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结束寒山寺的游览,我们乘车去定慧寺路的“好福记”餐馆用午餐。餐后步行十来分钟就来到了平江路南入口。</p> <p class="ql-block">平江路位于苏州古城的东北角,它南北走向,南起干将东路,北至白塔东路和东北街相接,古名叫做"十泉里"。尽管苏州古城拥有2500多年的历史,但在地道的苏州人心目中,平江路才是老大,苏州古城只能算得上是老二,所以在苏州民间有这样一种说法:“先有平江路,后有苏州城。”</p> <p class="ql-block">在平江路南入口有一块石碑——200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苏州平江路是当年唯一一个获奖的街区。</p> <p class="ql-block">刚刚在平江路上行走不到1分钟,我就看见这里有一块非常重要的石头,是北宋时期的一幅地图,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张城市石刻地图。图上绿色区域就是现在的平江路。当时整个苏州被称作平江府,所以现在能够代表宋朝时期苏州风貌的这条街就叫做平江路了。整条平江路全长1.6公里,现在仍然保留着宋朝时期河街相邻,水陆并行的双棋盘格局。</p> <p class="ql-block">它还有一个非常特殊的身份,中国大运河遗产点。</p><p class="ql-block">这里曾是苏州城内重要的粮仓中心和漕运集散地。大量的丝绸、茶叶、稻米通过面前的这条平江河走向全国。</p> <p class="ql-block">漫步平江路,它宛如一幅徐徐展开的江南画卷,每一步都仿佛踩在岁月的痕迹上,平江路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世人的目光。一眼望去我清晰地看到,江南的独特风貌依然如初。那粉墙黛瓦、小桥流水,无不诉说着古老的故事。街边的垂柳依依,随风轻舞,仿佛是岁月的使者,温柔地注视着来来往往的行人。</p><p class="ql-block">平江路纵横的街巷,布满历史痕迹的古桥,还有众多带着人文记忆的古宅、古井、古树、古牌坊,星星点点地散落在各条古巷之中,就像一座没有围墙的江南文化博物馆,诉说着千年的平江故事。</p> <p class="ql-block">现在我见到的石板桥叫思婆桥,唐朝的时候在桥的西面有一座寺庙叫资福寺,所以平江图上这座桥也叫寺东桥。寺中的尼姑经常在桥上走,百姓也称尼姑为师婆,所以这座桥就叫做师婆桥。由于在吴语中si shi 是不分的,所以传着传着也就成了思婆。</p><p class="ql-block">我走上桥去,只见花岗岩的桥面被岁月打磨得发亮,散发出一种古朴的气息。河岸边,一排排古建筑鳞次栉比,斑驳的墙面上还留着昔日的痕迹。</p> <p class="ql-block">思婆桥后面是寿安桥。宋代《平江图》记载:平江路北段有资寿寺,其位置在钮家巷附近。该寺后方曾有一座桥,最初称“寺后桥”,清初改称“资福桥”,同治年间定名为寿安桥,沿用至今。</p> <p class="ql-block">桥西侧的钮家巷内有一个苏州状元博物馆,是由曾经举荐过林则徐的清代乾隆年间状元潘世恩的宅子改建而成的。</p> <p class="ql-block">苏州状元博物馆主要介绍以潘世恩为代表的整个独具特色的姑苏状元群体,展出与苏州状元文化相关的珍贵文物;陈列与苏州历代状元文化相关的珍贵文物;引入以主题信息传播的展示理念,通过苏州状元文化的展示,传颂苏州历史文化中厚德善学的典范。</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i style="color:rgb(176, 79, 187);">潘世恩状元像</i></p> <p class="ql-block">中国古代自隋朝创立科举制度以来,历代状元有姓名可考者共有592人。这一数据涵盖了从唐高祖武德五年(公元622年)到清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前后经历一千二百余年的科举历史。苏州一共出过54位状元,是妥妥的状元故乡啊!</p> <p class="ql-block">漫步于平江历史街区,仿佛置身于一幅流动的山水画卷之中。小桥流水,枕河人家,每一处都透露出古朴的气息。而那弹石路面,更是让人仿佛穿越回了遥远的古代,感受那古老而淳朴的生活气息。</p> <p class="ql-block">这座廊桥是平江路上面独树一帜地存在,它名字很有意思叫雪糕桥。不是用来吃的,而是跟一位孝子有关。在二十四孝故事中就有关于他的记载。</p><p class="ql-block">故事的主人公姓张,家境贫寒,做一点小生意谋生。他的母亲是一位古稀老人。张孝子每天做完生意之后,都要去观前街买一块松糕给母亲吃。但是这一年寒冬腊月,下了十几天的雪,这生意做不成,家里断了粮,母亲又生了病,躺在床上嘴里嘟嚷着要吃糕吃糕。