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骑士,这个名字曾无数次在书籍中跳跃,又在电影里留下惊鸿一瞥,却从未真正走进我的世界。我对他们一无所知,直到南山博物馆举办了一场名为“钢铁与荣耀,欧洲骑士盔甲与文化展”的展览,我才得以揭开这层神秘的面纱,窥探到欧洲骑士的冰山一角。</span></p> <p class="ql-block">(钢铁与荣耀,殴洲骑士盔甲与文化展,3.21 一一6.22在南山博物馆展出。)</p> <p class="ql-block">(这套由骑士盔甲和马甲组成的装备是意大利布雷西亚的名门马丁嫩戈·德拉·法布里卡(Martinengo della Fabbrica) 家族的珍藏。与本次展出的其他源自此家族的藏品一样,这套盔甲由撒丁国王卡洛·阿尔贝托于1839年购得。)</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盔甲是骑士的防护装备,是中世纪科技的杰出代表。早期盔甲只为头部和躯干提供保护。借助冶炼技术的发展,盔甲的防护范围扩大到骑士全身。从头盔到铁靴,铠甲的每一部分都经过精心设计,兼顾强度和灵活性。金属盔甲再搭配布甲与锁子甲内衬,为骑士提供了全方位的保护。)</p> <p class="ql-block">(历经数百年的演变,盔甲从皮甲发展为板甲。盔甲的防护原理是利用钢、铁等金属的机械强度,吸收、分散冷兵器和弓弩等武器的冲击。盔甲表面光滑的设计也能抵挡一部分攻击。)</p> <p class="ql-block">(头盔的类型,使用者身处的历史时代与身份定位让头盔演变出了丰富的种类。简单到繁复,头盔的演化记录着骑士制度的发展。)</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此萨勒特式头盔为威尼斯风格。头盔可紧贴佩戴者头部,头盔前额和后颈之间有一条中舜,保期者量部可以完全露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这件银子甲衣被称为Pelegrina,能够覆盖身体的大部分,继承自中世纪的锁子甲罩衫(Hau-berk)。煲子甲由无数小钢环穿借而成,具有较好的柔韧性和防护力,能有效抵御力剑和最矢。骑士将银子甲穿在奶值布甲之外,避免赖子甲伤害皮肤。15世纪后国板早的出现而逐雕被取代。在某各地区继续使用至17世纪。)</p> <p class="ql-block">(大巴其内头盔常用于比武大赛,能为骑士提供保护并使头部具有一定的活动空间。头盔表面带有精致的蚀刻和雕刻装饰,镀金层已脱落。制作者德西德里乌斯·赫尔姆施密德是著名铸甲师,活跃于德意志奥格斯堡。)</p> <p class="ql-block">(胸甲 ,1470-1480年/王室军诫库藏。胸甲中央上方有三个标记。最上面的是三个交织的字母"PZA"和一顶冠冕,下面两个字母"P",其上各有一个交叉符号,为两位米兰铸甲师的徽记。二人姓名不详,但应在同一工坊合作制了这件盔甲。胸甲的整体形状圆润且胸甲下部出脊,两侧有形如肋骨的装饰元素,证明其受到了晚期哥特式盔甲的影响。)</p> <p class="ql-block">(背甲,钢/15世纪/王室军城库锁</p><p class="ql-block">此件背甲为晚期哥特式盔甲的典型风格,常见于中世纪末期德意志地区。其边缘有尖角轮廓,烤蓝钢表面装饰有多道凹槽。)</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骑士,是八世纪欧洲封建制度下孕育出的军事贵族。他们以服军役为领主换取采邑,以此作为经济支柱。作为封建体系中的底层贵族,他们不事生产,战时则响应领主的召唤,带着自己的装备、战马和扈从奔赴战场。不仅如此,骑士们还会定期驻守领主的城堡,甚至作为顾问协助领主治理领地。