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前沿之声,启迪教学新思——第六天上午培训手记

惊梦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云泊酒店三层会议室,我迎来了培训第六天的学习,陕西学前师范学院赵大洲教授的讲座,为我高三化学教学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p><p class="ql-block"> 赵教授以“钱学森之问”开场,瞬间抓住了大家的注意力。这一问,也让我反思自己的教学,是否真正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探索精神。</p><p class="ql-block"> 讲座中,赵教授对新时代化学的剖析,让我对化学学科的价值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化学作为科技进步的推动力,在药物创新、新材料研发和能源转换技术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就像纳米材料,其独特性质为电子、医药等领域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在社会发展层面,无论是新能源开发,还是医药健康保障,化学都扮演着关键角色。这让我意识到,在教学中要多引入这些实际应用案例,让学生明白化学的实用性,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p><p class="ql-block"> 在谈到化学研究新方向时,赵教授介绍的纳米技术与材料科学、信息化学与大数据等内容,让我大开眼界。这些前沿领域的知识,虽然超出了高中化学的范畴,但可以作为拓展内容,激发学生对化学未来发展的向往。比如,利用大数据技术分析化学反应数据,能加速新药发现,这一过程体现了化学与多学科交叉融合的魅力,也为我开展跨学科教学提供了思路。</p><p class="ql-block"> 化学教育改革是此次讲座的重点,也是与我日常教学关联最紧密的部分。在教育理念更新上,强调跨学科融合、实践与理论并重以及创新思维培养,这与当下教育改革方向高度契合。在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方面,跨学科课程设计、互动式教学以及数字技术的应用,都给了我很多启发。我计划在今后的教学中,设计一些融合物理、生物知识的化学课程,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同时,利用虚拟实验室软件,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化学实验过程,弥补学校实验设备的不足。</p><p class="ql-block"> 此外,赵教授关于化学与社会发展关系的讲解,让我明白化学教学不能脱离实际。化学工业对经济的贡献、化学产品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化学安全与公众健康的联系,都是很好的教学素材。我可以引导学生关注这些方面,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科学素养。</p><p class="ql-block"> 赵大洲教授风趣幽默的讲课风格,让原本可能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他的讲座不仅丰富了我的知识储备,更让我明确了高三化学教学的改进方向。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会将这些所学运用到课堂上,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同时,也为他们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