张孝子只能出门寻找办法,由于路太滑了,走在桥边不小心摔了一跤,啃了一嘴的雪,虽然透心凉,但味道微微甜。于是他抓了两把雪夯实之后带回去给母亲。母亲吃完之后连说好糕好糕。而且吃完这个之后,母亲的病竟然神奇地好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i style="color:rgb(176, 79, 187);">雪糕桥</i></p> <p class="ql-block">这件事情感动了观音,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就把桥称做雪糕桥,还在桥上建了一座观音堂。现在这座观音堂已经变成了中国福利彩票销售点,这观音堂里卖彩票这一现象,我觉得它既是社会压力催生的新型消费文化符号,也是公益事业拓展场景的探索尝试,是多重社会文化现象的碰撞与融合。</p> <p class="ql-block">雪糕桥过后有一条岔路叫中张家巷,这条巷子里藏着免费参观的苏州评弹博物馆和中国昆曲博物馆,如果要看演出还是要收费的。</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176, 79, 187);">在与大儒巷桥头交叉处有一漱石泉,上书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超过百年应算古井了。</i></p> <p class="ql-block">从两馆出来,继续沿平江路往前走一点点,就是平江路第一个打卡拍照墙——“苏州”。</p><p class="ql-block">先来看这个“苏”字,最上方像一把宝剑。古时候这块地方是吴国首都,而吴国的冶炼技术非常好,所以宝剑代表着苏州2500多年的悠久历史。这一横正当中是拱起来的,代表的是一座小桥,下方有一艘小船。因为苏州被称为东方威尼斯,古代这里是以舟代步,所以苏州是一处桥多水多、历史悠久的江南水乡。</p> <p class="ql-block">青石桥(在宋代《平江图》上被标注为苏军桥)是主路上一路走来第一座石拱桥,站在桥上看两岸美景,小桥流水人家尽显春意盎然。临水而立的木格花窗半掩着,透出屋内评弹艺人的三弦琴声。</p> <p class="ql-block">桥的两边坐落着苏州清代两大望族的府邸,分别是“贵潘”和“富潘”。东侧卫道观前的潘府原先的主人叫潘麟兆,潘家到底有多富,就这么形容吧,姑苏一座城,潘氏占一半。袁世凯的女儿也是嫁到他们家的。</p><p class="ql-block">潘府现在已经是城建博物馆了。馆内展厅多样,有城纪千载、现代苏城、城市生长等,可以深入了解苏州的历史和文化。这里不仅有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还有互动体验可以参与,让游客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增长知识。</p> <p class="ql-block">桥的西侧是南石子街,在这个街上有一个探花府,是清代探花郎潘祖荫的故居,潘祖荫是刚才所提到的状元潘世恩的孙子。潘世恩这一脉一共出过1个状元、2个探花、8个进士、16个举人。</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i style="color:rgb(176, 79, 187);">探花府</i></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众安桥跟小新桥的交汇处,三步两桥是江南地区特有的双桥结构。</p> <p class="ql-block">今天虽然是星期二,但街上的游客络绎不绝、熙熙攘攘。人群里不少年轻姑娘身着飘逸汉服,衣袂飘飘,仿佛从古画中走来。举手投足间尽显典雅韵味,自信地在平江路上“招摇过市”,成为街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p> <p class="ql-block">现在我身后的是平江路的第二道双桥景观,朱马交桥跟通利桥。这座通利桥你们觉不觉得有一点奇怪,它跟别的桥不太一样,不是对称的。通利桥西边的菉葭[lù jiā]巷,原先巷内有一个河道,和整个平江河成十字交叉,后来在上世纪1958年的时候,这个河道被填没了,现在只成丁字交叉了。为了方便船只的转弯停泊,特地把原先的河畔挖了一部分,变成了现在的河湾。所以通利桥这个名字也就不难理解了吧。</p> <p class="ql-block">苏州苏扇博物馆文创店成立于2010年,是一家由香洲扇坊发起并经江苏省文物局批准成立的民办博物馆。它以收藏、保护、欣赏、研究及教育为目的,致力于苏扇文化的传承与发展。</p> <p class="ql-block">馆内收藏了众多古今名家的扇子作品和扇手工艺品,包括成扇、刻扇骨、檀香扇、团扇等,以及与扇相关的扇坠、扇袋、扇箱等配件。此外,还有古代制扇工具、图书、报刊和影像资料,全方位展现了苏扇的艺术风貌和特色。