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窄的走廊

闻道

<p class="ql-block">走廊,通常是指过道,也就是说,两个比较宽敞的区域之间,靠着一条窄窄的通道连接,而一个国家的领土,出现一个较窄的区域,也习惯性地称为走廊,较著名的就是瓦罕走廊,该走廊的两边分别为巴基斯坦和塔吉克斯坦,最窄处为十五公里,这里所要说的是另一走廊,最窄处仅8米,当地称最窄公路,这里就是珲春201省道。</p> <p class="ql-block">珲春是一个边境城市,与俄罗斯接壤,为朝鲜隔图门江相望。</p><p class="ql-block">珲春为吸引游客,打出了一眼望三国的旗号,其实指的是下辖的防川风景区,又称防川湿地公园。从珲春市出发到防川风景区,只有一条201省道可走,这条省道其中就有长800米,宽8米的狭窄地带,一侧是俄罗斯,另一侧是中朝界河图门江。公路两边有标志为国界线的铁丝网围着,实际通供通行的,也就4米来宽,又称洋馆坪大堤。</p> <p class="ql-block">去年因到海参崴,就是从珲春国门出入境,但因是跟团,没有在珲春玩防川风景区。随着普京访华,一场打通图门江出海口的舆论一时兴起,为实地察看图门江入海口的通航能力,再访珲春,就成了这次东北行的重点之一。</p> <p class="ql-block">其实,防川风景区,并没什么风景可看,也就是一片湿地,杂草丛生,可以说,象征意义远大于观赏意义。</p><p class="ql-block">在防川,不得不提起一个人和一座小山峰,这就是吴大瀓和张鼓峰,本人说的象征意义也就在于此。</p><p class="ql-block">吴大瀓,清后期的文官,在与沙俄的勘界交涉中,将象征国界的土字碑向南移数十公里,这才保住了防川百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尽管是无人区,尽管是湿地,但终究是我国的领土。</p><p class="ql-block">说到这里,要说明的是,沙俄不可能任凭吴大瀓将界碑南移,其实,在中俄珲春勘界条约时,商定以八个字代表界碑,立在边界上,但当时清朝的官员到达防川时,本应将土字碑立于哈桑湖边,乌字碑立于日本海边,也就是说,中国的边界临日本海,也就无所谓现在称的出海口的问题了,图门江也就不会成为朝俄的界河。只因这立碑的清朝官员将立碑事交给沙俄人代劳,由此,沙俄就势多占了几十平方公里,使图门江成为俄朝的界河,吴大㵟据理力争,才将土字碑南移距日本海十五公里处,挽回了百多平方公里的领土。据当地人说,从珲春到防川的通道,是吴大徽亲自动手一铲一锹铺出来的,故此,当地人将吴大瀓敬为英雄,象左宗棠之于新疆人一样。</p><p class="ql-block">张鼓峰本是一座海拔一百多米的高地,在1938年,苏联为防止日军进攻苏联,便将防御工事修到中国领土的张鼓峰上,已占领东北全境的日军不满,即武力驱赶,双方随即展开大战,因日军此时全力会攻武汉,张鼓峰的战争使日军大败而求和,协议双方各退出交火线80米,由此,张鼓峰便仍留在中国境内。</p> <p class="ql-block">至于说到朝俄铁路大桥锁住了我国图门江的航道,实属有些夸张。当时清政府与沙俄协定,沙俄与朝鲜均以图门江江岸为界,中国渔民可以通过图门江进入日本海,但要向沙俄备案。这是其一。其二是图门江下游宽约两百米,但水浅,就在距入海口十五公里处的江中,还露出了沙洲,除小渔船或快艇外,基本无法使货运船通航,即使是没有朝俄铁路桥,中国要建货运码头,也是一个巨大的工程,况且还要中俄朝一致同意,实在费事,除非俄罗斯归还被占领土,或是土地置换。</p> <p class="ql-block">要观赏防川风景区全貌,可以登上龙虎阁,可远眺日本海,也可以看到朝俄铁路桥,还可以看到俄方的哈桑湖湿地和铁路工人的宿舍,也可以看到朝方的小镇,据说,还可看到金总的别墅。</p><p class="ql-block">当然,最让我感兴趣的,还是这仅8米宽的走廊,使防川风景区不至沦为我国的飞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