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秦东一牛气自华(纪实文学)</h3></br><h3>——记陕西著名书画艺术家牛力先生</h3></br> <h3>关西三杰刘程陈,秦东一牛气自华。</h3></br><h3>这是挂在牛力先生书房西墙上的一幅木刻对联。</h3></br><h3>关西三杰刘自犊、陈少默、程克刚,均在书画领域造诣不浅,20世纪陕西书坛代表书法家,堪称一代大师。刘自犊是现代蜚声海内外的“篆书大家”,以大篆为主体,兼有隶书和行草,作品形式以对联居多,书风苍雄老辣,骨气非凡;陈少默以诗文、书法及书画鉴定享誉于世,作品以行隶为主,行书柔中寓刚、清新雅逸;程克刚以小篆和魏碑行书见长,作品以对联及条幅为主,篆书修长圆劲、造型奇特,行书方圆有度、潇洒流畅。</h3></br><h3>“秦东一牛,指的是我牛力,王振华。我那敢自称秦东一牛呀!这是学生编的对联,雷晓萌写的字。学生抬举我哩,不能相比,学生刻了拿来,挂到书房。不怎么宣传,自己心里知道就对了。”先生笑呵呵地讲解。</h3></br><h3>2024年12月12日下午,我与市作协副主席兼秘书长刘平安专程到渭南高新区政和苑小区拜访著名书画艺术家牛力先生,欣赏书画作品,畅谈艺术人生……</h3></br> <h3>上篇:多彩人生路</h3></br><h3>人生之路没有固定的模式,但总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路;每个人的生活都是独一无二的,最重要的是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和方式,活出真实的自我。</h3></br><h3>“我的人生可谓丰富多彩、曲折坎坷,工农商学兵政都曾经历过。”</h3></br><h3>牛力先生已91岁高龄,鹤发童颜,声如洪钟,身材魁梧,步履稳健,穿一件麻灰色汉服上衣,黑色裤子,方口棉拖鞋。</h3></br><h3>“身体好着呢,内脏啥都没麻达,就是脚步不怎么利索了。那几年是篮球队主力队员,腿脚有点伤。”坐在沙发上,先生笑呵呵地讲。</h3></br><h3>“头一次来吧?”先生上下打量着我,“喝茶,来者都是朋友。”</h3></br><h3>刘平安老师得空常来拜访先生,他们自然熟知。</h3></br><h3>得知我们要为他写篇文章,先生情绪高涨,挪了挪身子,清了清嗓子,娓娓而谈。</h3></br> <h3>1.两进商店当学徒</h3></br><h3>牛力先生家教很严。父母从小就教育子女,诚实守信,行善积德。爷爷辈兄弟三个,父亲辈是独生子,而到牛力这一辈姊妹7个。儿女多农家供养不起,完小上到3册时父亲就把牛力送到商店当店员。</h3></br><h3>父亲心想在渭南给娃找个事干,谁知送到了西安。</h3></br><h3>在西安商店扛麻包,牛力当时只有13岁,抬不动人家就收拾,后来到厨房烧火做饭。在家里没做过饭,厨师炒瓢一动,牛力风箱一拉,烟灰落到炒瓢上。掌勺的厨师操起铁勺就朝牛力身上打。那时牛力真是厉害,竟独自从西安(好像是骡马市)跑回渭南石佛村。父亲很严厉,牛力回村后不敢进家门,躲到邻家的瓜棚里。母亲知道后放声大哭,托人把牛力叫回家。送进学校,继续上学,直至完小毕业。</h3></br><h3>1947年下半年牛力二次进商店当学徒。</h3></br><h3>“这么好的学生不来上学有些可惜!”班主任老师深感痛惜。</h3></br><h3>1950年,部队在故市东门口广场招兵。老师立即通知牛力参加考试,结果考上了。商店老板赶紧把父亲叫来。父亲坚决不准去,硬是把牛力从招兵现场拉走,送回商店。</h3></br><h3>人虽在商店呆着,心早已飞到远方。1951年,父亲托人把牛力调到蔺店供销社。当年5月,得知大荔炮校在渭南六股泉招生,牛力瞒着家人徒步到渭南参加考试,结果又考上了。</h3></br><h3>考上大荔炮校,父亲也就不再阻挡。</h3></br><h3>牛力如愿参军入伍。</h3></br> <h3>2.破获两起大案</h3></br><h3>1955年,国家开始实行兵役制,牛力复员回乡。</h3></br><h3>“部队上有政策,从哪来到哪里去。参军之前就在商业上。过去店员也算是工人,一块回来十几个就我一个安排了。”牛力先生兴奋地讲。</h3></br><h3>牛力被安排到当时的渭南县城关干部销费社。在部队时牛力已是团员,作为人事干部被抽调到城关区审干。彼时的城关区管辖白杨、双王、程家、城郊5个公社。街道办一个干部有人命案。审查中发现,案情复杂,疑点颇多,1个人命竟变成了13个人命。城关区领导把案子交给牛力查办。接手后,牛力重新调阅卷宗,深入走访调查,历时30多天,结果一个人命都没有。</h3></br><h3>案件汇报时,主管城关区的县委常委赵庆华是渭南县检察院检察长,对牛力很是赏识,当即将其调到检察院。牛力年仅二十四五岁,而检察院大都是五六十岁的老干部。</h3></br><h3>后来,牛力又查办了另一个大案。</h3></br><h3>一个判了20年押解到新疆的案犯不服上诉。领导又将案件交由牛力查办,调查的结果是:此人根本没有参与案件。事实澄清后,从新疆释放。</h3></br><h3>短短的时间内迅速破获两起大案,省上让总结经验,把这人报上来。</h3></br><h3>1958年,全国大炼钢铁、大办工业,组织上当即把牛力调到工业上去了。