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短篇小说连载三</p> <p class="ql-block"> 从城外回来,韩愈更是悲伤不已。沿路接连不断三三两两的死尸和沿街乞讨的难民让他久久难以忘记。自己从少年起发奋读书,立志报效国家。他设想自己可挽狂澜于即倒,救百姓于水火的豪情壮志在十几年的宦海生涯中已被消磨殆尽。而今两鬓斑白,眼见百姓陷于饥馑自己却无能为力。他又拿起白乐天的《观刈麦》,细细吟着“......今我何功德,不曾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思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让他心潮起伏难以平静。他又想起了那个悯农的李绅,这个年轻人忧民怜民的苦心给他带来一丝安慰,让他知道而今天下还有这样的有志之士,有能够心怀天下家国的读书人。他感觉跟自己年轻时有些相像,现在这样的读书人人已经不多了。吏治的腐化,读书人追求的迷失,德的沉沦,使得这样的人已经与当今社会格格不入,在官场上被戏称为直佬(老实人)。这样的人一生只能在底层社会混迹終老一生,当个九品小吏之类,想有大作为难上加难。韩愈于心不忍,于是决定给裴度写一封推荐信,对这个与自己毫无干系的年轻人一个上进的出路,但愿这个年轻人也能给而今死气沉沉的官场带来一丝清流。</p><p class="ql-block"> 此时小厮来报“老爷,有一个自称老爷外甥的人求见”。韩愈和小厮一起来到门口。门前站着一个头挽发髻,衣着陈旧但不破烂,满面沧桑的汉子。从眉眼上依稀能看出跟自己有些相像,“舅舅,多年不见,可好......”韩愈不由得眼眶湿润。“是适儿,二十年前去洛阳探亲,你却不知去了何处,让你爹娘好找......你到底去了哪里......”韩愈仔细打量着外甥卢适,颤巍巍的双手抖动不已。“快到客厅叙话”。卢适向韩愈讲述了自己这些年寻仙求道的事情,甥舅二人说到伤情处,禁不住泪水涟涟,连连抹眼,讲到开怀处又捧腹开怀哈哈大笑。一时间客厅里生气勃发,其乐融融。韩愈让卢适进入学堂,和自己的子侄们一起读书学习。每天学堂里学子们晨读研习之时,卢适端坐不动,犹如泥塑一般,并不接触诗书。教书先生很是奇怪,但又捉摸不定。闲暇之时卢适只和府里的小奴赌博。他的赌术高深莫测,需要喝酒时他总会赢,平常也会输不少。卢适喝酒酒量不知多少,府里无人能敌。有时喝的酩酊大醉,他就睡在马厩里,三天五天呼噜呼噜不省人事,有时也到外边住宿,几天不归。</p><p class="ql-block"> 韩愈怕他违反禁令陷入法网,时常勉励他。一天韩愈在庭前遇见了卢适,问他擅长什么。卢适笑嘻嘻地说善于穿铜钱串子,他让小奴取了个铁条,插在地上,露出一尺多长。他和韩愈说着话,在百步之内,看或不看,随手甩出。在或走或停、闲庭信步之间,随手抛洒,三百六十枚铜钱一个个穿在了铁条之上,没有一个偏差失误,韩愈惊叹不已。在韩愈的指点之下,他的诗文也有了进步,只是供谈笑取乐之用。卢适能在五十步之内用双钩草书“天下太平”几个字,仔细观之,一点一画极有功力,让韩愈爱惜不已。这一年春天出现了倒春寒,一时间大雪纷飞,天寒地冻。卢适拿来一个炭炉,在里边蓄满三十斤炭,他说能燃烧整整三十天,放在韩愈的屋子里。炭火红光四射,无烟无灰。屋内热气洋溢,整整三十天后,热气全无,炭炉内只剩下薄薄的一层白灰。</p><p class="ql-block"> 韩愈认为卢适是一个十分出众的人。虽然他不读诗书,对官场仕途毫无兴趣,但他的学识确实是难得的。他觉得卢适对这个世界有着独特的理解,这种认识和自己是不一样的。自己年轻时熟读诸子百家圣贤书,为的是治国安邦经略天下,也为耀祖荣宗名扬后世。他认为只要心里装着家国天下朝廷皇帝百姓黎民,谋求着国家和平百姓安居乐业就是自己一生最高的追求。现在他开始有点怀疑自己一生的追求是否正确了。如果是正确的,为什么自己在当今的社会里毫无建树,耗尽了大半辈子精力,什么也改变不了。</p><p class="ql-block"> 面对着日堪一日烂下去的官场和人事,他觉得自己多半生来所读的诗书没有一点用处,依书行事处处碰壁,倒是那些油滑奸诈之徒们如鱼得水,在官场里混得风生水起,扶摇直上。他觉得自己是个悲哀的人,悲愤之余总是郎朗开读李太白的《行路难》《将进酒》,借以排遣自己的郁闷心情。韩愈向卢适求教修道之事,卢适悉心讲解着天地玄机,万物真理,包罗万象,无所不关。更是对神仙之事,无不祥究。谈到小的技巧,他说能染花,红的可以变绿,或让一朵花生出五种颜色都能办到。</p><p class="ql-block"> 这一年的秋天,韩愈调任吏部侍郎。卢适在吏部的后堂前染了一丛牡丹,说“来年春天一定变作绿色,花瓣翻卷着。里面会有红色和金黄间杂着,四面应该各有一朵五色的。”他自己把白牡丹根下刨开,放上药,而后栽培它,等到来年春天再作验证。这一夜卢适和大家一起饮宴,喝了很多酒,之后就出去睡觉了。大家都以为他在外边住宿了,可后来再也没人见到他。</p><p class="ql-block"> 韩愈没有闲暇关注卢适的事情,最近朝廷上下都在准备,皇上要去法门寺迎佛骨了。为了李唐江山万年流传,为了天下太平,为了大唐百姓的幸福梦想,年轻的皇帝李纯决定自己不辞辛苦,亲自去法门寺迎佛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