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情炬 春蚕心] N.02美丽从清晨开始

天晓

<p class="ql-block">昵称:天晓</p><p class="ql-block">美篇号:1006204</p><p class="ql-block">图片来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天边刚露出一丝光亮,我穿过曲折的小道,经过那一湾河塘,习惯了一年四季,总喜欢走的小路。不管是点点绿意染上杨柳的枝头,还是繁花时节,抑或落叶缤纷的清秋,还是冷寂的冬日。就这样寒来暑往地走过,见证着四季轮回,每一个过往的季节里,总有属于自己的风度与风情。</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顺着人流,怀揣着喜悦的心情,在鸟儿清脆的鸣声里,我步入了热闹的校园,匆匆地走进教室。一张张充满朝气的小脸蛋儿呈现在我眼前,我温柔地询问孩子们早上吃了啥。</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伴随着叮铃铃的声音,孩子们捧起我前几天印发的诵读材料,开始吟哦诵咏。当听我说一会朗读比赛,教室里顿时炸开了锅。在我的提醒下,让他们记住朗读不是每一个字都要读得铿锵有力,不是像机关枪直扫,巴拉巴拉地读完就行了。首先得走进作家作品,了解内容、写作的背景,进而第一要读准,其次流畅,再者需融入恰当的情感。</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们都明白作家是第一次创造,而我们朗读者就是第二次、甚至第三次创造。而现实呢,很多时候我们忽视了对孩子们朗读的指导,课堂上更多时候也是老师讲得多,很难听到书声琅琅,孩子们几乎都成了一群看客、听客。早读课往往也成了讲解课了。不管别人怎么做,我得恪守着自己的理念,早读早读,就要让孩子们放声去读。不给孩子们足够的体验感悟过程,光凭我们唱独角戏,这样的课还有什么意义?另外还得课外迁移拓展,引领孩子们去阅读、思考、诵读,潜移默化培养语感,提升语文素养。</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看着孩子们摇头晃脑的样子,我笑眯眯地来回踱着步,走到每一位面前,侧耳倾听他们稚嫩的声音。咚咚咚,一阵敲门声,哦,原来是小昊和她的爸爸,突然间孩子们戛然而止,目光齐刷刷地聚焦门口。早读课前接到小昊爸爸的电话,小昊因为起床迟了,任凭她爸爸怎么说,都不肯来学校。情急之下,他爸让我劝劝孩子。我和电话那头的小昊说:迟点儿没事的,今天早读朗读比赛不容错过哦。因为小昊是班上朗诵高手,参加过学校、市里演讲比赛,都拿过大奖呢。在我的柔声劝说鼓励下,她终于答应来了。这不早读才上十分钟,她就到了。望着门口脸涨得通红的小昊,我走过去,拉起她的小手,一边对全班同学说:小昊今天身体不舒服,还坚持要来学校,非得要她爸爸送她来,让我们把热烈的掌声送给她。孩子们齐刷刷地鼓起掌来。小昊羞涩地赶紧坐到座位上,拿起朗读材料练习起来。门口的小昊爸,笑眯眯地和我挥手致意。</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有一抹光照进教室来,我趁势和孩子们说道:每天我们与阳光同行,孩子们响亮地回答:给美丽加分。顿时悦耳动听的声音在教室里回荡。好吧,孩子们我们继续。让我们一起走进朱自清的《绿》,用心去感受这醉人的奇异的绿。</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孩子们又亮开了嗓子,我轻轻走到小昊身边,抚摸一下她的头,等会儿希望她主动起来读。小昊感激地望了望我,一边不停地点头。也许是我刚才的语调感染了孩子们,我细细地听着,觉得他们似乎读得有点味道了,便开启下一个比赛的环节。我声明早读课仅仅是序幕,先尝试一下,等我们进一步理解了文章,还得进行第二轮比赛。小昊第一个站起来了,她轻声细语地读着,中间打了几个顿。同桌小旭毫不客气地说小昊读得相当结巴,小昊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我顺势引导孩子们要恰到好处地委婉地评价,给予更多的应该是帮助与鼓励,可以说读得不够流畅,但要避免使用刺激性的语言。小旭频频点头,满含歉意地看了看小昊,两个小家伙很友好地一起坐下。</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看来我得亲自读一读了,简单地和孩子们介绍了朱自清写作此篇文章的背景,对于他,孩子们并不陌生。曾经学过他的《春》《背影》,欣赏过《荷塘月色》,还读过他的《匆匆》,相对来说,孩子们对散文的理解难度要大些。作家运用多种艺术手法,调动多种感官,细腻的描摹,移步换景,情随景生,融情于景,有时一下子难以把握理解其深刻的内涵,丰富的情感。</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示范一下片段吧,在孩子们的要求下,我读起了梅雨瀑这一部分。那溅着的水花,晶莹而多芒;远望去,像一朵朵小小的白梅,微雨似的纷纷落着……随着我轻柔甜美的声音起,孩子们仿佛看到一朵朵梅花似的,又宛若杨花一般的水花,在纵情飞溅着。他们似乎还不够味,异口同声地说道让我继续读。</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环视了一下整个教室,每个孩子都热切地看着我,不忍拒绝所有的孩子,见我准备读了,突然间他们啪啪啪地鼓起掌来,我索性继续读起,开始引领孩子们一起去感受梅雨潭的绿。</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充满感情地根据内容时而舒缓,时而激越,时而轻柔,时而明快,紧紧地抓牢每一位孩子的心。我读得声情并茂,他们听得如痴如醉了,当我轻轻送出“我送你一个名字,从此叫你‘女儿绿’,好么?”中的“好么”时,孩子们依然沉浸其中,直到我微笑着说,好了,我们继续比赛,孩子们又啪啦啦地拍起手来,兴奋地看着我。</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自由读了一会,很多孩子争先恐后起来读了,尽管还很稚嫩,还不够流畅,感情处理得也不是很到位,可毕竟比开始进步多了。想到这才是序幕,一会课堂上再边读边赏析,在理解的基础上,会读得更有感情。</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一晃早读快下了,我充满深情地说:在这人间四月天里,我们一起走进这饱含浓浓诗意的绿色里,感受着满是醉人的、奇异的绿,令我们在这个美丽的清晨,幸福地享受着文字的美妙。</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又是一阵铃响起,我轻轻地告别孩子们,在他们的不舍中,我笑呵呵地挥手,一边说道:第三节语文课继续。</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美丽的清晨,开启了一天的美好。我们的故事还在延续,我们的精彩依然……</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