</h3></br><h3>3.命运轨迹周折多变</h3></br><h3>调到工业办后,牛力被抽调筹建庆华造纸厂。</h3></br><h3>庆华造纸厂位于城区三马路东头,生产生活用纸。造纸厂建成后,牛力先后担任供销科长、副厂长。几年后,牛力调到纺织厂。期间采写通讯报道,被多次评为优秀通讯员。</h3></br><h3>牛力不安于现状,积极寻求突破口,后来考上西北政法学院。接到录取通知书后,单位却不让走。考上了没能去上学,心里总是不踏实。到了第二年,经询问,只要愿意上,学校仍然接收。牛力毅然离开单位上西北政法学院深造。</h3></br><h3>牛力到政法学院报到后,被选派到法律系,并担任了系学生会团支部书记。</h3></br><h3>毕业时牛力被留校。当时正值国家困难时期,学校统一放假。回家后,父亲说,你回来咋弄?当时虽说带70%的工资,可呆在家里也不是个事。父亲老是说这样咋办呀?看到父亲整天发愁的样子,牛力又回到了渭南。</h3></br><h3>恰好这时渭南地委刚成立,牛力被推荐专门写材料,安排在团地委,几年后从地委干校回到地委办公室直至退休。</h3></br><h3>从商店到部队,部队回来安排到城关区县联社抽调审干,后调到检察院,从检察院到工业办,再到造纸厂、纺织厂,上西北政法学院,回到渭南到地委工作。</h3></br><h3>十多年间,牛力的命运轨迹周折多变。</h3></br><h3>4.改的写,主动写,不写</h3></br><h3>“改的写,主动写,不写,这是我写字的原则。”先生稍加思索,为我们讲述了三则鲜为人知的故事。</h3></br><h3>有一年在山西阳泉搞笔会,活动结束时有个大老板人模样的人在几个保镖的簇拥下走过来,开口就说,“事业成败靠运气,不要狗眼看人低。只管写,钱不是没问题。”</h3></br><h3>先生看了看,用试探的口吻说:“看得出,你确是经历了千辛万苦,如今把事干成了,了不起。你看这样行不行?”</h3></br><h3>“你说!”老板快人快语。</h3></br><h3>“饱经风霜成铁汉,不招人嫉是庸才。饱经风霜,经过磨练成了铁汉子,钢铁般的人,没人嫉恨你,说明你没本事。饱经风霜成铁汉,不招人嫉是庸才。”</h3></br><h3>听后众人拍手称赞!</h3></br><h3>有一年,先生在北京植物园搞展览。植物园看馆的年轻人是北京市人,先生曾给他写过好几幅,后来又找先生要写“君临天下”几个字。先生看了看,直摇头。</h3></br><h3>“虽然是家国情怀,传播精神文明,美化人民生活,但有些内容是不能写的。君临天下这几个字不能写!”回想往事,先生语气依然坚定。</h3></br><h3>还有,先生的“寿”字写得的好!</h3></br><h3>先生曾在团地委工作。20世纪80年代初期,先生主动提出,无论年龄大小,给团地委干部每人写个寿字。</h3></br><h3>“还有一件事,让我深受感动,至今难忘。”先生接着讲。</h3></br><h3>有个叫小六的姑娘在北京郊区农业大上学,有一天她带了五六个同学来写字。</h3></br><h3>按当时的价格,先生写一幅字500元,至少也得300元。</h3></br><h3>姑娘说,“我叫小六,我爸60岁时生了我,现在供我上大学,我想让你给我爸写幅字,我没那么多钱,能不能便宜点。”</h3></br><h3>“分文不取!”先生站起身,右手猛地一挥。稍倾,缓缓坐下,语气温和地说:“你想想看,快80岁了,还供养女子上大学,娃感念父母之恩,我咋能要钱呢?”语毕,先生靠在沙发上,竟掩面抽泣。</h3></br><h3>童心不泯,真诚善良!</h3></br><h3>先生的举动让我们震惊,也让我们读到了先生柔骨侠肠的一面。</h3></br><h3>5.生活偶得</h3></br><h3>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先生总结出了书法“五十六字歌”:点横竖撇挑提捺,字形结构记心间,轻抛鸿毛重万钧,细如发丝粗如椽。疏若孤雁行太空,密似繁星布满天,急作猛浪流星奔,缓把罗敷伫凝观。</h3></br><h3>这是先生书法艺术的结晶,也是先生几十载艺术实践的理论升华。</h3></br><h3>谈到多年来的生活感悟,先生意味深长地讲:“兴趣要浓,持之一恒,博采众长,精益求精;生活是源泉,激情是动力,个性是生命。”</h3></br><h3>先生笑着解释道:“干任何事情,首先兴趣要浓,兴趣不浓不行,没有爱好不行,有了爱好还必须持之以恒。博采众长、精益求精是写字进步的必由之路。兴趣要浓,持之以恒,博采众长,精益求精,这是我总结的学术感悟。”</h3></br><h3>生活是源泉,激情是动力,个性是生命,没有个性就立不起来。这本书,把名字盖上,谁都认不得谁,一模一样的,所以个性是艺术的生命。</h3></br><h3>还有,信念人生之柱,知识成功之桥,勤奋财富之源,健康创业之本。</h3></br><h3>无需无求,无忧无愁,不用扬鞭自奋蹄,一把青草乐悠悠。</h3></br><h3>乐哉,悠哉,难得糊涂!</h3></br><h3>图片来自作者</h3></br> <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7f6uNDjyrRwCsNI9YbbggQ" >查看原文</a> 原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