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小站

晨曦

<p class="ql-block">在我的家乡坊子小镇上,有一座小站——坊子火车站。坊子火车站座落在小镇北面,一马路东端,这里人来人往,车水马龙,是小镇最繁华的地方。小站是小镇上的人们和附近工矿企业工人们以及周围农村的村民们乘火车出行唯一的火车站。</p><p class="ql-block">火车站始建于1901年,是德国人建的。胶济线东起青岛,西至济南,小站位于该线中间。是胶济铁路上济南去往青岛的必经之地,也是青岛乘火车去往全国各地的必经之站。坊子火车站1902年建成通车,最初为胶济铁路上二等火车站,是当年胶济铁路最繁忙的四大车站之一。</p> <p class="ql-block">小站虽小,但是等级不小,当年是二等站。车站机构也健全,有客运部,货运部,有站台,有货台,有售票处,有候车室。还有军供站,可以随时给过路部队供应饭菜。每当有客车进站时,站台上会有铁路饮食服务人员推着食品车出售各种食品。车站附近的人们和周围村里的人有时会花五分钱买个站台票,进站买不用粮票就能买到的包子、火烧等食品。</p><p class="ql-block">小站还能给蒸汽机车上煤、上水。火车站上还建有一个大转盘,火车头开上大转盘就能調头。当年小站建成时,火车站建有大转盘并能調头的功能在其他火车站是少有的。小站前面有一个不大不小的广场,六七十年代,广场上很少见到有汽车停放,但是会有接送站的马车或小推车。</p><p class="ql-block">小站对面有一个旅馆,里面有客房,可以住宿。紧挨着旅馆是一个剧院,叫光明戏院,是坊子镇上五六十年代唯一的一个剧院。我第一次在剧场里看戏,就是我六岁那年在光明戏院看的戏剧《梁山伯与祝英台》。</p> <p class="ql-block">小站虽小,但是这里的铁路线却连接着祖国四面八方、连接着五湖四海。</p><p class="ql-block">小站,是我第一次乘坐火车的车站,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我的父母亲带着我就是从坊子火车站第一次乘火车到市里去玩的。虽然从小镇到市里只有三十多里地的路程。因为那时候不通公交车,所以只能乘火车去。那年,我只有四五岁,在我的记忆中,隐隐约约记得火车的车厢象个大房子,在里面可以走来走去,好宽敞。</p> <p class="ql-block">小站是我离开家乡,投戎戍边的起点,是我乘坐军列的始发火车站。1969年12月5日,我身着绿军装,从坊子小站乘坐军列,离开了生我养我的父母亲,奔赴军营。经过三天三夜的颠簸,我来到了祖国的东南沿海福建前线陆军第29军,开始了我的军旅岁月,在军营里,我积极参加各项军事训练,摸爬滚打,不怕苦,不怕累,逐步从一个农村孩子成长为一个优秀的解放军战士。日日夜夜为祖国站岗放哨,把我的青春岁月献给了军营,献给了我国的国防事业。</p><p class="ql-block">六年后的1975年 3月,我光荣退役了,我脱下军装离开了军营,军列又把我从我的第二故乡平平安安的送回到了当年我离开家乡的小站——坊子火车站。在小站上,我又吃了小站为我们退役军人准备的饭菜,也是我吃的最后一顿军粮。从此,我走上了新的工作岗位。</p> <p class="ql-block">我从部队退伍回到家乡后,就在小镇附近的一家大型国企工作了。因为工作的需要,我经常外出参观、学习、观摩。每次外出也都是从小站——坊子火车站乘火车出行。</p><p class="ql-block">我两次上济南学习优秀文艺节目,一次去北京观摩全国曲艺调演,两次到青岛观摩学习青岛市职工文艺汇演,五次参加全省职工文艺汇演,一次参加全省欢笑曲艺节,一次全国煤矿艺术节,还有历次去省城开会,去兖州、新汶、枣庄、淄博、肥城等矿务局参加全省煤炭系统职工文艺汇演,都是从小站——坊子火车站乘火车启程,返回时,又都是在坊子火车站下车。</p> <p class="ql-block">小站虽小,作用不小。小站虽小,利国利民。小站虽小,却为坊子的工农业生产做了贡献。也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p><p class="ql-block">1984年,随着坊子煤矿煤炭产量的逐年减少,胶济铁路拐了80多年的弯被拉直。复线改造后,火车从青岛出发,经潍坊、淄博直达济南,不再绕经坊子。1984年7月3日,最后一列客运车驶离坊子火车站。</p> <p class="ql-block">图片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有侵权,告知即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