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青岛栈桥古称:前海栈桥、南海栈桥、大码头,始于建于清光绪17年(1891年),是青岛第一座人工码头、最具有代表性和知名度的城市地标。</p> <p class="ql-block">栈桥与廻澜阁组成长440米、宽10米桥廊,两边有铁链护栏和莲花路灯、尽头是半圆形三角防波堤,有八角亭称廻澜阁及海栏亭,也是"青岛十景"之一。</p> <p class="ql-block">中山路原分两段:南段;栈桥至德县路、属德国等欧美侨民居住史称"青岛区及欧人区",北段;德县路至大窑沟,属国内人居住俗称"鲍岛区及华人区",1914年德日青岛之战后,日本取代德国8年殖民统治改名"山东町"。</p> <p class="ql-block">中山路内劈柴院原是柴市,供市民烧火做饭还售大窑沟窑炉烧制砖瓦等,上世纪20年代中期江宁路成为商业街,从而此院立入商圈中。</p> <p class="ql-block">天主教堂原"圣弥厄尔大教堂",是青岛最具代表性历史建筑,也是中国唯一祝圣教堂,于1934年历时两年半建成,由德国建筑师设计融合哥特式与罗马式风格,是东西方文化交融的典范。</p> <p class="ql-block">小鱼山是青岛首座古典风格小山园林公园,融合自然与人文景观设计,是首批4A级滨海风景区,登顶可360度俯瞰青岛城,以"红瓦绿树、碧海蓝天"著称。</p> <p class="ql-block">信号山青岛老城区标志性景点,原名:华兹马克山及挂旗山,历史上曾设信号台引航得名,1923年更名"信号山",山顶3幢红色蘑菇楼源于古代火炬灵感誉称"红楼暮霞"。</p> <p class="ql-block">小鱼山周边是重要文化名人聚集地,以康有为、梁实秋等巨匠在此留下足迹。康有为故居纪念馆建于1899年是青岛最早德式建筑,他于1923年入住原德国总督副官官邸,首位在此寓居文化名人。</p> <p class="ql-block">康有为在著名的"公车上书"运动,曾7次上书光绪皇将维新运动推向高潮,变法维新因慈𥛶等派的反对而失败史称"百日维新",被迫逃亡海外游走欧洲11国并设立"联卫会"在海外投资重心团结全球海外华人权益。</p> <p class="ql-block">小鱼山早期为无名山,清未胶澳设防县衙称衙门山,德国侵占期间劈山建道开阿利拉街,1922年中国收回青岛,凭山东阿佛教名山"鱼山"得名,也闻是渔民在此晒鱼称晒鱼山。</p> <p class="ql-block">大学路是近年网红打卡地,红墙内别有洞天的青岛市美术馆,有罗马柱廊、中国宫殿、阿拉伯式的不同建筑,红墙外咖啡馆、杂货铺、书店等新与旧碰撞融合。</p> <p class="ql-block">中山公园始建于20世纪初期,原是会前村多以渔业为生,1898年德国强占胶州湾、威逼清政府租借青岛后,将村土地收购、废村拆房,开辟种植物试验场。</p> <p class="ql-block">1914年日德战争后,日本取代德国统治青岛后,在植物园内扩种樱花,形成一条1公里长的樱花长廊,公园曾更名:会前公园及旭公园。</p> <p class="ql-block">樱花分单樱:单瓣5枚花瓣排列呈星形,花径约2.5厘米、花色呈淡粉红或粉白色,叶芽与花芽分离生长,双樱:重瓣花浓密呈螺旋状重叠,花径可达5厘米,花色以深粉、玫红色为主,叶片与花朵同步萌发。</p> <p class="ql-block">1922年中国收回青岛主权后,改名为:第一公园,后为纪念中国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于1929年更名为"中山公园"沿用至今。