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步漫游瘦西湖

王一峰

<p class="ql-block">  从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杨州”的诗句中,我们可以推断出楊州在农历三月的风景之美,是迁客骚人的心仪之地,为此前几天我同友人一同去扬州游览,领略了古城瘦西湖的湖光山色。</p><p class="ql-block"> (一)争奇斗艳万花园</p><p class="ql-block"> 我是从北门入园西门出园的,进园后首先跳入眼帘的是马路对面大明寺内的栖灵宝塔。</p> <p class="ql-block">绣球花</p> <p class="ql-block">罗城花园,牧童与老人。</p> <p class="ql-block">铁线莲</p> <p class="ql-block">拥抱春天</p> <p class="ql-block">芍药</p> <p class="ql-block">大型盆景</p> <p class="ql-block">(二)五亭桥</p><p class="ql-block"> 别名莲花桥,因为从天空俯視五座亭子犹如一朵盛开的莲花,是中国古代十大名桥之一。</p><p class="ql-block"> 该桥始建于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全长58米。它集北方桥梁之雄伟和南方桥梁的秀丽于一身,成为力与美的完美结合体。</p><p class="ql-block"> 每当月圆之夜,十五个桥孔各含一月,湖水荡漾众月爭辉,如梦似幻。</p> <p class="ql-block">  这是乾隆的小舅子高恒为迎接乾隆的到来而修建的。</p> <p class="ql-block">游客摩肩接踵</p> <p class="ql-block">(三)二十四桥</p><p class="ql-block"> 現在我们所看到的二十四桥是新造的单孔拱桥。桥长24米,宽2.4米,汉白玉栏杆24根,台阶24级,白天远看如玉带飘逸夜晚看似白龙卧波,站在桥顶可眺望熙春台望春楼等古建筑。</p><p class="ql-block">从杜牧的诗句“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中,可以证实該桥在唐代就存在,传说有24位美女于桥上吹箫而得名。后来不知何时被毁,現在再次复建。</p> <p class="ql-block">熙春台</p> <p class="ql-block">“春台祝寿”四个字记载了乾隆曾在此为他的母亲祝寿。</p> <p class="ql-block">(四)白塔</p> <p class="ql-block">  白塔始建于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是一座藏传佛教中的喇嘛塔,塔高28.5米。给人一种窈窕如瓶的美感。</p><p class="ql-block"> 它起源于1780年乾隆第六次南巡,当他游览了瘦西湖后发出“斯景颇类琼岛(指北海公园),惟少白塔耳”的感叹。上有所好下必行之,于是楊州盐商集资在1784年开始建造这座砖塔,外表粉以白色,顶上冠以铜葫芦,翘角装上风铃,远眺甚是秀美玲珑,在春日的阳光下熠熠生辉。</p><p class="ql-block"> 可惜塔造好后乾隆再也没有来过楊州。</p> <p class="ql-block">白塔晴雲</p> <p class="ql-block">(五)盐商</p><p class="ql-block"> 瘦西湖原本是京杭大运河的一条支流,只因河网错纵风景秀丽,楊州的盐商纷纷在此建造亭台楼阁以博取皇上欢心,平时自家亦可享乐。</p> <p class="ql-block">框景</p> <p class="ql-block">  当年熬盐的铁锅,每一口锅在衙门都有备案,方便收税。</p> <p class="ql-block">  楊州,这座马可.波罗曾到访过的历史文化名城,无论是气势恢宏的运河博物馆还是历史悠久的个园及东关街,一年四季都是人流涌动热闹繁华,所以有“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杨州”一说,我们一定要去玩一次,但如果到了楊州而没到瘦西湖则等于没来过楊州,因为瘦西湖及其旁边的大明寺,浓缩了楊州这座盐都千百年来的城市历史文化。</p> <p class="ql-block">马可波罗</p> <p class="ql-block">END</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