然而,骑士与领主之间的关系并非简单的金字塔式层级制度。在这里,“我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这种独特的封建关系,为骑士制度增添了一份复杂而微妙的色彩。</span></p> <p class="ql-block">(胸甲 ,蚀刻钢 / 1578年/王室军械库藏。此件胸甲为轻骑兵使用,有微记显示其制作于德意志奥格斯堡。16世纪下半叶,德意志地区习惯在盔甲上描绘一种祈祷的场景。如画面中骑士下马跪在十字架上的耶稣面前,并用卷轴上所写的"O GOT BISMIR GNEDIG" ("上帝啊,请怜悯我") 向他祈祷,卷轴上的日期为1578年。)</p> <p class="ql-block">(钢/17世纪/王室军械库藏 ,小腿护甲(胫甲与铁鞋),这件护甲覆盖了从小腿到整个脚面,并在脚跟处配有马刺。胫甲与铁鞋在此件护甲中合二为一,形制符合时代风尚。)</p> <p class="ql-block">(骑士的 武器,中世纪初期,骑士使用长剑和矛作为武器。冶炼技术的进步和战争策略的演变扩充了骑士的武器库,让他们在多变的战场上可攻可守,进退自如。)</p> <p class="ql-block">(矛头 ,青铜/公元前14世纪~前13世纪/考古学博物馆藏这支矛头于20世纪70年代初在皮埃蒙特维韦罗内湖的一处干栏建筑遗址中出土,同时被发现的还有大量金属器。该遗址在201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阿尔卑斯山史前干栏式建筑遗址,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一部分。)</p> <p class="ql-block">(青铜/公元前9世纪﹣前8世此类剑因剑柄上的两个螺旋装饰而得名"触角剑",是铁器时代意大利中部特有的武器,但在青铜时代已被广泛使用。这种剑坚固耐用且平衡性良好,特别适合劈砍,是骑兵的理想武器。此剑完美的保存状态可能源于其在古代作为仪式祭品被投入湖泊或河流中,随后被淤泥或沙子覆盖,从而避免了磨损和腐蚀。)</p> <p class="ql-block">(钢/约1550年/王室军械库藏, 钉头锤。本件钉头锤为意大利风格,用于骑士巡游等仪式与庆典。锤头有三排尖刺,顶部有一个较长的尖顶。整个武器表面覆盖雕刻和镀金装饰。)</p> <p class="ql-block">(页锤 ,钢/ 约1550年 / 王室军械库藏。此件页锤顶部带有尖刺,凸棱经过抛光处理,手柄带有蚀刻装饰。骑士通常将此类武器挂在马鞍上,并通过链条与手腕连接。)</p> <p class="ql-block">(带铭文军刀 ,钢、青铜、镀金/约1711~1736年 / 王室军械库藏。刀身上的铭文为"Vivat printz Eugenius"和"Vivat Carolus sechstus",即"欧根亲王万岁"和"查理六世万岁"。欧根亲王是萨伏伊公爵、后来的撒丁国王维托里奥.阿梅迪奥二世的表亲,是18世纪初欧洲最杰出的军事将领之一。欧根亲王是老练的战略家,始终身处前线,同时也是一位艺术爱好者和收藏家。这把剑属于他的一名军官。查理六世是哈布斯堡王朝统治者,亦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p> <p class="ql-block">(护臂盾牌 ,钢/16世纪/王室军械库藏。此类盾牌表面较其他盾牌面积更大,可覆盖使用者的小臂。盾牌上配有一个钩子,用于折断敌人的兵刃,偶尔也可用于固定一盏小灯笼。)</p> <p class="ql-block">(五指剑 ,镀金、蚀刻钢/剑身15世纪,剑柄1815-1830/王室军械库藏。五指剑是一种文艺复兴时期的典型匕首。其特点为三角形剑身, 刃底宽大,表面有排列紧密的鱗状凹陷。