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镇江的西津渡与黄河风淩渡齐名,号称万里长江第一渡。“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洲。”唐代诗人张祜笔下的金陵津渡,正是如今镇江西津渡的前身。西津渡,这座位于镇江城西云台山麓的历史遗迹,不仅是镇江的文化瑰宝,更是一部承载着千年历史的鲜活史书。西津渡距今已有约1400年历史,始成于三国时期,当时叫“蒜山渡”。六朝时期,这里的渡江航线固定在京口(今镇江)和广陵(今扬州)之间,成为重要的交通枢纽 。自唐代起,它具备了完备的渡口功能,是南北交通的要津,也是兵家必争之地,发生过众多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宗教等重大历史事件,见证了镇江城市发展的全过程。今天有幸邂逅西津渡,一眼望千年。</p> <p class="ql-block">昭关石塔,这座元代建造的过街石塔,高约5米,由塔座、塔身、塔颈、十三天、塔顶五部分用青石分段雕成,塔基东西两面刻有“昭关”二字,是我国唯一保存完好、年代最久的过街石塔,也是西津渡的标志性建筑之一。</p> <p class="ql-block">英国领事馆旧址,作为19世纪后半叶的拱券廊式建筑,199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馆内珍藏着3万余件套不同时代的文物,诉说着镇江的沧桑历史。</p> <p class="ql-block">李白 孟浩然 王安石等许多文人墨客曾在这个渡口排队侯船。</p> <p class="ql-block">救生会始建于康熙三十一年(1693),其创设可追溯到宋代,是带有慈善性质的水上安全救助机构,体现了古人对生命的尊重和对自然的敬畏 。</p> <p class="ql-block">这是云台阁,她坐落在镇江城西云台山北峰顶,雄踞江河交汇处,是西津渡的标志性建筑之一。阁体为仿宋、元古建风格,飞檐翘角、雕梁画栋、斗拱檐铃,体制雄伟。阁体建筑总面积1800平方米,主阁、前厅的左右两侧分别建有曲廊连接飞花亭与聚明堂,组成云台阁跌宕多变的整体建筑群。阁内陈设的“镇江城市发展主题馆”,展现了3000多年城市发展和市井变迁的历史过程。可惜我们去晚了,不能上去一睹其芳容。</p> <p class="ql-block">一千多年过去了,如今的西津渡已成为了旅游胜地。爱美的镇江人,用鲜花 红灯等把古街打扮得花枝招展。已成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它不仅是镇江历史文化名城的“文脉”所在,更是中国历史最久、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古渡历史街区之一。无论是追寻历史的脚步,还是享受现代的休闲时光,西津渡都能满足你的期待。来这里,感受一眼千年的历史韵味,邂逅一段难忘的旅行记忆。漫步西津渡,邂逅千年时光</p><p class="ql-block">踏上西津渡古街的青石板,仿佛推开了一扇厚重的历史之门,千年岁月的气息扑面而来。</p><p class="ql-block"> 古街蜿蜒曲折,两旁的建筑历经岁月洗礼,斑驳的墙壁上爬满了时光的痕迹。明清风格的民居、店铺错落有致,飞檐翘角间,依稀可见昔日的繁华。推开一扇扇雕花木门,仿佛能看到往昔的商人们在此忙碌穿梭,听到此起彼伏的吆喝声。那些历经风雨的砖墙,每一块都承载着故事,每一道裂痕都诉说着沧桑。</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夕阳西下,华灯初上,璀璨夺目的霓虹灯把西津渡古街装点得更加多姿多彩。我们找了一个餐厅,。老板告诉我们现在正是吃河豚,吃芦蒿的时侯。我们毫不犹豫点了这二个特色菜,还点了几个镇江的特色小吃。菜很快上来了,我们津津有味地品尝着一开始还记得拍照,等河豚鱼上来后迫不及待地开吃,吃完了,才记起来拍照,可盘子已经空了。一群吃货。</p> <p class="ql-block">从西津渡古街出来,我们沿着长江边散步,阵阵凉爽的江风拂面,好不惬意。</p> <p class="ql-block">滚滚长江东逝水,是啊!望着眼前的长江,及渐渐远去的西津渡古街,我感慨万千。西津渡古街,不仅是一条街道,更是一部鲜活的史书。在这里,历史与现实交织,传统与现代碰撞。它让我们在喧嚣的现代生活中,寻得一方心灵的净土,得以与历史对话,感受文化的力量。离开西津渡时,心中满是不舍,那古街、那建筑、那长江,都已深深印刻在脑海中,成为一段难忘的记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