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正的美篇

连正

<p class="ql-block">《水乡周庄游记》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俯瞰周庄,呈荷叶形,四面环水,其实是一座小岛。镇内河道呈“井”字型,古老的石拱桥、长满青苔的石板路、纵横交错的河流,构成了独特的水乡交通网络。</p><p class="ql-block"> 一弯弯绿水,一座座古桥,一幢幢枕水人家,相映成趣,构成了古朴、典雅的水乡情韵。如果说水是周庄的灵魂,那么桥便是周庄的风骨。桥是构成周庄小桥流水人家的点睛之笔,可以说是周庄最有情调的部分,一座座石拱桥犹如一道道彩虹,飞落小河之上,连接起彼岸的人家,烟雨朦胧中极似江南水墨画。</p><p class="ql-block"> 1982年,陈逸飞从美国回上海探亲,十分想寻找一些有浓厚水乡风情的景色,苏州籍画家杨明义就给他推荐,说昆山有一处水乡,至今藏在深闺人未识。于是俩人便租了一艘小船来到了周庄,陈逸飞立刻被落日余晖下周庄静谧、幽美、安详的风光所震撼,用柯达照相机拍摄了好几卷照片,回到美国后据此素材创作了《故乡的回忆》多幅油画作品,其中的《双桥》在美国展览时,被石油大亨哈默重金购买下来。1984年哈默访华,将此油画作品赠送给邓小平。1985年,世界邮政组织致电陈逸飞先生,希望能用《双桥》作为当年元月1日全球首发的首日封,陈逸飞欣然同意。</p><p class="ql-block"> 自此,周庄在恬静里沉睡了近千年,终于以艺术的方式,凭优雅的姿态走入世人的视野。</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到来周庄,首先来到双桥,这是周庄14座石拱古桥中的世德桥和永安桥,桥孔一方一园,如今成为周庄的地标性的景点和打卡地。</p><p class="ql-block"> 陈逸飞2005年英年早逝,我未能见到这位杰出的艺术家本人,也没有看到《故乡的回忆》这幅名画的真迹,却行走在名画的真实景色中。</p><p class="ql-block"> 独立小桥风满袖,徘徊双桥之上,任思绪随风飘荡,同无数文人墨客一样,我在追寻那唯美的安详雅静的精神家园。</p><p class="ql-block"> 从双桥继续南行50多米,抬头看到的是张厅,原来是朱元璋麾下大将中山王徐达的弟弟徐逵的府邸。“轿自门前过,船从家中行。”可见自古以来贪官对自己罪孽心里是非常清楚的,时刻担心说不准哪一天被查处,惶惶不安中总是给自己预留逃跑的路线的。若是徐逵生活在当今,恐怕早已经预备好了若干的护照和随时逃往国外的飞机票。唉,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可悲可叹!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呢?</p><p class="ql-block"> 富安桥是周庄最古老的一座石桥,建于元朝。过了富安桥,便是沈厅,沈万三的后人沈本仁在乾隆年间所建,其客厅所挂的匾额“松茂堂”乃清末状元张謇所题。</p><p class="ql-block"> 沈万三从南浔来到周庄后,利用水陆码头的交通便利,将南方盛产的丝绸、茶叶等远销到南洋,积累了富可敌国的财富,这位元末明初的全国首富自然引起了朱元璋的特别注意。</p><p class="ql-block"> 有一天朱元璋到沈万三家造访,席间有一道猪蹄膀,酥烂脱骨、入口即化、肥而不腻。朱元璋故意问道,此菜何名?倘若直言猪蹄膀,便犯了皇帝的名讳,沈万三灵机一动,答道此菜名叫“万三蹄”;朱元璋又刁难道,这么大的“万三蹄”怎么吃呀?本来应该用刀切开的,可是面前坐的是皇帝啊,动刀岂不造成刺杀皇帝的嫌疑?沈万三不慌不忙从蹄膀中抽出细骨头,以骨切肉,总算是暂时躲过了一劫。但是皇帝看上了你的财富,岂能躲得过?最终沈万三被朱元璋发配到云南,财富全部被没收。南京城墙修建的费用大概有近一半便是用的沈家的银子。</p><p class="ql-block"> 如今六百多年过去了,这道起源于明代沈万三家宴的“万三蹄”已成为是江苏地区的传统名菜,是招待贵宾的必备菜肴,也是周庄人逢年过节、婚庆喜宴必上的一道主菜。</p><p class="ql-block"> 斯人已逝,是暴富天下还是兼济黎民?从晋商大院到江南首富空余的宅院,无不给人深刻的警醒。</p><p class="ql-block"> 继续南行,可见南湖秋月。若是夜晚来到,百孔长桥横卧水中,玉带长桥孔孔映明月,那正是赏月的绝妙之处啊。</p><p class="ql-block"> 富安桥往西,是叶楚伧故居,他和柳亚子都是南社的成员,南社是辛亥革命前夕(1909年)成立的一个革命的文学社团,他们谈论的不仅仅是文学,关注的目光更是聚焦在社会变革上。</p><p class="ql-block">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来到周庄,必坐摇橹船。听着《摇啊摇摇到外婆桥》悠扬的旋律,欣赏一幕幕徐徐展开的小桥流水人家江南水乡画卷,总是会勾起游人童年的美好回忆。无论你是想起外婆还是奶奶,总是让人心里暖暖的。难怪陈逸飞以周庄风光景色为素材创作的一系列油画取名《故乡的回忆》呢?那独特的小桥流水人家风韵,谁人看罢,不情不自禁地回忆起自己温暖的故乡呢?</p><p class="ql-block"> 西晋文学家张翰,不满朝廷的腐败,辞官归隐故乡周庄,家乡的莼菜、鲈鱼足以慰藉心灵。想必每一个游子都有“莼鲈之思”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灵秀古朴的小桥,宁静温柔的河水,悠扬动听的昆曲……倘若再来周庄,我必旅居于此,深度体验,慢节奏品味这幅江南最美的水乡画卷。</p><p class="ql-block"> 2024年4月18日夜</p><p class="ql-block">写于苏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