</p> <p class="ql-block">八大关是以中国古代军事关隘命名,纵向连接香港西路的紫荆关、宁武关和韶关路,以及横向交织的武胜关、嘉峪关、函谷关、正阳关、临淮关、居庸关和山海关等八条道路。</p> <p class="ql-block">八大关的韶关路和居庸关路,是樱花最密集区域,春季樱花盛开与周边欧式建筑相映成趣,有独特浪漫景观,4月单瓣的樱花雨,5月双瓣樱花盛放。</p> <p class="ql-block">八大关有200多栋带俄、英、法、德、美、日本和丹麦等20多个国家建筑,被誉称"万国建筑博物馆",最著名的:花石楼、蝴蝶楼和公主楼。</p> <p class="ql-block">花石楼建于1930年由花岗岩石砌筑,塔楼顶为雉堞式女儿墙,是一幢融合西方多种建筑与艺术的欧式古堡,既有希腊和罗马与哥特式建筑风格,坐落于八大关南端岬角。</p> <p class="ql-block">青岛第二海水浴场也称太平角海水浴场,与八大关别墅区相邻的沙滩浴场,解放后许多领导人、科学家、艺术家以及外国元首(柬埔寨西哈努克亲王)等,都曾此畅游留下难忘的回忆。</p> <p class="ql-block">毛泽东一生喜欢游泳,1957年在青岛时曾5次来到第二海水浴场,与毛主席一起游泳还有江青、李讷、李敏、毛远新等,主席喜欢仰泳、每次要游1个多小时才罢休。</p> <p class="ql-block">小麦岛是崂山区人工开发岛屿,以浪漫海景、红礁石群和都市风光融合,被誉为青岛"海边乌托邦",环岛步道长1.5公里沿线,是观赏日落的网红打卡地。</p> <p class="ql-block">在小麦岛山坡草坪浪漫氛围和自然景观融为一体,日落时会被金黄色的余晖笼罩,天空呈现粉红色与海平面相映成趣,也可以一整天坐在草坪上发呆"美得让人心醉"。</p> <p class="ql-block">燕儿岛据清代记载每年秋季海鸟迁徙时,成群海燕会在此停留休憩,从空中俯瞰岛屿孤悬海中,形似燕子飞入海湾因而得名,清代中期因泥沙淤积与陆地相连形成半岛状岬角,但名称保留岛的原特征。</p> <p class="ql-block">燕儿岛位于浮山湾东端,是一个突出海中的岬角,栈道依山婉蜒而建一边是大海、一边是峭壁,栈道并不平坦有几段嵌挂在礁石上,行走上感觉与海岸融为一体,构成人物与天梯、大海与蜃楼、蓝天与白云之间的风景线。</p> <p class="ql-block">燕儿岛因海蚀作用下礁石林立,每逢秋季大潮惊涛骇浪拍打堤岸,是非常壮观的"燕岛秋潮"青岛著名旅游景点之一,1936年联华影片公司拍摄故事片《浪淘沙》的外景地。</p> <p class="ql-block">燕儿岛曾一度是军事要塞兵家必争之地,它见证了青岛历史战争留下的烙印,解放后海军北海舰队在岛建有仓库和靶场,也曾在浮山湾圈建造船厂,2006年奥运成功申办后收回作奥帆中心基地。</p> <p class="ql-block">青岛奥林匹克帆船中心是2003年举办第29届奥运会青岛帆船中心开工奠基仪式,在举办了2008年奥运会和残奥会后,青岛市为打造"帆船之都"而开发的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五四广场是弘扬五四爱国精神,激励人们奋发图强的红色文化教育基地,1997年广场建成对外开放,以绿荫大道的草坪、音乐喷泉与观海迎月台及五四火炬雕塑等组成,自北向南渐次至海边。</p> <p class="ql-block">青岛浮山湾沿岸上,包括:奥帆中心、第三海水浴场、五四广场等区域,每晚19时至22时灯光秀在这里循环播放,是日正值人民海军成立76周年的主题灯光秀展播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