</p> <p class="ql-block">参观苏州苏扇博物馆,不仅可以让大众了解苏扇的历史和文化,还能欣赏到各种精美的扇子作品,是一次难得的文化体验之旅。无论是扇子的制作工艺还是设计创意,都让人大开眼界。</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176, 79, 187);">这几把扇子,每把都要2000元左右</i></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i style="color:rgb(176, 79, 187);">中间这把紫檀大宫扇要5800元</i></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i style="color:rgb(176, 79, 187);">每把缂[kè]丝团扇要950元</i></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i style="color:rgb(176, 79, 187);">每把折扇要450元</i></p> <p class="ql-block">友苏美术馆是由画家谢友苏创办于2013年的一家美术馆,他主要是描绘江南百姓的市井生活,人物朴实向善,幽默而又充满生活情趣。形式是写实的,但是表情动作都比较夸张,有独特的风格。</p> <p class="ql-block">洪钧故居位于悬桥巷29号。洪钧是清末的一位外交家,也是一位状元郎。但是更有名的是他的小妾赛金花,因为会德语,劝阻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不要滥杀无辜,保护了北京市民,被称为“护国大娘子”。</p><p class="ql-block">话说当年洪钧在服孝期间结识了苏州名妓赛金花,两人初遇时,洪状元已经49岁了,而赛金花才13岁,还不是中国十大名妓的当选人。但就这样的一段忘年恋情,让赛金花摇身一变,从青楼名妓成了大清状元的第三房姨太太。洪钧对赛金花有情有义,不但带她一同出使欧洲,当年还专门给赛金花造了房子。在下人的眼里,赛金花是个温和善良的人,丝毫没有转型不成功女人的那种尖酸与刻薄。1890年的盛夏,周游完四国的洪钧带着已经名声大噪的赛金花回到了苏州,这次他们住进的是悬桥巷29号——状元府第。洪钧55岁去世,赛金花刚19岁。她就搬离了这座曾经给过她无数美梦的老宅院,去了上海,重操旧业,摇身成为一代晚清名妓,最终取得中国十大名妓排行榜第九的位置。</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i style="color:rgb(176, 79, 187);">洪钧状元</i></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i style="color:rgb(176, 79, 187);">赛金花</i></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i style="color:rgb(176, 79, 187);">洪钧和赛金花的结婚照</i></p> <p class="ql-block">沿着河边漫步,街边小店飘来阵阵香气。酸梅汤、桂花糕、酒酿丸子、海棠糕……每一样都让人垂涎。老板们操着地道的苏州话,笑着招呼客人。</p> <p class="ql-block">在平江路处处可见精致的门楼砖雕。一些老宅改建成了特色店铺,古朴中透着现代气息。这不在平江路的果冻河旁就有家人气很旺的沈万三江南卤味店。</p><p class="ql-block">春暖花开,正是踏青好时节。沈万三江南卤味店,据说始于明朝,以其独特的江南风味,吸引了众多游客驻足。店铺的古色古香装修风格,与周边的小桥流水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别样的氛围。</p> <p class="ql-block">他们店主打的发财猪脚,菜肴分量十足,口感软糯,每一口都能感受到满满的胶原蛋白。店家还贴心地提供了一次性手套,让游客在果冻河边享用时更加方便。</p> <p class="ql-block">另外主打的老卤鸡爪也不错。鸡爪经过精心卤制,味道浓郁,有辣味和原味两种选择。每天现卤现卖,确保食材的新鲜和口感的最佳。</p> <p class="ql-block">来平江路游玩的小伙伴们,千万不要错过这家美味的卤味店。无论是品尝还是打包带走,都是体验苏州特色美食的绝佳选择。</p> <p class="ql-block">看到“丁香巷”这三个字,我就想起了戴望舒的《雨巷》:“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p> <p class="ql-block">现代诗人戴望舒在《雨巷》一诗中,描绘的正是这幽深的小巷中所邂逅的丁香般的姑娘:在悠长又寂寥的雨巷中,诗人独自撑着油纸伞彷徨,期盼着能遇见一位如丁香般结着愁怨的姑娘。