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据记载,方广岩寺始建于北宋建隆二年(961年),四都溪南村黄非熊在岩下读书,发现此溶洞犹如世外桃源,遂于此建寺。扩建始于北宋庆历年间(1041-1048年),当地溪南人黄非熊与寺僧发起募款,扩建了大雄宝殿、天泉阁等建筑。明永乐十四年(1416年),方广岩寺再次扩建;万历年间,镜山真潮和尚与林应吉等人又筹资重修。如今,方广岩寺虽为清代建筑,但部分建筑构件如入寺石阶等完整保留了宋代原物,让人仿佛穿越千年,感受古刹的禅意与历史的沉淀。</p> <p class="ql-block">步入方广岩寺,迎面而来的是一块刻着“方广岩寺”四个大字的石碑,旁边标注着“福建省人民政府 二零一九年十一月十六日公布 福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这座山崖上的石碑,不仅记录了方广岩寺的历史,也见证了它作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重要地位。石碑背后,山崖巍峨,仿佛在诉说着千年的沧桑与变迁。</p> <p class="ql-block">沿着石阶拾级而上,方广岩寺上方的“一片瓦”岩石映入眼帘。这是一块巨大的岩石,其石檐上终年有水帘自上而下,凌空飞泻,形成方广岩瀑布。瀑布飞泻而下时,溅珠撒玉,星星点点,犹如天女散花,蔚为壮观。方广岩所在的葛岭镇,两山夹峙,山下有一清溪,水波潋滟,与瀑布相互映衬,组成一幅天然风景画。站在瀑布前,听着水流的轰鸣声,仿佛置身于一个远离尘嚣的仙境,让人忘却尘世的烦恼。</p> <p class="ql-block">穿过古老的牌坊,上面雕刻着“方广岩”三个大字,两侧墙壁上的对联“翠竹幽径半天楼阁十二栏杆”与“石室深藏天地间河三千世界”透露出浓厚的文化气息。牌坊后是一条蜿蜒的小路,通向远方。沿着小路前行,仿佛走进了一段尘封的历史,每一步都踏在千年的时光之上。</p> <p class="ql-block">继续前行,一座古色古香的大门出现在眼前,上方悬挂着一块牌匾,写着“方广洞天”。两侧的对联“楼台自省天”与“藏洞浑无地”让人不禁感叹古人的智慧与才华。大门两侧竖立着茂密的树木,阳光透过树叶洒下斑驳光影,为这座古老的建筑增添了几分神秘与庄严。</p> <p class="ql-block">进入大门,一座传统的建筑群坐落在悬崖之下,飞檐翘角的设计让人眼前一亮。周围环绕着茂密的树木,天空晴朗无云,仿佛在诉说着这座古刹的宁静与祥和。在这里,时间仿佛静止,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p> <p class="ql-block">走进大雄宝殿,内部布置庄重肃穆,金色佛像居于中央,两旁站立两位菩萨雕像。殿堂四周挂满金黄幔帐,墙上绘有多幅宗教壁画,一盏盏燃烧中的蜡烛映照出庄严气氛。在这里,人们可以放下尘世的纷扰,静心冥想,感受禅意的宁静与深远。</p> <p class="ql-block">方广岩寺不仅是一座古刹,更是一段历史的见证。陈宝琛家族三代人都曾来过这里,留下了他们的足迹与题刻。陈景亮题刻的“闽山福地”至今留存,陈宝琛本人虽没有留下石刻,但有诗纪游,陈懋复在天关处也有石刻。这些题刻与诗篇,不仅记录了陈氏家族与方广岩寺的渊源,也为这座古刹增添了更多的人文气息。</p> <p class="ql-block">最后,一道高耸入云的大瀑布自岩石峭壁间奔腾而出,水流冲击下方形成一片清澈见底的水潭,四周被苍翠欲滴的绿植所包围。站在瀑布前,听着水流的轰鸣声,仿佛置身于一个远离尘嚣的仙境,让人忘却尘世的烦恼。探秘方广岩寺,不仅是一次心灵的洗礼,更是一场穿越千年的文化之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