剑柄由威尼斯工匠在1815-1830年间模仿原状进行修补,造型富于曲折,装饰丰富,在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的意大利北部波河谷地区,特别是费拉拉,五指剑曾短暂流行。剑身上金色装饰描绘了圣经英雄大卫手持歌利亚的头颅,另一面则是罗马英雄穆修斯·斯卡沃拉 (Mucus Scaevola)将手放在火盆上以惩罚自己未能杀死罗马敌人的错误。)</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骑士的崛起,恰逢中世纪的动荡岁月。他们从封建领主的军事附庸逐渐发展为一个拥有独特文化与价值观的军事贵族群体。在沙场上,他们攻城略地,展现出无畏的勇气;在比武大赛中,他们为荣耀而战,挥洒汗水与热血。从古典时代到中世纪,从文艺复兴到现代,骑士制度在欧洲的军事、政治、文化等多个领域都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span></p> <p class="ql-block">(塔奇盾 ,木、皮、金属/16世纪/王室军械厍藏。这种方形小盾牌通常在角斗时使用,以单手持握。盾牌由覆盖羊皮纸的弯曲木板制成,盾牌上还配有一个铁钩,用于阻挡对手的剑。)</p> <p class="ql-block">(小圆盾 ,镀金,蚀刻钢/ 16世纪 /王室军械库藏。此盾牌的装饰带上蚀刻有武器、盔甲和乐器的图案。盾牌中心最初带有尖刺,现已佚失。在近身战斗中,尖刺能将盾牌转化为武器。)</p> <p class="ql-block">(正面开合式头盔甲套,"城堡大师"/蚀刻钢/约17世纪/王室军械库藏。这是一种多功能头盔,用于作战、骑枪比武和其他类型的骑士比武。其特点是面甲可分为内外两部分。颈部的保护由盔檐下的多层铰接在一起的甲片组成。视窗开口缩小为一条眼缝。左侧的面甲部分更易受到攻击,因此是完整的,而右侧的面甲部分留有呼吸孔。)</p> <p class="ql-block">(马衔 ,青铜/公元前5世纪/王室军械库藏。伊特鲁里亚军队中有一支轻骑兵,以其机动性为基础,肩负前锋、侦察、护送和追击,以及战后追击敌军等任务。此时的骑兵使用马笼头和马衔,但马镜和马鞍尚未出现。)</p> <p class="ql-block">(笼头 ,镀银铁、热铁/1573年。</p><p class="ql-block">笼头兼具保护马嘴与防止其咬人的功能。此件笼头正面为镂空的狩猎场景,并标有"1573",两个鼻孔之间的隔板上装饰有一只蜥蜴。此类笼头在16世纪下半叶的德意志中部和北部地区较为流行。)</p> <p class="ql-block">(马衔 ,钢/18世纪/王室军械库藏。此件马衔与西欧制品风格迥异,带有阿拉伯特色。)</p> <p class="ql-block">(马面甲 ,镀金、蚀刻钢/1570~1580年/王室军械库藏。此马面甲来自贝加莫的乔万.巴蒂斯塔.罗塔的盔甲套装。罗塔于1574年任曼图亚公国驻法国大使,并于1590年担任威尼斯指挥官。此面甲应为米兰或布雷西亚地区的工坊制作,其特点为鎏金背景上交替出现黑色条带与包含神话形象的圆形蚀刻图案。)</p> <p class="ql-block">(金饰鞍桥(前片) 蚀刻、镀金钢/16世纪/王室军械库藏。此马鞍分前后两部分,采取浮雕和錾刻手法,在卷草纹内刻画了多个战士形象,间之以人面和神话,动物花纹。部件表面部分以大马士革镶嵌法进行了细密的装饰。)</p> <p class="ql-block">(骑士雕像 ,青铜/1世纪/考古学博物馆藏。这组骑士与马的小型青铜雕像于1995年在都灵蒙泰乌达波的考古遗址中出土。两件青铜像组成一位马背上的骑士,其形象可能受到亚历山大大帝的启发。)</p> <p class="ql-block">(蚀刻、镀金钢/16世纪/王室军械库藏 。金饰鞍桥(后片)此马鞍分前后两部分,采取浮雕和錾刻手法,在卷草纹内刻画了多个战士形象,间之以人面和神话动物花纹。