"。</p> <p class="ql-block">上海被捕,惊动了中国,引发蔡元培等各界著名人士、北京等多所大学游行、声援,连国际知名人士杜威、爱因斯坦、罗素等纷纷发电报要求蒋介石放人。试想,中国有几人能获此“待遇"?</p> <p class="ql-block">蒋介石曾出资10万大洋,要他出面组建"新共党",并出任劳动部长,被他拒绝了,党内头号叛徒张国焘拿着5千希望他出来做事也被拒绝了……凡国府或国府大员的资助,统统拒收。傲骨之傲,令世人钦佩。</p> <p class="ql-block">其实,他可以去延安工作的。毛泽东要他写份检查即可。他,拒绝了。周恩来两次去看望他,并送上100块大洋,同样谢绝了……</p> <p class="ql-block">第三任妻子潘兰珍。没有跟陈独秀过上一天好日子。这位坚韧的纺织工人,没有听从陈独秀遗嘱而改嫁,倒是审牢记住了不拿陈的名声卖钱(拒绝写回忆录、拒绝国府资助)、不动两万元巨款(陈拒收教育部预支的稿费),宁愿清贫而终。真乃奇女子也。</p> <p class="ql-block">老子是一个党派的创始人,两个年轻的十分优秀的儿子为了这个党英勇就义(与战场上牺牲有别),这样的家庭在中国历史上怕是凤毛麟角吧?</p> <p class="ql-block">是的,非常年轻一一哥哥29岁,弟弟26岁。26、岁29岁的我们,在干什么呢?</p> <p class="ql-block">迟到的追认。虽然迟到了,但总算给兄弟俩应有荣誉。后来毛泽东到安庆考察,闻悉陈独秀三子陈松年生活拮据,即指示当地部门安排工作(后来还当了安庆市政协委员)。</p> <p class="ql-block">陈独秀重庆江津住房(朋友无偿提供)。微簿的稿费根本解决不了吃饭问题,外界资助总归有限,生活极为艰难(自己种地),但他坚守自己的骨气和操守,不为所动。在这所房子里,在贫困交加中,63岁的他暗然离开了他想改变而又未来如愿的这个世界。</p> <p class="ql-block">石牌坊。背后即陈独秀墓。</p> <p class="ql-block">陈独秀先生之墓。先生二字让人唏嘘不也,一个曾经叱咤风云后来却又默默无闻的一代伟人,就那样无奈地、却又是高傲地长眠在这里一一他,会安息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