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康杰襟弟与内弟轶事//樊峻山

珺珊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说起早年被党和国家领导人誉为“晋南革命群众领袖”的嘉康杰红色革命故事,几乎人人皆知;可谈到这位革命群众领袖的家史家事,却很少有人能再深层了解;甚至这位革命群众领袖的夫人名字、夫人娘家、娘家亲人以及亲属历史都是因百年尘封而鲜为人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革命战争年代中,由于国家现状处于“内忧外患”的特殊复杂历史阶段。面对倭寇入侵,烽火狼烟,虽然蒋委员长坚持“御外必先安内”的妥协与 围剿,恶意制造“同室操戈”的皖南事变,但部下许多的爱国将领士兵们却深明大义,暗地里遵从着“兄弟阋于墙而外御其务”的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爱国进步主张。在抗日统一战线的大革命阵营中,涌现出大量“身在曹营心在汉”的优秀国共革命军人。他们的名字虽至今一直被历史沉淀掩埋,永无记载,但在中华民族的共和国复兴大业历史进程中,人民心中却永远牢记着他们,念诵着他们,奠祭着他们。</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嘉康杰,夏县其毋村人,有关这位革命群众领袖的生平事迹家喻户晓,在此笔者再不做过多赘述;只谈有关他被人忽视遗忘的一些家亲当年离家出征,热血救国的零散故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多年以来,我对嘉康杰家庭的内亲外戚做过不懈苦心的追踪探访。“领袖”的第一夫人晋淑琴(中其里村,父亲晋广元)是传统的父母包办家长制婚姻,十多年后,夫人和十三岁的儿子不幸先后因病而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嘉康杰的第二夫人樊雪萍,嘉康杰的妻妹樊雪银、襟弟卢守仁、内弟樊魁德,这些如今都是一页空白的真实历史。由于各种原因,深深的被人们淡漠遗忘。为了历史的公平公正与公开,今日笔者特意采写补记,其目的心愿就是让我们的“群众领袖”百年安宁,亲人安心,历史安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嘉康杰第二夫人名叫樊雪萍,娘家在其毋村对面隔壁的西阴村。娘家父亲叫樊麟阁,家业兴旺,主营田地粮棉生产,从事丝线丝布印染副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樊麟阁膝下两女一子。大女樊雪萍,二女樊雪银,小子樊魁德。两女知书达礼,心灵手巧,桑蚕熟练,丝花绣染,人称精灵。儿子爱好医学,钻研《黄帝内经》,利用当地祖传的桑蚕茧丝中药原理服务于民,同时还学得一手配制印染颜料的绝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樊雪萍到了二十多岁,深受堂兄樊少奇的进步思想影响,看书识字,属于典型的新文化女性。在接着的当年嘉康杰夏县水头“堆云洞平民中学”和“运城河东平民中学”招生中,通过堂弟樊少奇(康杰手下干将)和本村的冯元茂(嘉康杰警卫保镖)介绍,进入平民中学学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樊雪萍在平民中学的日子里,与丧妻失子处于几度痛苦的嘉康杰熟识,并自由恋爱结为夫妻,生有一女,起名嘉玉景(康杰家庭同辈女性为“玉”字辈,“景”是因为康杰前妻的已逝男孩叫嘉景琳。康杰夫妻牺牲后,嘉玉景在延安又改名为嘉自琳,与同父异母的哥哥景琳同“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樊雪萍的妹妹樊雪银成年后,经过姐夫和姐姐的劝导,介绍嫁给了司马村暗地里参军闹革命的国军军人卢守仁。卢守仁家中也属于当地业广人旺的富户家庭。亲弟兄六人,分别是卢具仁,卢忠仁、卢守仁、卢同仁,卢继仁、卢再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卢守仁加入国民政府革命军,也是怀着一颗赤子报国之心追求真理,后成为国民党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节假日和正月的亲戚聚会中,这两个三民信仰相同,但却跟随领袖不同的一对“共产党员”和“国民党员”连襟兄弟,经常探讨着“世界大同”的“三民主义”革命理想,有时还争论的面红耳赤。但平静下来仍是团结一心,暗地里互相照顾,通融办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卢守仁和妻子樊雪银经常为姐夫嘉康杰姐姐樊雪萍提供物质银两和信息情报上的各种配合与协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后来,嘉康杰和襟弟卢守仁又把他们夫人娘家的小舅子樊魁德介绍到国民革命军中,随着二姐夫卢守仁在军中就职军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卢守仁和小舅子樊魁德随从的国民革命军部队是在上海,归属的上司领导是杨虎。