部件表面部分以大马士革镶嵌法进行了细密的装饰。)</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此次展览,宛如一部生动的历史长卷,向我们展示了欧洲骑士制度及其物质文化的发展脉络与文化魅力。意大利都灵王宫博物馆及其旗下的王室军械库、考古学博物馆、王室图书馆、萨伏伊画廊和王室徽章收藏等部门,纷纷贡献出珍藏的140件/套精美文物。这些文物涵盖了盔甲、武器、画作和文献等,它们以直观的方式为骑士及其所追求的理想提供了生动的注解。如今,我们常常为骑士赋予浪漫的想象,将他们视为遥远时空中的英雄与向导。然而,在这浪漫的表象之下,那段由斗争、牺牲、光荣与衰落交织而成的厚重历史,或许才是“骑士”一词真正的根基与灵魂。</span></p> <p class="ql-block">(马面甲 ,镀金、蚀刻钢/16世纪/王室军械库藏。这件马面甲来自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圣伊琳娜军火库,并带有该军火库的徽记。表面雕刻有花卉图案,两侧保护马匹脸颊的部分通过小锁链与中心相连。)</p> <p class="ql-block">(马面甲,"城堡大师"/蚀刻钢/17世纪早期/王室军械库藏。这件马面甲属于"城堡大师"工坊制作的盔甲套件。)</p> <p class="ql-block">(骑士的培养,教育。在骑士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骑士从孩童时代起便被送入领主的城堡,学习武艺、文化、礼仪规范等知识技能。他们是骑士们的学徒、仆从和护卫,在艰苦的训练中盼望着成为骑士的那一天。)</p> <p class="ql-block">(册封仪式是骑士的成人礼。仪式前夜,受封者需沐浴更衣和斋戒。经过守夜之后,受封者进行祈祷并宣誓对领主忠诚,领受骑士的权利与责任。随即受封者会接受君主或年长的骑士授予的佩剑与马刺。最后,册封者为受封者点肩,即用剑轻击或轻点受封者的肩膀,宣告仪式完成。)</p> <p class="ql-block">(《大军渡河》 。尼古拉斯.凡.艾克/ 布面油画/约1650~1675年/萨伏伊画廊藏。本作由佛拉芒画家尼古拉斯.凡.艾克创作。他以描绘骑兵、战斗场景以及在广阔风景中休息的士兵而闻名。画面描绘了一支军队、车队和骑兵正在渡河的场景。画中随军出现的妇女和儿童并非特例。在17世纪,军队需要大量的后勤支持,但仅靠士兵无法满足需求,一些士兵的家人也随军同行。妇女们担任厨师或洗衣工,年龄大一些的男孩则充当鼓手、传令兵、仆役或学徒。画面中央,一群骑士和一名妇女正在给马喂水,而在左侧,另一名骑士身穿带有粉色饰带的制服,头戴宽边羽饰帽,似在手持指挥杖下达命令。其身份可能是一位高级军官。)</p> <p class="ql-block">(《圣莫里斯的殉道》。巴托洛梅奥.卡拉沃格利亚/布面油画 /17世纪 /萨伏伊画廊藏。此画描绘了公元286~287年左右,底比斯军团在罗马皇帝马克西米安的迫害下发生的殉道事件。据记载, 底比斯军团由超过6000名士兵组成,指挥官莫里斯是一位英勇强干的领袖,他与同伴在巴勒斯坦皈依基督教。殉道事件发生在阿高努姆(今瑞士瓦莱州的圣莫里斯)附近,当时底比斯军团被召来镇压巴高达人的叛乱。由于期间莫里斯和同伴拒绝向异教神献祭,他们被帝国军队斩首。1434年,阿梅迪乌斯八世建立了圣莫里斯骑士团。1572年,埃马努埃莱.菲利贝托获得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的诏书,将圣莫里斯骑士团与圣拉撒路骑士团合并。)</p> <p class="ql-block">(幼儿园的小朋在老师带领下参观展览。)</p> <p class="ql-block">(虽然不是双休日参观展览的人还不少。)