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向南,追寻青春激情的足迹! —— (四)明仕田园

天下为公

从龙州出发,我便踏上了寻找当年足迹的旅程。不得不说,如今的交通发展堪称日新月异。往昔那条开车行驶 400 多公里需耗费一整天颠簸不已的沙石路,早已无处寻觅。 现在,连县道都铺上了平整的柏油马路,出行十分便捷。号称 “中国第一路” 的大道,路况同样通畅无阻。 记得当年执行任务时,往返于靖西方向沿途的诸多美景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如今,我不仅是在追寻青春的足迹,更是在找寻一段美妙的回忆。明仕田园,恰好位于我寻找的沿线上,于是也成为了我的寻美之旅。<br><br> 当车辆驶入明仕田园境内,仿佛一下进入了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连绵的喀斯地貌如丹青妙手勾画出一幅幅醉人的画卷。有的簪着云雾做的头饰,在晨雾中若隐若现,宛如披着薄纱的仙子; 有的裸露着青灰色的岩壁,像饱经沧桑的老者,默默诉说着岁月的故事; 有的则似山间鲜花丛中灵动的仙猴闪着一双专注的眼神; 更妙的是盛开的鲜花与远山构成一幅充满诗意的画卷…… 明仕河则是这幅画卷的灵魂,它不像长江黄河那般波澜壮阔,却有着江南水乡的温婉灵动。 河水清得能照见两岸青山的倒影,一只鸭子用脚掌犁开绿缎般的水面,划出一道翡翠般的波纹; 稻田里鲜嫩的秧苗整齐排列着,为明仕田园的春天谱写华彩的乐章。 明仕河畔的三月三,是一场盛大的民俗狂欢。 <br>十二艘扎着红绸的竹筏组成迎亲船队,最前方的 “喜筏” 立着半人高的 “双喜” ,筏的四周摆放着花篮,精巧的布置充满喜气。 新郎穿着白底蓝花的对襟衫,头戴壮锦帽,在迎亲队伍簇拥着下走上喜筏,向欢送的人群挥手致意。热闹的游人伴随着喜筏,沿着明仕河,缓缓前行。 身着青色对襟衣,腰间系着鲜艳的壮锦腰带的壮族小伙跳着轻快的舞步。 河边,唱着山歌为迎亲的队伍送上甜美的祝福。 竹林旁,竹笛声声,牧童献上最美的田园牧曲。 筏在水中走,人在画中游,诗意的景色让迎亲的队伍沉醉其中…… 翘首以盼的姑娘们,欢呼着远道而来的迎亲队伍。 第一关,拉筏到岸,过关方可允许上岸。 瞧这阵式,每过一关,都得经受严格的考验。 过关后,伴童开心地牵着新郎的手让他快去接新娘,惹得大家开怀大笑。 对山歌是接亲必过之关。唱山歌哦,唱出美好生活…… 对山歌哦,憧憬美好未来…… 欢声笑语,那是触发心灵深处由衷共鸣! <p class="ql-block">考核过关,新娘盛装出现,表示对新郎表现的赞许。</p> 借此机会,姑娘们奋力抛绣球,把心中的愿望抛向自己的如意郎君…… 新娘在伴娘们陪伴下步入婚礼现场。 当迎亲队伍抵达明仕田园中央的水榭时,水榭四周已挂满了红绸,周边围满了身着盛装的村民和游客。 在 “摩公”(壮族司仪)的主持下,两人在众人的见证下,交换用壮锦包裹的定情信物。 新郎新娘穿上壮族最华贵的盛装,完成了 “拜天地” 仪式。 礼成,壮族的男女青年们载歌载舞,欢庆这一盛大的婚礼!…… 当夜幕降临,我推开窗,望着远处不断升腾的袅袅炊烟和若隐若现的山峦,仿若身置世外桃源。明仕田园的美,不仅在于山水的灵秀,更在于壮乡人民用文化演绎着对生活的热爱与传承。这段旅程,既是对青春足迹的追寻,更是一次对当地民族文化的深度了解,让我在山水之间,找到了心灵的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