</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话说在上个世纪军阀混战的岁月中,张作霖、吴佩孚等等军阀都有着一帮结拜兄弟,后来权倾一身的蒋介石为了更有利于自己的统治,也竭力拉拢了一帮子自己的结拜兄弟。其中有一个人物就是杨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杨虎,生于1889年,字啸天,安徽省宁国县人,中国国民党元老。早年加入中国同盟会,积极参加辛亥革命。1915年12月袁世凯谋划称帝时,杨虎与陈其美、蒋介石等人发动肇和舰起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孙中山先生逝世后,蒋介石开始培养自己的帮派势力。为了能够彻底拉拢住杨虎这个值得信任的亲密战友,蒋介石和他结拜为了异姓干兄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可后来随着蒋介石的登峰造极,包揽独裁着国民党军政大权。而杨虎1926年赴江西,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特务处处长,1927年任上海警备司令,1931年11月当选中国国民党第四届中央监察委员,1932年任上海市保安处长,1936年1月授陆军少将,4月任淞沪警备司令部司令,凭借自己的才干和社会实力,有了自己的地盘。这时的蒋介石对杨虎有些冷淡疏远,两人之间也开始充满着隔阂和各种矛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之后在抗日战争期间,杨虎因蒋介石拒绝了他所谋求的职位,于是对蒋介石非常不满,就在这个时候,杨虎走向了另一条路。当时,我上海地下党组织在察觉到杨虎对蒋介石的重大分歧之后,立刻开始了争取杨虎的动员工作。杨虎这个昔日积极反共的反动分子,对前来联系的我党国军中卧底表现的非常主动与配合。1946年11月任制宪国民大会代表,后在上海参加爱国民主运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抗战胜利后周恩来和邓颖超曾经前往上海的杨虎司令部住处,推心置腹的劝导他希望能够站在正义的人民一边,为中国革命做出积极的贡献。杨虎果断的答应了周恩来,一定会尽自己权限范围,尽力保护自己管辖的国统区共产党员生命安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次谈话结束不久,蒋介石就悍然发动了内战。随着解放战争的进程和蒋介石王朝的步步败退,杨虎也尽力的做出了不少上海辖区的爱国民主运动有利的事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49年,气急败坏的蒋介石不仅开始大肆搜刮财富运往台湾,同时还下令将所有的“政治犯”和已逮捕的革命人士、进步人士、共产党员要统统秘密处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当时杨虎正在上海,毛人凤在接到蒋介石指示后,将屠刀伸向了民盟负责人张澜和罗隆基。当时这两人已被国民党抓捕,在医院治疗。杨虎得知毛人凤暗杀计划后,连忙展开部署营救。最终张澜和罗隆基得以成功脱险去了北京。</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49年8月,杨虎拒赴台湾,留居上海,后寓居北京。</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49年10月1日的开国大典上,这位当年的蒋介石的干兄弟杨虎因有特大立功表现,得到我党的特别优待,也被毛泽东主席请到了天安门观礼台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可在九年后的1958年,杨虎又被我党立即逮捕,判为死刑。其中内情是,新中国成立之后,蒋介石想着“反攻大陆”,派遣了大批特务潜入大陆。其中就有一位名叫陶圣安的女人,这个女人曾经是杨虎当年多房妻妾中一位,同时也是一位国民党军统特务。陶圣安带着命令来到北京找到了杨虎,杨虎被陶圣安施计策反,想要里应外合,制造混乱,就在陶圣安准备返回香港途径上海时,被我公安机关抓获,从而供出了杨虎,杨虎被逮捕入狱,判处了死刑缓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党考虑到杨虎在解放战争中的特殊表现,于是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特例将杨虎的死刑改为了无期徒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后因杨虎身患疾病,被送往医院接受治疗,在病痛和监外执行中,渡过了自己最后的时光。