</p> <p class="ql-block">(骑士剑 。镀金钢、烤蓝铁/1625-1650年/王室军械库藏。这类骑兵用剑形制厚重,适合刺击和劈砍。剑身通常为直刃,护手做工精细,为手部提供严密保护。当重骑兵必须面对长枪兵方阵带来的挑战时,骑士们再次选择了此种长剑作为武器。)</p> <p class="ql-block">(剑的构造与谱系。剑是最古老的武器之一,通过金属尖刃以劈、刺两种主要方式杀伤敌人。在欧洲,剑演化出了庞大的家族谱系。尽管结构极其简单,剑却能根据使用者的需求千变万化。)</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骑士制度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日耳曼时代的扈从制度。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日耳曼部族迁入西欧,建立起一系列王国。这些新王国面临着来自阿瓦尔人、斯拉夫人、维京人以及阿拉伯人等势力的重重压力。为了应对这些挑战,自八世纪起,法兰克王国宫相查理·马特推行采邑制,打造了一支以骑兵为核心的强大军事力量。从此,骑士的荣耀之旅正式拉开帷幕。</span></p> <p class="ql-block">(实战盔甲 ,烤蓝钢/17世纪/王室军械库藏。这套盔甲属于西班牙贵族唐·戈麦斯.苏亚雷斯.德.菲格罗亚.伊.科尔多瓦,他在1618年至1633年间担任米兰公国的总督。这套盔甲后来传给了他的继任者唐·迭戈·费利佩·德·古兹曼。盔甲的第一任主人身高约2米,因此这套盔甲的尺寸较大,重量超过30公斤。17世纪初,为应对日益强大的火器,实战盔甲变得愈发厚实沉重。)</p> <p class="ql-block">(仪仗头盔 。鉴刻钢/15/王室军械库藏。这件法国制仪仗头盔做工精美,表面布满用浮雕和雕刻手法装饰的植物和神话人物图样,展现了高超的金属加工技艺。图案出自法国艺术家艾蒂安·德劳内和让.库戎 。)</p> <p class="ql-block">(盔甲套件 ,钢、镀金铜/约1663年/王室军械库藏。这件胸甲保留了前胸、后背和右侧部分的装甲,与马面甲同属一套做工精美的盔甲套装。甲面为钢制,上层为铜镀金浮雕图案。这套盔甲原属卡马尼奥拉伯爵,后由罗伯托·达泽利奥 (Roberto d' Azeglio)捐赠给撒丁国王卡洛.阿尔贝托。这套盔甲最初可能是1663年萨伏伊公爵卡洛.埃马努埃莱二世与法国公主弗朗西斯卡.玛德琳·德.奥尔良结婚时制作的。这一时期,盔甲逐渐退出战场,仅出现在骑士巡游或马术表演等场合。)</p> <p class="ql-block">(赫拉克勒斯功绩纹马面甲 。浮雕、镀金、鉴刻钢/1570-1580年/王室军械库藏。这件马面甲来自一套华丽的仪仗盔甲套装,表面饰有精美的雕刻和浮雕装饰。马面甲上描绘了希腊英雄赫拉克勒斯的十二项功绩中的两项: 击败尼密阿巨狮和九头蛇海德拉。赫拉克勒斯是力量和勇气的典范,因此其形象经常出现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武器装饰中。)</p> <p class="ql-block">(鞍桥部件 。镀金、錾刻钢/1570~1580年/王室军械库藏。这两件钢制马鞍部件以浮雕和雕刻为装饰手法。表面以战士形象为主要装饰,四周以卷轴条带作为间隔,并点缀人面和兽类造型。部分区域采用了大马士革镶嵌法进行镀金处理。)</p> <p class="ql-block">(孩子们在认真倾听老师的讲解。)</p> <p class="ql-block">(仪仗队使用的武器。)</p> <p class="ql-block">(骑士盔甲与马甲 ,浮雕与蚀刻钢/ 约1550年及19世纪增补部件/ 王室军械库藏马甲:马胸甲、马臀甲、马裙甲、马辔、马衔、马面甲、马颈甲、马镜、马刺、马鞍与鞍桥。