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走进山西农村分布的文物古建筑(三)——刘胡兰纪念馆、太谷古县城、孔祥熙宅院、三多堂“曹家大院”、《又见平遥》

划向心海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2025年4月23日,与同事来了一次说走就走的附近游,领略了山西各县的古建古韵,缅怀革命先烈,舒展了心情,带你走进“刘胡兰纪念馆”、“太谷古县城”、“孔祥熙宅院”、“三多堂”右名【曹家大院】,梦回《又见平遥》、让大家感受山西之美………</b></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0px;">  </b><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刘胡兰纪念馆</b></p><p class="ql-block"><b> 刘胡兰纪念馆坐落在村南,纪念馆始建于1956年,建筑总面积8400平方米,1957年刘胡兰烈士就义10周年时落成并对外开放,成为向全国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课堂。该馆是中宣部命名的“全国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是团中央、民政部命名的“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国家教委(现教育部)、团中央、民政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解放军总政治部联合授予的“全国百个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也是山西省、吕梁地区确定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德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b></p><p class="ql-block"><b> 2016年12月,刘胡兰村被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列入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b></p><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57, 181, 74);">村 名 来 历</b></p><p class="ql-block"><b> 刘胡兰村原名云周西村,因刘胡兰而得名,1958年建刘胡兰公社,1971年将云周西村更名刘胡兰村,1984年建刘胡兰镇。刘胡兰纪念馆坐落在刘胡兰村南,前身为刘胡兰陵园,始建于1956年,1957年1月12日刘胡兰就义10周年时落成并对外开放,1959年改称刘胡兰纪念馆,后几度调整布局和进行较大规模的维修改造</b>。 </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55, 138, 0);"> 地 理 位 置</b></p><p class="ql-block"><b> 刘胡兰村为文水县刘胡兰镇所辖村,位于县城东部,距县城17公里。面积56.4平方公里,人口2.9万。马段县乡公路、文祁公路过境。刘胡兰镇辖刘胡兰、保贤、保贤庄、贯家堡、邢家堡、云周、南胡、王家堡、赵村、城子、大象、北贤、索家堡、新崖底14个村委会。</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0px;"> 英 雄 介 绍</b></p><p class="ql-block"><b> 刘胡兰(1932—1947年)原名刘富兰,1932年10月8日出生于山西文水县的一个中农家庭;8岁上村小学,10岁参加儿童团;曾任文水县云周西村妇救会秘书,第五区“抗联”妇女干事。1947年1月12日,阎锡山部队突袭云周西村,刘胡兰在敌人威逼利诱下怀着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视死如归,以“怕死不当共产党”的大无畏精神,牺牲在敌人铡刀下,年仅15岁的她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她牺牲后,毛主席亲笔为她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b></p> <p class="ql-block"><b>  太谷古城位于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区,是一座拥有1400多年历史的古城。它以其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筑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闻名。古城内著名景点包括太谷鼓楼、无边寺白塔和孔祥熙宅院。古城全年免费开放,部分景点如鼓楼和白塔需支付十元门票。</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太谷古城的历史</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55, 138, 0);">建城与发展</b></p><p class="ql-block"><b> 太谷古城始建于北周武帝建德六年(公元577年),最初为土城,后于明万历四年(1576年)改砌砖城。明清时期,太谷成为全国重要的金融中心,被誉为“金太谷”和“旱码头”。古城内街巷整齐,宅院讲究,以鼓楼为中心,辐射东、南、西三条大街,形成了规范齐整的建筑布局。</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b><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0px;">晋商与繁荣‌</b></p><p class="ql-block"><b> 明清时期,太谷商帮凭借诚信和智慧,足迹遍布全国甚至欧亚大陆,成为晋商的重要代表。古城内曾开设700多家商号,其中票号占据山西票号的大半壁江山,展现了太谷作为金融中心的辉煌历史。</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b><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55, 138, 0);">近代变迁与保护‌</b></p><p class="ql-block"><b>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经济发展需求,部分古城墙和古建筑被拆除,古城风貌受到严重破坏。直到21世纪,人们意识到古城的重要性,开始修缮和保护遗存的古建筑,如东大街、西大街、南大街等。</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b><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文化底蕴‌</b></p><p class="ql-block"><b>太谷古城不仅是晋商文化的发源地,还孕育了众多文化名人,如清代文学家赵铁山和近代教育家孔祥熙。此外,古城还是形意拳的发源地,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太谷秧歌、龟龄集等。</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b><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现状与未来</b></p><p class="ql-block"><b> 近年来,太谷区政府加大了对古城的保护力度,启动了一系列修缮工程,如南大街和县前街的建筑立面整治,力求在保留古城“烟火气”的同时,焕发历史文化的新光彩。太谷古城不仅是一座历史遗迹,更是晋商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活态见证,值得深入探索与保护。