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始祖黄帝——民间百神第二神

杨建伟

<p class="ql-block">黄帝,姓公孙,乃上古时代之帝王,为有熊国君少典之子,被尊为中华民族之始祖。相传其母附宝,一日夜见电光环绕北斗枢星,枢星忽落,附宝因此感应而孕,怀胎二十四月,诞下一子,便是日后的黄帝。黄帝自幼便显露出非凡之神灵,生下没多久便能言语,及至十五岁,已无所不通,后继承有熊国君之王位。</p> <p class="ql-block">黄帝不仅聪慧过人,且生性灵活,能说会道,道德情操高尚,因此被拥为西北方游牧部族之首领。他联合炎帝,共同抵御由蚩尤率领的九黎族入侵。那蚩尤兄弟十八人,号称神带后裔,兽身人面,铜头铁额,不食五谷,只吃河石,残暴无比,残害黎庶,诛杀无辜。黄帝顺应民意,征召各路诸侯兵马,讨伐蚩尤。</p> <p class="ql-block">然而,蚩尤实力强大,黄帝与之战于涿鹿郊野,历经十五旬,仍未能取胜,只好暂时退兵。黄帝为此忧心忡忡,日夜盼望能有贤哲辅佐,以灭蚩尤。一日夜晚,他梦见大风吹走天下尘垢,又梦见一人手执千钧之弩,驱羊数万群。醒来后,黄帝心觉奇怪,暗想:“风,号令而为主;垢,土解化清,天下难道有姓风名后之人吗?千钧之弩,希望致远;驱羊数万群,牧人为善,难道有姓力名牧之人不成?”</p> <p class="ql-block">于是,黄帝便派部下在天下到处访寻这两人。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海隅找到了风后,在泽边找到了力牧。黄帝以风后为相,力牧为将,开始大举进攻蚩尤。两军在涿鹿郊野再次摆开阵势,大战一触即发。蚩尤布下百里大雾,三日三夜不散,使兵士辨不清方向。黄帝则令风后造指南车,以辨方向。与此同时,西王母也派玄女前来,教黄帝三宫秘略、五音权谋之本。风后据此又演化出遁甲之法,使得黄帝之军如虎添翼。</p> <p class="ql-block">于是,两军在冀州重新开战。蚩尤率领魑魅魍魉,请风伯雨师纵风下雨,命应龙蓄水以攻黄帝。黄帝则请来天下女魃于东荒止雨,又命北隅诸山黎士羌兵驱应龙至南极。经过一番激战,终于杀死了蚩尤,分尸葬于四处,使之不得完尸。此战之后,黄帝威震四方,各部落纷纷归附。</p> <p class="ql-block">然而,和平并未长久,神农之后榆冈又与黄帝争天下。黄帝以周鸟鹗、鹰鸷为旗帜,以熊罴虎豹为前驱,与榆冈战于版泉之野。历经三战,终于打败了榆冈。此后,黄帝又亲率兵马征伐各方不肯臣服的诸侯,前后共经五十二战,天下始归一统。</p> <p class="ql-block">黄帝统一天下后,便开始划分州野,制礼兴乐,教化百姓。他深知百姓生活之艰辛,因此发明各种器具用物,方便日用。大臣曹胡发明了上衣,伯余造了下衣,於则做了鞋子,使得百姓不再穿兽皮树皮。黄帝又依浮叶飘于水上的道理,作了舟船,共鼓又配上舟楫行于水上。又根据转蓬的道理,发明了车辅,便利了交通。黄雍父发明了舂米之具,黄帝接着又令人制作了釜甑,使得百姓可以蒸饭烹粥。此后,又造屋室、筑城邑,使百姓不再巢居穴处,得以安居乐业。</p> <p class="ql-block">黄帝不仅关心百姓之生活,还致力于医学之发展。他与歧伯共作内外经,使得百姓疾患得以治愈。他还确定了天下万物之名称,划分星度为二十八宿,以甲乙十天干纪日,以子丑十二辰纪月,六旬为一甲子,如此便有了时空观念。史称当时的百姓“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一派太平景象。</p><p class="ql-block">黄帝之功绩不仅于此,他还曾得上天之眷顾。一日,黄帝正在洛水上与大臣们观赏风景,忽然见到一只大鸟衔着卞图飞到他面前。那鸟形状似鹤,鸡头燕嘴,龟颈龙形,骈翼鱼尾,五色俱备。黄帝连忙拜受下来,只见图中之字是“慎德、仁义、仁智”六个字。黄帝从来不曾见过这鸟,便去问天老。天老告诉他说:“这种鸟雄的叫凤,雌的叫凰。早晨叫是登晨,白天叫是上祥,傍晚鸣叫是归昌,夜里鸣叫是保长。凤凰一出,表明天下安宁,是大祥之征兆。”</p> <p class="ql-block">后来,黄帝又梦见有两条龙持一幅白图从黄河中出来,献给他。