</p><p class="ql-block">这套由骑士盔甲和马甲组成的装备是意大利布雷西亚的名门马丁嫩戈.德拉.法布里卡, 家族的珍藏。与本次展出的其他源自此家族的藏品一样,这套盔甲由撒丁国王卡洛.阿尔贝托于1839年购得。盔甲的主体部分由德意志的工坊制作,很可能产自布伦瑞克(Braunschweig)。表面的雕刻和蚀刻纹饰是19世纪重新制作的。盔甲的纹饰丰富多样,主要包括藤蔓、盔甲和乐器等,其余表面则布满藤蔓枝叶纹饰。盔甲背面还雕刻有一头背负小塔的大象,这可能是指丹麦的"大象骑士团"。骑士腿部的护甲和马甲的部分装饰为19世纪制作的复制品。19世纪时,将不同来源的盔甲部件重新组合成完整套装进行展示是博物馆界十分普遍的做法,都灵王室军械库在经验丰富的铸甲师乔万尼·穆索内(Giovanni Mussone)的主持下,完成了这套盔甲的修复与重组工作。)</p> <p class="ql-block">(军队的职业化与国家化 ,进入近代,骑士制度以军役换采邑的基本逻辑已被时间侵蚀。君主可以随时收回的采邑成为了骑士世代相传的家业;成为骑士的花销让众多青年宁愿一生成为扈从也不被册封,想购得骑士头衔的资产阶级却都积极踊跃;纳钱代役的骑士人数愈增; 各国君主对建立常备军的渴望。上述原因促成了骑士与骑兵的分离,让骑士退化为一种贵族头衔,逐渐被职业化军队取代。</p><p class="ql-block">雇佣兵是欧洲君主在战时的常用兵源。他们以金钱为原则,但受雇主直接控制,服役期限更长,可以作为常备军。雇佣兵的来源包括没有采邑的骑士和外国士兵。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各势力间的混战导致兵源紧缺,让佣兵团长成为一股重要的政治势力。民兵则是一些共和国建立国家军队的方式,如威尼斯共和国,其民兵制度为共和国的强大奠定了军事基础。)</p> <p class="ql-block">(胸甲 ,蚀刻钢/ 17世纪早期/王室军械库藏。此件胸甲形状简约,贴合人体。胸甲一侧配有枪托,在冲锋时可保持长矛稳定。甲面采用蚀刻和雕刻手法,描绘了天使和龙穿行于树叶之间。领口处的圆形装饰内刻有战士侧面像。</p><p class="ql-block">枪托收起状态)</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荣耀,是骑士一生的追求与答案。他们出身平凡,却在中世纪初欧洲的动荡中崭露头角。他们凭借蛮勇与强力为领主驰骋疆场,为了追求救赎而替教会征战。在刀光剑影的洗礼中,他们锤炼出万人敬仰的名号,最终升华成欧洲文化的精神图腾。从中世纪的法兰克王国开始,骑士们踏上了荣耀之旅的第一步。</span></p> <p class="ql-block">(男童胸甲,烤蓝、镀金钢/约1580~1590年/王室军械库藏。此件胸甲来自一套男孩的盔甲,表面装饰有细腻的金色大马士革镶嵌图案,与钢的青铜色表面形成鲜明对比。)</p> <p class="ql-block">(胸甲 ,烤蓝、蚀刻、镀金钢/18世纪/王室军械库藏。这件胸甲制作于18世纪初盔甲衰落期。钢表面刻有金色的徽章和项链图案。盔甲表面有火枪射击造成的痕迹。)</p> <p class="ql-block">(翁贝托一世仪仗头盔 ,奥古斯托.卡斯特拉尼/镀金铝/1875~1890年/王室军械库藏。这件头盔属于意大利王国第二任国王翁贝托一世。其造型源于1868年建立的胸甲骑兵军团(Reggimento corazzieri)头盔,该军团是君主的专属卫队。直到今天,意大利共和国总统护卫队仍佩戴类似设计的头盔。头盔主体由铝制成,这种金属在当时极其稀有和珍贵。金饰部分由名匠奥古斯托·卡斯特拉尼制作。卡斯特拉尼出生于珠宝和收藏世家,1814年至1830年间活跃于罗马。)</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盔甲套件 ,乔万尼·保罗·内格罗利/浮雕钢/1540~1545年/王室军械库藏。