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 |国父纪念馆 · 卫兵换岗仪式·中正纪念堂

塞外老k

<p class="ql-block">  国父纪念馆  </p><p class="ql-block"> 台北国父纪念馆位于台北市仁爱路四段,为纪念孙中山先生百年诞辰而兴建。建于1972年,是一座仿宫殿式设计,巍峨宏伟,内有一座可容纳3000名观众的多功能大会堂,可举办音乐、舞蹈、戏剧等活动。</p> <p class="ql-block">  孙中山先生是中国革命的先行者,中华民国的缔造者,是中国现代史上的一位杰出人物。 </p> <p class="ql-block">  走进纪念馆一楼大厅,迎面就是孙中山先生铜像,中山先生端坐沙发之上,左右有持枪卫兵护卫。</p><p class="ql-block"> 铜像高 5.8米,重达17吨。台座上镌刻着孙文先生题写的《礼记·礼运》上孔子论述“大同”社会的一段话:</p> <p class="ql-block">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p> <p class="ql-block">  国父纪念馆内换岗仪式很有特色,已经成为一种游人喜见的表演。</p> <p class="ql-block">纪念馆内的展览</p> <p class="ql-block">  纪念馆外的景观</p> <p class="ql-block">  中正纪念堂</p> <p class="ql-block">  老蒋于1975年4月5日在台湾去世后,纪念堂的工程于1976年10月31日破土,1977年11月动工,1980年3月31日完工,并于是年4月4日举行落成典礼,4月5日起对外开放参观。</p> <p class="ql-block">  纪念堂坐东向西,遥望大陆。建筑以蓝瓦白墙为体,象徵著青天白日。正面共有花岗石阶梯84阶、大厅阶梯5阶,合计89阶,表示老蒋享寿89岁。</p> <p class="ql-block">  老蒋铜像位于正堂后方,高达6.3米,面露微笑坐姿,穿着传统长袍。铜像后方墙壁则悬挂有“民主、伦理、科学”字样,似乎是对三民主义的解读。</p> <p class="ql-block">  每到整点,卫兵要举行交班仪式,吸引着游客。整个交班过程15分钟左右,没有军歌和进行曲,一切都在寂静中进行,除了士兵们踢踏舞似的脚步声。</p> <p class="ql-block">  展览室里,即见两部过去御用的凯迪拉克轿车;厅内的文物展示室主要陈列老蒋的衣冠、文献等。老蒋纪念室则完整呈现总统府原来的老蒋办公室形貌。</p> <p class="ql-block">  广场两侧的中国宫殿式建筑为国家歌剧院和国家音乐厅,黄瓦飞檐、红柱彩拱,环抱着广场。</p> <p class="ql-block">  广场的牌楼上书“自由广场”四个蓝色大字,这原本是写了“大中至正”的。阿扁在位时候,实施“去蒋化”,将中正纪念堂改为民主广场。</p> <p class="ql-block">  照片2012.4.28 摄于台北</p><p class="ql-block"> 2025.04 编辑 美篇分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