</p> <p class="ql-block">其实这条巷子原名叫 “丁家巷”。1951年苏州市政府为纪念牺牲的革命烈士白丁香(本名丁贞),将其更名为“丁香巷”。白丁香生于1910年,幼年被遗弃后由修女收养,15岁考入东吴大学并秘密加入共产党,21岁因叛徒出卖被捕,同年于南京雨花台就义,年仅22岁。其丈夫乐于泓(阿乐)多年后与相貌相似的时钟曼再婚,女儿亦取名“丁香”,家族故事凄美动人。如今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的丁香园内植有22棵丁香树象征其短暂而壮烈的一生。</p> <p class="ql-block">春天的平江路一步一景皆画卷,能让你沉醉不知归途。午后的平江河如同一幅浸润了千年时光的水墨画卷,在阳光中缓缓舒展。船桨轻拨水面,宛如大自然的低语,与岸边的欢声笑语交织在一起。这真是“轻舟曳过水波间,岁月静好任流连”。</p> <p class="ql-block">来到胡厢使巷,巷口有块“唐纳故居“的牌子。唐纳原名马继良是中国的一位著名的影评人,大家可能没有听说过,但是他的老婆大名鼎鼎了,她原名叫蓝苹,后来成了中国的第一夫人。</p> <p class="ql-block">这儿就是唐纳故居了,但是具体哪一户人家,好像并没有标明,我只能进去随便看看。漫步在幽深的巷子里,仿佛回到了那个诗意的年代。古老的宅院、斑驳的墙壁、青石的路面,无一不在诉说着往事。</p> <p class="ql-block">胡厢使桥是平江路最北边的桥,因宋代时候附近住着一位姓胡的“厢使官”而得名。平江路历史文化街区内有古桥13座,这些桥大多有超过800年的历史。其中很多石拱桥后来为了交通方便,都已改成了平的桥。而只有胡厢使桥的原貌从未改变,还是这种石拱桥。</p> <p class="ql-block">它也有双桥相配,它的旁边还有一座小桥唐家桥。唐家桥的历史据说比周庄的双桥还要早400年。</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i style="color:rgb(176, 79, 187);">唐家桥</i></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i style="color:rgb(176, 79, 187);">周庄双桥</i></p> <p class="ql-block">唐家桥不仅是交通要道,站在桥上还是欣赏美景的绝佳之处:只见河水静静流淌,倒映着两岸的粉墙黛瓦。古朴的石板桥横跨窄窄的河道,桥下有游船划过,船娘的吴侬软语随风飘来。船上的游客们惬意地欣赏着两岸的风光,一叶风情万种小船,品味独特的江南风情。所以这里也是拍照打卡的热门地点。</p> <p class="ql-block">厢使,是宋朝时期一个处理民间纠纷治安的一个官职。同样吴语中si shi 不分,胡厢使桥传着传着就变成了胡相思桥。因此,它也成为了平江路上最浪漫的一座桥。</p> <p class="ql-block">在靠近白塔东路的平江路尽头有一家“紫金万象”金丝楠木馆。店门口的这棵树,就是传说中的金丝楠木,比黄金还珍贵的树,我也是第一次见到实物,令人惊喜。走进馆内,这里有很多金丝楠木家具,看看价格,这套一桌六凳68万元人民币,这个两椅一茶几18万元人民币,像我们这种普通百姓还是买不起。下面的小方凳便宜点,1900一个。这里还有金丝楠木的睡枕,1600一只,有一种特殊的香味,不知道睡久了会怎么样。</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i style="color:rgb(176, 79, 187);">这套一桌六凳68万</i></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176, 79, 187);">这两椅一茶几18万,下面两个小圆凳每个1900元</i></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i style="color:rgb(176, 79, 187);">金丝楠木睡枕,每只1600元。</i></p> <p class="ql-block">真正的江南,不仅是小桥流水人家的定格,更是文化与生活生生不息的流转。</p><p class="ql-block">时光荏苒,岁月如歌。平江路承载着姑苏最本真的记忆,在这里,每一块青石板都是一页史册,每一处转角都藏着一个故事。它不是博物馆里的标本,而是活着的历史,在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里,续写着属于姑苏的诗篇。</p><p class="ql-block">或许,这就是平江路的魅力——它让我们相信,在这个快速变迁的世界里,还有一些美好的事物,会一直温柔地存在下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