此套盔甲由头盔、颈甲、肩甲和肘甲组成,属于马丁嫩戈家族的"古典风格"盔甲收藏。各个部件通过浮雕工艺塑造出极富想象力的造型:头盔上描绘了一条海豚和法翁的面孔﹣﹣法翁是罗马神话中半人半羊的畜牧之神,其形象被用作冠饰;肩甲上饰有狮头;肘甲上再次出现法翁形象;颈甲中央则以一个女性头像作为主要装饰。此类深受古典文化影响的盔甲在文艺复兴时期得到了极大发展,主要用于主题比武大赛、马上芭蕾和其他结合军事竞技与古典幻想的表演活动。这套盔甲应是米兰铸甲师乔万尼.保罗.内格罗利工坊的作品。)</p> <p class="ql-block">(邦康帕尼家族纹章胸甲 ,"宝珠大师" /蚀刻、镀金钢/16世纪/王室军械库藏。16世纪末,意大利布雷西亚的许多盔甲工坊大规模生产此类的胸甲,再由工匠根据客户需求进行定制装饰。此件胸甲上刻有飞龙图案,即博洛尼亚的邦康帕尼家族的纹章,表明此盔甲可能为该家族所有。"宝珠大师"是16世纪末活跃于意大利伦巴第地区的一位佚名铸甲师,这个名称源于其制作的胸甲上常见的王权宝珠徽记。王权宝珠为一个顶部有十字架的球体,通常与权杖共同构成王权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亨德里克·凡登博格肖像》 保罗.庞提乌斯雕,安东·凡·戴克原作/蚀刻版画 /1625~1650年/萨伏伊画廊藏。此版画以安东尼·凡·戴克为西班牙陆军将领伯爵创作的肖像为底本,原画收藏于马德里的普拉多博物馆。本作属于当时描绘三十年战争期间著名军事人物的大型系列版画之一。亨德里克·凡登博格是三十年战争期间的重要人物,曾担任西班牙陆军将领。)</p> <p class="ql-block">(画布上的盔甲 ,画布上的盔甲不仅宣示着像主的权势与财务,还着考据意义。精细的盔甲往往有着对应的实物供画家参照。对于像主和所有者来说,这些华美的盔甲也有着特殊的个人含义。这类肖像画的魅力绵延不断,在维多利亚时代的"中世纪热"中迎来复兴,连维多利亚女王的丈夫阿尔伯特亲王也染上了这股热潮。)</p> <p class="ql-block">(《法王路易十五肖像》 ,让.巴蒂斯特.凡.卢/布面油画/1723-1725年/萨伏伊画廊藏。这幅肖像画描绘了约15岁的路易十五,是让.巴蒂斯特.凡.卢本人为路易十五创作的众多官方肖像副本之一,母本现藏于凡尔赛宫。萨伏伊画廊中的这幅作品很可能是国王送给外祖父维托里奥·阿梅迪奥二世的赠礼。与凡尔赛宫的原作相比,这个版本中路易十五的右手没有放在权杖上,而是掌心向上,象征其广阔的领土。)</p> <p class="ql-block">(虽然战场上已不再有骑士的英姿,但他们超凡的魅力早已突破时空限制。骑士成为了一种文化图腾,在大众的集体意识中继续驰骋。我们学习他们的风尚,研究他们的武艺,通过创作、挪用、解构等方式为骑士续写新的传奇。让我们反观自己的时代,从流行文化中反观自身,重新发现脑海中奔腾的骑士。在永恒中驰骋,流行文化中的骑士。)</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剔除了中世纪特有的偶然因素之后,骑士精神已然成为人类进步的最高贵、最辉煌的宝贵遗产之一。2024年巴黎奥运会开幕式上,一位身披银色铠甲的女骑士惊艳了全世界。她以圣女贞德和塞纳河女神塞夸纳为原型,成为东道主法国巴黎的象征,迎接来自世界各地的运动员。从中世纪的粗蛮战士,到女性力量、城市象征和奥运精神的载体,骑士已在荣耀之路上奔腾了千余年。在这条征途上,辉煌与落寞交织更替。骑士从古老的战场消失,却在绵延的文化中获得新生,成为欧洲文化的精神图腾。也许,尘世的荣耀转瞬即逝,但一段永远向前的历史,一种感召后世的理想人格,才是这段伟大征途尽头永恒的光荣。</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