黄帝不解其意,又来询问天老。天老回答说:“这是河图洛书要出的前兆。”于是黄帝便与天老等游于河洛之间,沉璧于河中,杀三牲斋戒。最初是一连三日大雾弥漫,之后又是七日七夜大雨倾盆。接着就有黄龙捧图自河而出,黄帝跪接过来,只见图上五色毕具,白图蓝叶朱文,正是河图洛书。黄帝得此宝图后,开始巡游天下,封禅泰山,彰显其威仪。</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黄帝在治理天下的过程中,始终保持着谦逊和求知的态度。他听说有个叫广成子的仙人在崆峒山,便前去向他请教至道。广成子却说:“自你治理天下后,云气不聚而雨,草木不枯则凋。日月光辉,越发的缺荒了。而佞人之心得以成道,你哪里值得我和你谈论至道呢?”黄帝听后,并不气馁,反而更加坚定了求道的决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他回来后,便不再过问政事,自建了一个小屋,里边置上一张席子,一个人在那里反省了三个月。而后又到广成子那里去问道。当时广成子头朝南躺着,黄帝跪着膝行到他跟前,恭敬地问道:“请问如何才能得长生?”广成子蹶然而起说:“此间甚好!”接着便告诉他至道之精要:“至道之精,窃窃冥冥;至道之极,昏昏默默。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必静必清;无劳汝形,无摇汝精,方可长生。目无所见,耳无所闻,心无所知,如此神形合一,方可长生。”说完,广成子给了黄帝一卷《自然经》。</p><p class="ql-block">黄帝得到《自然经》后,如获至宝,日夜研读,领悟其中之奥秘。而后,他又登王屋山,得取丹经;并向玄女、素女询问修道养生之法。他采来首山铜,在荆山下铸九鼎,以象征天下九州。鼎刚刚铸成,就有一条龙长须飘垂而来,迎黄帝进入仙境。黄帝当即骑上龙身,飞升而去。有几个小臣也想随他升仙,便匆忙间抓住了龙须。结果龙须断了,这些小臣又坠落到地上。据说那龙须草便是那些断落的龙须所变。</p><p class="ql-block">黄帝飞升之后,他的传奇故事便在民间广为流传。人们尊他为华夏始祖,敬仰他的功德和智慧。他的事迹被后人记载在史书中,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黄帝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不仅是伟大的军事家、政治家,还是杰出的发明家和思想家。他的功绩将永远铭刻在历史的丰碑上,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p><p class="ql-block">在黄帝的治理下,华夏大地呈现出一片繁荣昌盛的景象。百姓安居乐业,文化蓬勃发展,科技日新月异。黄帝的智慧和功德被后人世代传颂,他的精神也成为中华民族不朽的瑰宝。如今,当我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回望过去,更加深刻地感受到黄帝的伟大和崇高。让我们铭记黄帝的功绩和精神,为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而努力奋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黄帝的一生,是传奇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也是智慧的一生。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领袖和英雄。他的一生充满了坎坷和波折,但他始终保持着坚定的信念和昂扬的斗志,最终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他的事迹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进的脚步,成为我们心中永恒的灯塔。让我们在黄帝精神的指引下,携手共进,共创美好未来!</p>