1966年在北京复兴医院病逝,终年77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至于当年曾经在杨虎部下从军的咱山西夏县卢守仁和其小舅子樊魁德,当年在军中信息如何,由于特殊动荡年代的特殊党派激战,至今很难找到一点蛛丝马迹和文字记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去年清明节前夕,由西阴村的樊振华先生带路,我专程去了一趟夏县禹王镇司马村卢守仁孙子家,又去了一趟西秦村的93岁卢守仁女儿卢凤贤家采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健康矍铄,身体硬朗,谈吐利索,记忆清楚的卢凤贤老人一字一句的告诉了我一些有关当年的断断续续家史和家事,虽然已是遥远的历史,但在心底却永远难以忘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93岁的卢凤贤老人一边叙述,我和樊振华先生一边用心倾听:</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那战火特殊的年代,不可能有正大光明的革命活动。地下工作者的好多事情都是非常保密的,有些真实资料为了防止暴露,在紧急情况下,一根火柴点燃,很可能就是永远的失传的历史之谜;某个内线卧底重要人一被暗害,就是永远的倒身绝口,再无对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解放后,父亲(卢守任)和母亲(樊雪银)隐居西安,过着“反动派国民党家庭身份”的生活,被仇视被镇压,被“低头认罪”“老实改造”。至于当年的“特殊年代经历”,不明不白,不堪回首,也就让那页历史永远翻过去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不久,父亲(卢守仁)去世。至于舅舅樊魁德的在杨虎军中当军医情况,也早就失去联系。舅舅人在哪里,是死是活,是好是坏,音讯全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当我和樊振华先生问到有关嘉康杰的话题时,老人又打开了她的话匣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的其毋村姨夫嘉康杰,姨母樊雪萍,是1939年前后不幸在中条山韩家岭和武家坪牺牲;紧接着表姐嘉玉景(自琳)就在党中央对烈士后代的保护下,跟着他的叔父嘉宏元去了延安抗大学习。解放后进入北京工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母亲(樊雪银)在1953年那段时间,经常去北京表姐嘉玉景(自琳)家里看护刚出生的两个孩子,一个叫宝宝,一个叫贝贝,如今她俩也已经都七十多岁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卢凤贤老人抹了一下眼眶泪花又说:“近百年时间即将过去,听说家乡的人们都还不太了解嘉康杰夫人叫啥名字,娘家在哪,嘉玉景(自琳)的母亲是谁……哎哟,我真为此感到寒心酸心和痛心。反正这是一页真实的历史,再不提及,就要被永世遗忘和埋没。我的最终遗愿,就是在我古稀有生之年,能找到我父亲卢守仁和我西阴舅舅樊魁德当年的所在部队历史档案,还原我亲人的真实身份,那我也就死而瞑目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西阴舅家的亲人中,早年外公外婆,我姨妈、我妈和我舅舅五口人,舅舅参军失踪后,家里就由大家庭中的堂侄儿樊英杰表弟为我舅家过继顶门立户。我到了西阴舅家称呼樊英杰为舅表弟,称呼他的两个孩子樊振华、樊振南为我西阴舅家表侄。”……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离开司马村和西秦村的卢凤贤老人,我开着车和樊振华先生又返回西阴村,在樊振华先生居住的老胡同樊雪萍、樊雪银、樊魁德故居门楼石阶上,樊振华先生又给我讲述了早年从他奶奶、母亲口中听到的一些代代口传的有关嘉康杰夫人娘家的零散早年轶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历史就是历史,它不因时间久远而消失。即使没有历史档案和丰碑高耸,但只要有人还真切如实的记着他,传播他,他就永远不会被人们淡漠与忘怀。爱国救国,不论党派,千秋功罪,自有评说。尤其是在当今的和平复兴新时代征程中,我们必须牢记革命先烈的初心遗志,赓续群众领袖的红色血脉,发扬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以不懈的努力,讲好家乡最真最美故事,唱响本土最亮最红心声,争做践行中国梦的开拓者和继承者。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2025.4.27于夏县温泉禹泽苑群贤居(3800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文中史料来源于卢凤贤、樊振华口述,张家康《蒋介石和他的结拜兄弟》一书)</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樊峻山简介】笔名珺珊,1960年10月出生,山西夏县枣园人,中共党员,大学中文本科学历,原夏县二中政教主任、团校委书记,高级中学语文教师、校报主编、音乐教师,夏县作家协会会员,夏县三晋文化研究会理事,夏县关工委宣讲团讲师,西阴嫘祖蚕业文化研究员兼公司党组书记,其毋康杰文化研究员。愿与各位文学史学同仁倾谈交流,挖掘本土民间非遗历史,振兴夏都民族传统文化,讲好家乡最美故事,传播本土最亮声音。(手机微信13934096372)</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