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秦香莲的思维定式</p><p class="ql-block">夫妻情分,做到陈世美与秦香莲的程度,索性不如将单身进行到底。</p><p class="ql-block">陈世美是忘恩负义男人的代名词,尤其用来指忘恩负义先行毁约负情的丈夫。秦香莲则是我见犹怜的佳妇,是遭到抛弃的贤良女眷。中国传统文化和道德积淀决定了丈夫发达却抛弃发妻是不对的,尤其飞黄腾达还另择高干子女重婚,还对发妻暗下毒手,更是罪不可赦。加之朝廷执法严厉,整风运动打击高层犯罪正是时候,于是陈同学万事皆空了,虽然死后倒是名垂千古,可惜臭名而已。</p><p class="ql-block">当时没有记者采访,不知道秦香莲同学看到铡刀下血淋淋的陈世美,做何感想?如果她爱他?如果她不爱他?</p><p class="ql-block">斗胆推测一下,也许陈秦二人的不幸,更多在于秦香莲,而不是陈世美?</p><p class="ql-block">敢肯定的是,秦香莲同学没有学过博弈论。状告陈世美,原本就是双输的结果。假设她不爱他,何必闹腾?弄点青春损失费,好好安身立命过日子。反正她起初嫁给他,并没有打算赌个小概率事件,做宰相夫人,只是希望男耕女织安分生活。如果不爱,陈世美、李世美、王世美似乎没有啥区别。有了青春损失费做第一桶金,生活只会越过越好。如果秦同学爱陈同学,又干啥闹腾?不是说爱他只要他幸福吗?她帮他侍老养小供他读书赶考,不是希望他有升迁提拔机会?或者功成名就荣华富贵?现在通过勤奋读书,陈同学得到了上级提拔和垂青,何必因为他没有分享自己的劳动成果给老婆,独吞了军功章,就非要死要活状告高级法院?弄得深爱的人丢官丢命遗臭万年?秦香莲开始明显社会心态不好,后来心理承受能力欠缺。</p><p class="ql-block">假设不提爱或者不爱的问题,可能秦同学觉得背信弃义属于道德问题,一定要讨个说法,那么这番道理却也难让人想通。状元是人家陈世美考来的,为什么非要把功劳收益和秦同学平分?随着读书和自我学习的不断深入,所有善于思考的人都会发现自己的思想意识和评判水平不断上升,自己的兴趣和话题也在不断地转移和拓展。善于思考钻研的陈世美和从来不看书读报的秦香莲无疑会产生知识分歧和思维障碍,很难产生平等交流和共鸣。换句话说,有时候思维和生活层次一样是有钢性的,只能上,不能下。</p><p class="ql-block">感情永远都是见异思迁的。所谓感情,大概就是人孤寂时刚好两个人可以做伴,由是所谓日久生情。但是思想共鸣,却是真正可以产生相互吸引,引以为思维融通的知己和伴侣,通常不会因为时间和距离受到影响。小秦目不识丁,也不善思考,很可能和院士级别的陈世美缺乏共同语言,加之时间和距离冲淡感情,从而婚姻破裂。</p><p class="ql-block">如果不能比翼齐飞,那么秦香莲同学要好好反省一下,是否自己思维和意识上的创新意识缺乏?需要能力的再培养?但凡男人娶了自己就要男人死活负责到底,只会让那男人越走越远或者走到山穷水尽。夫贵妇荣是千古不变的真理,哪怕全世界人民和真理都站在秦香莲这边,也终究不能推倒秦香莲同学变成了寡妇的不变事实。争来争去,真理是从公主那里抢来了,可是一个死的老公真的不如一只活着的小猫能带给秦香莲同学快乐。毕竟我们不能要求男人们不进步,我们只能要求自己和自己的男人保持同速进步。如果守不住,就放手好了。讲理需要付出代价,对一个让你伤心的人,何必纠缠过多。你为他付出得已经够多了,何必再多花心力在不值得的人身上,一个鄙视的眼神也不要给他。</p><p class="ql-block">秦同学要明白,真正能对自己负责和可依赖的,只有自己。如若万一发生突变,是如何让自己摆脱阴影,如何过得好,而不是打击报复搞垮搞臭负心汉。自己过得好才是生活真谛,时代越来越真实,何必楚楚可怜让自己接受怜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