</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center;"><b>  </b><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孔祥熙宅院简介</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center;"><b>孔祥熙宅院,又称孔家大院,位于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县白塔区管委会白塔社区居委会上观巷1号,是山西省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宅院始建于清乾隆年间,完成于清咸丰年间,1930年由孔祥熙购得并略加修缮,后成为其故居。‌</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55, 138, 0);">建筑格局与特色</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57, 181, 74);">整 体 布 局‌</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宅院坐南朝北,东西宽约91米,南北长69.5米,占地面积6324.5平方米。整座宅院由六条轴线组成,分为正院、书房院、厨房院、戏台院、墨庄院、西偏院及东、西花园等8个院落,现存单体建筑33座,均保留了清中叶建筑风格。</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center;"><b> </b><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0px;">建 筑 风 格‌</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center;"><b>孔祥熙宅院融合了北方民居的厚重与南方园林的精致。主体建筑斗栱飞椽,雕梁画栋,堆金沥粉,各院之间用过厅、垂花门、宝瓶门等相连,门窗装饰造型各异,风格独特。</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center;"><b> </b><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57, 181, 74);">主 要 建 筑‌</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正院‌:三进院落,主房、厢房均为二层单檐单坡硬山顶砖木结构,寓意“有猷、有为、有守”和“多福、多寿、多子”。‌ </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戏台院‌:戏台宽大华丽,木结构精巧,未用一颗钉子。</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center;"><b>‌西花园‌:核心建筑为长圆形水池,池上有石桥和亭子,亭下石桌石墩,石桥望柱雕刻十二生肖,生动有趣。</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0px;">历史背景与文化价值</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center;"><b>孔祥熙宅院原为太谷士绅孟广誉的老宅,1930年孔祥熙以2万银元购得,1934年曾为迎接蒋介石重新修缮。宅院见证了民国时期的历史变迁,1948年邓小平也曾到访。 </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文 物 价 值‌</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center;"><b> 宅院是山西大院民居的典型遗存,代表了清、民国时期山西民居建筑的较高水平,具有重要的历史和艺术价值。2013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房顶不同的18朵石雕牡丹花</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图片下面的文字介绍你们看出其中的奥秘之处在哪里吗?</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蒋介石曾经不应该走过的楼道,你知道为什么吗?</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8px;">最幸福的女人,左手权,右手财,你们看出来了吗?</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b><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三多堂博物馆简介</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三多堂博物馆位于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区城西南五公里的北洸村,是明清晋商巨富曹氏家族的宅院,因寓意“多福、多寿、多子”而得名。其建筑群呈“寿”字形布局,占地约1万平方米,保存了明、清、民国三代的建筑风格与珍贵文物,现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备名录》。 ‌</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b><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57, 181, 74);">建筑与布局‌</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center;"><b> 整体为城堡式“寿”字形宅院,融合南北建筑风格及欧洲元素,现存房屋277间,建筑面积6348平方米。与乔家大院、王家大院齐名,代表晋商民居的巅峰水平。</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b><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0px;">馆 藏 珍 品‌</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center;"><b> 四大主题展览‌:曹家经商史、明清家具、瓷器、珍宝馆。珍宝馆藏有清宫国宝金火车头钟(慈禧太后抵押物)和明代仇英临摹版《清明上河图》。明清家具展包括“百寿大屏风”(镶嵌92块大理石)等稀世珍品。</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b><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55, 138, 0);">历 史 价 值‌</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center;"><b> 生动展现曹家从创业到衰落的历程,如“辽奉蒙俄六百座”的辉煌与“白烟一股瞬息间”的没落。1995年开放,现为晋商文化重要旅游景点,被誉为“晋商瑰宝”。</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2px;">‌ 《又见平遥》是山西省“十二五”期间从能源大省向文化大省转型的重点旅游项目,属于“又见系列演艺”在中国北方首个落地项目,总导演为王潮歌。通过沉浸式剧场形式展现晋商文化,被誉为山西旅游演艺的标杆。</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0px;"> 剧目以清朝末年为背景,讲述平遥票号东家赵易硕散尽家财护送镖师保回分号掌柜血脉的故事,贯穿“镖师洗浴”“灵魂回家”“大院选妻”“面舞”等经典片段,突出血脉传承与晋商道义精神。</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0px;"> 采用“行走式”观演模式,结合环幕投影、智能追踪、升降舞台等数字技术,实现360度动态场景覆盖,观众可穿梭于实景与虚拟结合的院落、街市,与演员互动触发剧情。</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0px;"> </b><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2013年2月18日正式公演;2021年五一创下单日10万人次客流纪录。截至2025年,累计演出超8400场,接待观众600万人次,门票收入超10亿元,并带动平遥古城夜间经济及衍生项目</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